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的基础上,依据国际、国内近期新标准、规范,跟踪当前电气技术及电工产品的发展,总结多年的实用经验,进行大幅更新和扩充,并更名《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本书设置17章,分别为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供配电系统,变(配)电站(附柴油发电机房),短路电流计算,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的选择,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变电站二次回路,导体选择,线路敷设,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和低压电器选择,常用用电设备配电,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气安全,节能和常用资料。同时,本书还设置了14个附录,供大家学习使用。
本书从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人员故障录波分析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从录波图的幅值阅读、相位阅读、时间阅读、开关量阅读等方面对典型的故障录波进行了解读分析,对一些疑难案例的录波也进行了定量计算分
史蒂芬·W·布鲁姆编著的《电力系统基础》旨在面向非电子专业的人员,使他们对规模比较庞大的电力电子系统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包括有关术语、电学概念、设计参考、建设实践、工业标准,以及正常和紧急情况下的控制室操作,还有维护、消费、通信和安全。所提供的一些实践性的例子、图片、电路图和说明将帮助读者获得对电力电子系统的基本了解。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让非电力电子专业的读者对电力系统如何工作有一个逐步深入的了解,从电子产生到电线分布再到已连接应用的消费。 这本书从术语和用在工业领域的电气科学的基本概念开始,接着对电气电力的产生、传输和分布分别进行阐述。读者可以 地接触到互联电力系统的重要的方方面面。其他的话题涉及到能源管理、电气系统能量的转换和消费特征,以及控制管理方面,以帮助读者理解现
本书是国际电力界的经典之作,是部阐述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解决方案的专著。本书描述了电力系统中输电系统、发电系统和配电,负荷系统的元件特性,同时给出了不同元件的建模方法;此外,以小型等值电力系统和大型实际电力系统为例,本书分别论述了应用计算机进行电压稳定静态和动态仿真的方法,并分析了包含HVDC联线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问题。 本书的独特之处是针对电压问题提出了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导则、应用潮流和动态仿真程序分析电压稳定性的方法,以及描述了世界许多电力系统实际发生的电压失稳事件。 这本专著深入透彻地论述了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可以帮助读者从事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工作。 作为从事电力工作人员的工具,木书包括了解决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所必需
本书系统讲述了柔性直流输电的理论和应用。内容包括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特点和应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工作原理、主电路参数选择与损耗计算,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网的控制和故障保护策略,单向点对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交流线路改造成直流线路的拓扑结构及特性研究,柔性直流输电应用于海上风电场接入电网,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和机电暂态仿真方法,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绝缘配合设计,MMC阀的设计等。本书适合于从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的技术人员和电力系统科研、规划、设计、运行的工程师,以及高等学校电力系统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阅读。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1册):电气一次部分》系统地介绍了电气一次专业和厂用一次专业的内容,主要内容有:电气主接线;厂(所)用电接线、短路电流计算、主变压器选择、高压电器选择、导体设计、补偿装置、高压配电装置、发电机引出线装置、电工建构筑物总布置、交流事故保安电源和不停电电源系统、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接地装置、电缆选择与敷设、照明、空气压缩装置等。书中不仅给出了设计常用的技术方案、计算公式、数据资料、图表曲线,还列举了工程实例和算例,可供查用、参考。
《换流变压器及监造技术》是本系统介绍换流变压器及其监造全过程的专著,按照全寿命周期标准化管理、不断优化、提高效益的原则,对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选型、规范书编制、制造、试验、安装调试和运行进行阐述。《换流变压器及监造技术》分为六章,包括换流变压器功能和参数,换流变压器内部结构,主要原材料、组部件及监造要点,换流变压器制造工艺过程及监造要点,换流变压器试验和监造典型案例分析。其中,监造典型案例分析以近年来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选取典型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按设计问题、原材料组部件问题、制造工艺问题、试验问题、运输安装调试问题分类,通过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处理结果、预防措施,递进展开。
《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三版)配电与用电卷》由《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二版)供用电卷》及《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二版)输配电卷》部分内容修编而成,全书共分14个分支,包括概论、配电网及其设备、配电运行与检修、配电网保护控制与自动化、电力营销与供电服务、需求侧管理、低压配电与安全用电、农村用电、电气照明、电力拖动、电化学、电加热及电焊、电力牵引、家用电器。
本书采用简明扼要的问答形式,对电网发、输、供,以及超(特)高压电网和智能电网及智能调度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介绍,旨在帮助广大电网运行管理工作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电网基本知识及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电网结构和电网运行的深层次问题,从而使电网管理者能尽快适应新的电网发展需要。 全书共九章,章通过电网、电力网设备及远动通信、交直流输电、电力系统规划及负荷管理、电能质量及供电管理等系统地介绍了电网供电技术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第二章对电网运行、网架结构、计算分析及事故、应急、黑启动等进行了介绍;第三章阐述了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的调度、操作、并列、设备检修、新扩建设备接入电网及电厂和大机组运行管理等内容; 第四章系统地介绍了电网运行所涉及的无功补偿设备特性和配置原则、无功电压管理、各级电网的电压
本书以工程实例为中心,针对有关图书中偏缺、分散、片面的弱点及教学中急需加强的环节,体系上将电气工程和为电气工程配套使用的成套电气设备,看成是有机组成的密不可分的两方面。 选材上依据和国际接轨的我国电气工程技术文件编制的标准,适应此标准从“第二阶段跨越到第三阶段”全面升级的新形势,对取自甲级设计院、甲级智能建筑集成公司、电业部门变配电专业设计所及直辖电气设备成套厂以及电气标准图的图纸,精筛、细选、加工,作为剖析实例。 表现方法上采用彼此分工明确,配合而不重复的“书+多媒体光盘+附录”三种手段:书本为主体。包括电气工程图绘制基础(章)/规则(第二章)/绘制、识读、编制及实施要领(第三/五章)、电专业CAD图绘制/编辑/加工(第四章)、成套设备制造图基础(第六章)及其与电气工程实例图纸
本书是总结江苏省电力公司多年培训实践的结果,该书集中了多位专家、教授和现场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反映了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成果,具有的超前性。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既有继电保护基础理论,又结合继电保护规程、规定和反措,讲解电网继电保护运行知识;基础理论的编写有别于一般教科书,电网故障分析紧紧围绕继电保护装置展开,为保护动作行为分析提供坚实理论基础;附录的精选典型案例,对综合、灵活应用继电保护各知识点,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全书共分四篇和一个附录。篇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及其运行:故障分析基础知识、电力系统横向短路故障分析、电力系统纵向不对称故障分析、线路简单复故障分析和变压器两侧电气量关系、电力系统稳定和电力系统振荡。第二篇线路保护及重合闸:线路纵联保护、线路距
这是一本综合论述大电网系统技术的书。结合我国超高电压大电网设计和运行的实际和需要,书中重点论述了涉及大电网全局的重大工程性质的综合技术问题,及大电网的系统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同时设计不同的专业技术领域因而具有综合性质。本书重点总结了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并结合介绍了国外电网的有关情况。为了阐明某些工程技术问题的实质,对有的问题还用简要的基础理论予以说明。本书中心议题有:避免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事故、防止重要电力设备损坏以及合理地建设和运行大电网等. 在此次第二版第三次印刷时,增补了介绍与评论有关美国西部大面积停电与北美新的设计标准,讨论超高压变电所主接线与介绍660MW机组快关实验报告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本专业的有关工作技术人员和师生参考。
本书共两篇、八章,主要内容有:篇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和第二篇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性)两部分内容。 篇共五章,包括章为基本知识;第二章为介绍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及近似的短路电流表达式;第三章介绍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法和计算程序框图;第四章介绍用对称分量法介绍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第二篇共三章,包括第六章介绍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七、八章则分别分析了电力系统的静态和暂态稳定性。 本书是高等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电力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是在“九五”、“十五”、“十一五”重量规划(重点)教材《电机学》基础上编写的。本书以变压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直流电机为研究对象,使读者掌握电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重点是各类电机的稳态性能分析。为紧密结合电气工程近期新技术的发展,本次修订在电机材料中增加了非晶合金材料和超导材料的介绍,在异步电机中增加了电子软启动器和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介绍,在直流电机中增加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介绍。本书结合重点内容,设有例题、思考题和习题以及相关的实验说明。本书体系完整,涉及面较宽,主次分明,教学内容灵活,便于教学和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