本书介绍世界自然科学发展史,共分十二讲,主要内容包括文明古国的科学,古希腊科学,中世纪的科学技术,近代科学的兴起,次工业革命,18世纪的科学,电磁的世界,新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的进展,高科技革命及新科技革命等。另有两个专题,介绍了诺贝尔奖和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书末还附有两个附录:和相关网址,以便读者的进一步阅读和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也适合更为广泛的读者阅读。
本书是“常春藤英语书系”中的一本,选择了包括文明的起源、世界七大奇观、人类的奇迹、科技的跨越、的城市等短篇文章。中英对照,译文流畅。 阅读本书,让我们惊诧历史留下的永恒箴言。睿智的祖辈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史诗般的英雄让我们肃然起敬,科技创造的智慧值得我们继承,用生命雕刻谱写的艺术洗去了我们一身铅华,奥运赛场上的健儿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原来可以这样演绎……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物学奖,自从1901年设立以来,已届百年,各国共有380多位在以上学科有重要发现和发明,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荣获此项的性国际大奖。本书选编其中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玻尔、玻恩、薛定谔、狄拉克、海森堡、费曼、普里戈金、沃森、克立克、杨振宁、李政道等30多位获奖者的普及文章和通俗讲话。这些科学大师也是文章高手、演讲能人;读者可以从中汲取他们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营养,提高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中国的科教事业服务。
本卷系根据英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第二分册中的内容改写的。主要论述中国古代在基本机械原理、各种机械、各种车辆、原动力及其应用、时种及航空工程史前阶段等方面的成就。应该说改写者柯南.罗林的改编工作是做得不错的,能把李约瑟原著中的要点和主要内容紧紧抓住,且叙述得有条不紊、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又能将近现代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科学发展和科研新成果融入其中,既宣扬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作出的极大贡献,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无私奉献,又无可辩驳地宣告,西方世界过去在科技史中所讲的一些发明创造,其实早为中国人所知晓且广泛运用。可见,中国是发明创造的国土,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的民族。 诚如责任编辑所述,本卷也适当地指出了古代中国在技术上发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记述他观察气象、地质、天文的经过,以及他对这些现象的描述和分析。他的观察、描述、分析未免粗浅,但却是可贵的,自然科学史研究者特别值得仔细研究这两部著作。 亚氏的著作中《天象论·宇宙论》和《灵魂论及其他》读者较少,凭近代科学理论为之衡量,亚氏的议论有些地方不免于左支右绌,但正像恩格斯所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可以找到现代多种科学观点的胚胎和新芽"。古希腊先贤所留下的这些篇章,包括其原始的术语和各种观点,常常诱发出许多新兴的科学门类,也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课题。
本书由清华大学学者刘兵教授将其近几年发表于各种书籍、报纸、刊物的文章汇编而成。全书既包括学术论文,也有短文随笔,还包含了一些谈话,其内容涉及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全书对学术界、文化界以及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做学问和从事文化传播的人应追求的意境和努力的目标,使人们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那种像风一样的感觉。
《科学之书》是本配有丰富图片的科学故事书,精选了人类有史以来250项有代表性的最要的科学事件,为人们认识宇宙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全新的观点。它介绍了科学思想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人类起源和世界的由来的认识以及对人类最终命运的影响。 本书通优雅的文字、广泛的信息和令人炫目的图版,按照年代顺序编排、的写作加上完整的参考体例,记录了有史以来人类最辉煌的科学成就,内容覆盖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宇宙学、地质学、医学和数学等学科。每一个条目占两项科学事件、科学思想和科学发现进行阐述。点缀其中的较长的文章由世界上的科普作家写作,讨论了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学成就。 从较为精糙的零到费马的定理,从太了为中心的宇宙观到人类次踏止月球,从细胞的发现到“多利”羊的克隆成功,《科学之书》捕捉到科学的神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