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是一本关于齿轮传动的综合性专业手册,是在总结国内外齿轮设计、制造技术与国内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写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设计为主,共18篇,内容包括各种齿轮与齿轮减(增)速器的设计、材料与热处理,润滑,试验及测绘等。下册以制造为主,共9篇,内容包括各种齿轮的加工、装配工艺,刀具与机床、检测与量仪等。 本手册可供从事齿轮设计、制造、科研与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科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提供了材料及其工艺选择的系统方法。 全书基于独特的数据结构,详细阐释了金属材料、陶瓷和玻璃材料、复合材料、聚合物材料等多类材料构成的材料性能图表,并结合公式对材料性能进行解读,确定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材料的选用。 全书共分17章,包含设计过程、工程材料及其性能、材料性能图、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与案例等基础内容,多约束与冲突目标及案例、材料与形状的组合选择及案例、杂化材料设计及案例、工艺与工艺选择等专业内容,并从材料与环境、材料与工业设计,以及革新的动力三个方面做了阐述与展望。在光盘中提供了5个附录,介绍了多种材料的相关数据。 读者可以从本书的案例分析开始,依据自身经验的积累,逐级提升问题的复杂程度,直至针对新的设计问题进行建模,形的材料指标和新的材料选用。 本书可
本书为第二版,是由日本机器人学会组织编写的大型机器人专业工具书。原著的初版至第二版时隔15年,在这段时间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因此修订改版时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本书无论从篇幅还是从专家阵容来看,是一部难得的、具有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机器人技术大全。 全书共八篇四十三章,书后还附有附录。本书内容涉及基础、元器件、机器人机构及控制、智能技术、系统技术、下一代机器人基础技术,以及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机器人应用系统等,可以说囊括了机器人的技术内容,荟萃了世界(特别是日本)机器人技术的成果和前沿技术。 本书内容新颖、全面系统、资料翔实,可供机器人、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信息技术、工厂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应用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学习。
现代显微学在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中起到“眼睛”和“手”的功能。迄今,人们仍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纳米尺度上的“火眼金睛”。本手册的目的在于提供关于各种显微学的原理及其在该迅猛发展的领域内应用的综述参考书。本手册共有22个专题,每一专题都由不同研究领域的、处于世界前沿的科学家撰写。本书是第2卷,叙述的是电子显微学的内容,共有12个专题。本书力图使读者对所叙述的方法有一个概念上的理解,而不是只停留在对理论的堆砌上。在每一个专题里,都会叙述相关的实例及其应用并加以讨论,使读者对电子显微技术能明了和理解;还会进一步展示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每一种技术如何在综合性的、复杂的测试中各自扮演独特的角色,解决具体的问题。
保质设计是研究如何使设计方法和机器系统知识与全面质量管理技术相结合,将顾客需要的质量主动通过设计过程佤成到产品中去的设计科学中一种知识系统;是力图在源头上消除产品质量隐患,以限度地满足顾客需要;是现代企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保质设计的概念、基本思想、问题与策略、质量形成过程,以及质量策划与分析、质量合成与优化、质量评价与决策三大基本设计活动与方法工具系列等,还提供了一些应用案例。可作为从事产品设计开发工程技术人员、现代质量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亦可供高校有关学科师生参考教材之用。
本书选录了有关衡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介绍了外行政管理体系和计量技术保障体系;讲述了衡器产品和称重技术;介绍了外衡器行业组织和主要企业的基本情况。
《机械加工工具、刃具及辅具速查手册》主要介绍了我国市场上常见的机械加工类各种工具和刃具的品种、规格、性能和用途,以及与其相关的基础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加工的基础知识、通用手工工具、钳工工具、管道工工具、电动工具、气动工具、起重及液压工具、金属切削刀具、机床通用夹具及附件、磨料与磨具和检测工具等。可供钳工、机床工、管道工、检验工、机械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工具销售采购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