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2年4月起,梁思成、林徽因利用8年多的时间,先后赴山西、河北、陕西、山东、四川、浙江、云南等地考察古建筑,留下了众多珍贵的资料和图片。本书作者魏新、白郁,多次重走梁思成、林徽因的考察之路,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书中他们以轻松流畅的笔触,按照不同的考察线路分23个章节依次展开叙述,图文并茂地全面解读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建造历史与文化内涵,并与梁思成、林徽因当年的考察笔记展开古今对比,予以全面解读,有助于大众深入细致地了解这些国之瑰宝。
本书内容包括金属冶炼安全基础知识,烧结、焦化、耐火材料生产安全知识,炼铁安全知识,炼钢安全知识,冶金煤气安全知识,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知识和有色金属冶炼安全知识七章。 本书所选题目具有针对性,叙述简明扼要,内容通俗易懂,并配有一些事故案例。本书可作为金属冶炼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教材,也可供从事金属冶炼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中国建筑史》 1932年至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梁先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第一次清晰梳理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它既是一部迄今无法取代的中国建筑技术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中国的建筑》 《中国的建筑》由聂震宁主编
1.主要内容:图书通过案例分类汇集的形式,向企业从业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和教训汲取的学习材料,供新工人和岗位操作人员培训和自学使用。2.主要特点:本书精选有代表性的、近10年以来发生的、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特大案例。通过挖掘案例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教训、避免方法,让读者能够快速掌握重点,从中受益。在案例的后面,使用“案例精选”“案例分析”“法规标准”“知识与技能”“管理经验”等模块对案例内容进行组织与扩展,以利于读者阅读。3.选题价值: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迅速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利国利民,具有很重要的社会价值。同时,按照以前的出版经验,图书单品种销量比较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