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流配电技术受到广泛重视的背景下,《直流配电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简单梳理了外相关研究成果,从直流配电网的概念、直流配电网系统架构、直流配电网关键设备及其交互方式、直流配电网运行特性分析、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直流配电网安全运行与保护、直流配电网示范应用7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内容精炼、体系完整。 《直流配电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可供从事直流配电技术研究、设计等专业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本分册分为总论、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两篇。其中,篇为总论,包括概述、典型设计工作过程、典型设计依据;第二篇为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包括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总说明,导线应力弧垂表,10kV 多样化杆头布置,10kV直线水泥杆,10kV无拉线转角水泥杆,10kV拉线转角水泥杆,10kV直线钢管杆,10kV耐张钢管杆,10kV金具、绝缘子选用及绝缘导线防雷, 10kV柱上开关及电缆头布置,10kV耐张及分支杆引线布置,10kV配电自动化终端及配套装置,10kV线路标识及警示装置。 本书可供电力系统各设计单位,以及从事电力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安装、生产运行等专业人员使用,并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继电保护装置(包括安全自动装置)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电力系统稳定的最基本、最重要和的技术手段。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消灭和减少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认真执行规程和反措外,学习已有事故的处理方法和分析思路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者结合丰富的现场实际案例编著《电网继电保护:事故处理及案例分析》供广大同行参考。 《电网继电保护:事故处理及案例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继电保护事故的主要类型、继电保护装置原理性缺陷造成的事故、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故障造成的事故、纵联保护通道故障造成的事故、综合类原因造成的事故、继电保护人员责任事故、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等。 《电网继电保护:事故处理及案例分析》的特点是对于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建模技术》为国网基金项目《柔性直流输电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姊妹篇,《柔性直流输电建模与仿真技术》侧重于两电平、三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的建模与仿真,本书侧重于介绍当前柔直输电的主流技术——多电平(MMC)柔直输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成果。本书针对MMC型柔性输电建模、仿真和物理实验进行重点阐述。主要内容包括MMC基本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基于受控源、基于戴维南等效、基于平均值模型改进的三类MMC-HVDC高速仿真模型与其建模方法,MMC机电暂态仿真建模,MMC换流器稳定性分析解析模型,MMC纳秒级开关暂态建模,RT-Lab中MMC的仿真建模,MMC-HVDC物理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验,具有工程应用前景的超大规模MMC电容电压平衡优化算法等。
本套丛书系引进欧姆社翻译出版的中文版图书。基本涵盖了有关电子电气方面的知识。内容简洁,重点突出,同时配以大量插图帮助讲解,具有较高的参考阅读价值。本书共分9章。主要章节为:电流、电压及它们的之间关系、直流电路、复杂电路、电流的热效应和功率、单相交流、符号法和交流电路、三相交流、非正弦波交流及网络。本书实用性强,可作为大、中专学生的参考书或,也适用于函授或自学,对于从事电力应用方面的技术人员及大、中专学校的教师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电路分析基础》以直流电源与电阻构成的直流电阻电路为基础,详细介绍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通过引入Z元件和S元件的概念,将正弦稳态电路和非周期电源电路的分析归于直流电阻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较全面地解决电路分析问题。以此为思路,《电路分析基础》共10章。章重点介绍4个模型元件、3个物理量和基尔霍夫定律;第2~9章按照电路元件种类、数量由简到繁的原则,并依据电源元件参量的变化和电感元件特殊的耦合特性,以电路构成为主线逐步讲解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0章通过对典型电路的分析,介绍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书末附有习题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可作为工科类高等院校本科生教材(授课安排60学时左右),也可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和自学的参考用书。
《电磁炉维修一本通》精选了格兰仕、易厨、科龙、现代、美联、格力、SOKO、美的、乐邦、雅乐思、樱花等30多个机型电磁炉,给出了整体框图、电路原理图,介绍了主要信号走向及功能、软件程序设置、故障代码、主板/电脑板测试方法、常见故障检修一览表,提供了集成电路、三极管、主要器件实测数据。附录还给出了电磁炉通用器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参数、损坏形式及引起的现象。 《电磁炉维修一本通》集代表性、资料性、实用性、性、系统性、延续性于一身,是维修人员快速、准确排除电磁炉故障的良师益友,也是电磁炉设计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同时是职业类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