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作者40年来从事手表装配、钟表维修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心得、经验编纂而成。全书共分四篇:通过钟表知识、功能结构、营销售后、仪器设备以及手表标准等,对钟表专业知识的普及,机械、石英钟表的各种功能,钟表标准和检测的仪器设备,进行了多方面的介绍。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理论联系实际,相信这些内容对于钟表维修师傅、钟表营业员、钟表爱好者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本书是数理逻辑方面的经典。书中涵盖了命题逻辑,一阶逻辑,不可判定性以及二阶逻辑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包含了与计算机科学有关的主题,如有限模型。本书特点是:内容可读性强,组织结构更灵活,授课教师可根据数学需要节选本书的内容,反映了近几年来理论计算机科学对逻辑学产生的影响。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磨削加工中测量与评价磨削力、磨削热、热变形、砂轮磨损和工件表面质量等磨削过程中涉及的物理量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既包括了传统的方法,又涵盖了新的技术。区别于大部分磨削加工技术的书籍,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些测量和评价方法使用的设备、装置、难点及其解决方法与技巧,以大量的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实例进行讲解,内容翔实,可操作性强,可以为开展磨削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人员,尤其是刚开始从事磨削加工技术研究的初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由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的RezaN.Jazar所著,是原书的第2版。全书分为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技术3个部分,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旋转运动学、定向运动学、运动运动学、正向运动学、逆向运动学、角速度、速度运动学、运动学中的数值法、加速度运动学、运动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路径规划、时间优控制、控制技术。本书可作为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自动控制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工程硕士生或博士生以及理工科教师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或生产线等应用开发工作的研发人员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共16个分册,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各分册分别为:《机械制图及精度设计》、《零部件结构设计与禁忌》、《常用机械工程材料》、《连接件与紧固件》、《轴及其连接件设计》、《轴承》、《机架、导轨及机械振动设计》、《弹簧设计》、《机构设计》、《机械传动设计》、《润滑与密封设计》、《液力传动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设计》、《气压传动与控制设计》、《机电系统设计》、《疲劳强度与可靠性设计》。本书为《润滑与密封设计》,主要介绍了润滑基础、润滑剂、轴承的润滑、齿轮传动的润滑、其他元器件的润滑、典型设备的润滑等;密封的分类及应用、垫片密封、密封胶及胶黏剂、填料密封、成型填料密封、油封、机械密封、真空密封、迷宫密封、浮环密封、螺旋密封、磁流体密封、离心密封等。本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热喷涂技术及其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热喷涂技术工艺方法、热喷涂材料、涂层设计与涂层制备、涂层性能检测试验方法、涂层应用实例、环境保护及安全防护等,同时介绍了外热喷涂技术新成果。本书面向工业生产,侧重于实际应用,实用性强,对从事涂层的设计、涂层材料的制造、涂层制备与应用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振动是大型旋转机械常见故障,对机组安全运行危害较大。振动同时也是设备的“体温计”,直接反映了设备安全运行状况。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旋转机械振动基本理论和振动特征分析方法,对常规和高效动平衡试验方法作了比较深入的介绍,从故障的机理、特征、诊断和治理等角度全面介绍了旋转机械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故障分析方法。 本书还对近年来旋转机械振动领域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书主要面向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时没有过多涉及振动理论,希望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的工程实例将复杂的振动问题描述清楚,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分析与诊断旋转机械振动故障。 本书可供电力、石化、冶金等行业从事大型旋转机械设备检修、运行与维护管理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动力机械和流体机械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GO法是一种以成功为导向的系统概率分析技术,和常用的故障树方法一样,适用于系统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和风险性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本书详细介绍了GO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论述了GO法的基本算法和新的发展,通过大量算例和实例说明GO法的应用方法和具体分析过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可靠性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可靠性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机电系统应用中的深入,研究对象由机械、控制、液压等不同领域子系统组合而成的情况迅速增加,采用单一软件的分析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研究对象发展的需要,多学科联合仿真技术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手段。 本书着重介绍常用机电系统分析软件ANSYS、MATLAB、ADAMS、RecurDyn、AMESim的联合仿真及其与iSIGHT软件的集成优化技术。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及科研院所、企业有关专业设计人员参考,应用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机械、液压等行业。
《机械臂系统的控制同步理论与应用》以典型串联机械臂为对象,介绍机械臂系统的控制同步的建模、几种不同形式的同步控制器设计、同步运动和同步轨迹跟踪实现以及相应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等方面的系列化理论研究成果。 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系统控制同步的基本原理及其同步稳定性分析;两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与同步控制混合模型建立方法;利用节律神经元控制器、OPCL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分别实现二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同步;采用OPCL控制器的二自由度机械臂的复杂动力学行为;三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与同步控制混合建模;采用自适应控制器、鲁棒同步轨迹跟踪控制器实现三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同步的方法;三自由度机械臂末端轨迹跟踪的同步控制方法;两自由度刚柔耦合机械臂同步控制方法及其基于反馈策略的同步运动。《机械臂系
本书精心设计了毕业设计(论文)基础、课题分析与选取、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毕业论文撰写方法、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等内容。同时,本书集作者多年从事项目开发及带毕业设计的经验,剖析了6个毕业设计项目案例,以帮助大学生顺利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
本书详细介绍了Creo Parametric 3.0中各种工具命令的使用方法及技巧,包括动力学分析、动画制作、结构分析和热力学分析模型的创建及分析过程。本书章介绍了使用该软件进行分析的3种模式:FEM模式、集成模式和独立模式。重点以集成模式为讲解对象,介绍了机构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第2~5章介绍了动力学分析模块的建立和环境的设置,动力学分析和动画制作等。第6~9章介绍了机构结构分析和热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分析过程。每个知识点都使用了命令讲解结合具体实例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加快速有效地掌握软件的使用。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技术人员学习基于Creo Parametric 3.0进行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入门与实践的书籍,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DNA编码序列的设计与优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DNA编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DNA编码序列的各种设计方法,集中涵盖了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全书共14章,在较系统地介绍了DNA计算产生的背景、意义、基本思想、与DNA计算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DNA编码问题的定义和DNA编码的分子生物学约束及其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无须实验就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的方法——组合权重法,并据此建立了一套DNA编码系统评价模型。同时,详细探讨了启发式算法(如Hopfield神经网络算法、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文化遗传算法、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人工鱼群算法、野草算法)和搜索算法(如剪枝算法、随机产生实时过滤算法)等在DNA编码序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