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介绍和论述了动力装置轴系振动控制技术,包括振动基础理论、轴系扭转振动、轴系纵向振动、轴系回旋振动及其耦合振动控制、轴系振动测试分析、轴系监测诊断与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在动力工程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本书可供船舶内燃机及动力装置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可供汽车与工程车、机车、电力、钢铁等工程技术人员借鉴,也可以用作院校机械与动力专业的参考教材。
本书以建立电子装备的伺服传动系统设计方法、性能分析、测试验证为出发点,从系统架构、组成元件、稳态与动态设计及性能分析、结构设计方法等方面,分别围绕机电伺服传动系统、电液系统两条主线展开系统论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机电液伺服传动系统的仿真技术和测试验证技术,最后针对机电伺服传动系统和电液伺服传动系统分别给出了典型案例。 本书适合从事电子装备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机电一体化学科硕士生、博士生和教师的参考书。
本手册共分六篇。篇介绍液压气与气动系统中的流动理论和流体力学基本公式。第二篇介绍经典和现代控制理论以及流体参数和机械量的测量,液压系统的监测与故障分析。第三篇和第四篇分别介绍了液压、气动系统的工作介质及动力源;主要液压、气动元件和辅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液压、气动系统基本加路和系统设计方法。第五篇向读者提供了若干液压、气动应用系统的实例。第六篇是参考资料篇,包括设计理论与方法,液压、气动图形符号及名词术语等。 本手册可供液压、气动技术的研究、教学、设计、维修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阅。
本书论述环境下的电液伺服控制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内容主要包括:电液伺服机构演变过程,工作介质,射流管伺服阀,飞行器液压能源、舵机及其密封技术,非对称液压阀与非对称液压缸匹配控制,对称不均等正开口液压滑阀,导弹与火箭集成式溢流阀与减压阀,温度、振动、冲击、离心加速度环境下电液伺服阀分析方法、数学模型、优化设计方法以及耐环境的诸措施,舰船液压技术。书后附有部分电液伺服阀系列产品结构。本书力求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侧重系统性、前沿性,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重大应用实例资料丰富、翔实。目前,外重大装备和武器系统的环境及其电气液伺服控制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装备开发的书籍和资料极其缺乏。本书的出版将为我国重大装备和武器系统电气液伺服控制器件的原始创新提供有益的资料。
本手册的元器件部分,包括各种液压泵、马达、液压缸、常用液压阀、的微型液压阀和拧入式螺纹插装阀、插装阀、叠加阀、多路换向阀、比例阀、伺服阀、液压管件、密封件、液压辅件及工作介质等,介绍它们的基本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必要的设计计算资料和选型资料及安装连接尺寸等。 本手册的系统部分,介绍液压系统设计,其中有液压基本回路、总成设计要点、泵站中常用各种附件及小型动力包等有关液压总成资料。 本手册也介绍了液压测试和液压设备管理及维护基本知识。 本手册可供从事液压传动及控制工程设计研究人员查找资料数据使用,亦可作为高等教育本专业参考用书。
本卷由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三编辑室与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选编,收集了截至2009年12月底以前批准发布的滑动轴承国家标准46项,行业标准19项。其中上册收集了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5项,内容包括:术语、分类及符号,设计计算,材料,质量保证标准;下册收集了国家标准28项,行业标准14项,内容包括:检验方法,产品技术要求。 本书为上册,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科学严谨、简明清楚、便于操作、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本卷由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三编辑室与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选编,收集了截至2009年12月底以前批准发布的滑动轴承国家标准46项,行业标准19项。其中上册收集了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5项,内容包括:术语、分类及符号,设计计算,材料,质量保证标准;下册收集了国家标准28项,行业标准14项,内容包括:检验方法,产品技术要求。 本书为下册,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科学严谨、简明清楚、便于操作、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现代气动元件与系统》是“先进液压气动技术丛书”之一。本书侧重从工程应用出发,系统地讲述了气压传动与控制技术中各类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性能特点、使用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方法,讨论了逻辑控制系统、行程程序控制系统、气动伺服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设计方法。为了便于学习和选用,本书还给出了气压控制的一些基本回路、常用回路和电气控制电路。 本书适合从事气压传动与控制专业的科研设计、制造调试和使用维护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相关现场工作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参考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紧固件和商品紧固件的概念、分类、用途、常用防松方法和预紧控制、术语、标记和标注以及螺栓、螺柱、螺母、螺钉、木螺钉、自攻螺钉、垫圈、销、铆钉、挡圈、紧固件-组合件、焊钉等12大类产品的品种、规格、技术要求、主要尺寸及质量。另外,在附录中还介绍了机械性能和工作性能、验收检查、标志与包装、螺纹紧固件表面涂镀层、技术条件,最后给出了经确认的紧固件制造者识别标志。
本书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实例、典型设备装配工艺性分析,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机械结构与装配之间的关系,对机械结构设计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工艺性问题进行了阐述与比较,指出了机械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工艺性问题。 全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部分为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实例,主要包括轴结构设计与工艺性、轴承结构设计与工艺性、齿轮结构设计与工艺性、凸轮结构设计与工艺性、带轮结构设计与工艺性、箱体结构设计与工艺性、减速箱(变速箱)结构设计与工艺性、粉末冶金件结构设计与工艺性及工程塑料件结构设计与工艺性;第二部分为典型设备装配工艺性,主要包括矿用通风机、专用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等。 全书以工程实例为主,同时兼顾了理论要点。注重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采用工程图例的方式对机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