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标准汇编 染料 染料中间体及助剂》自199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读者欢迎。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满足读者及相关行业的生产、使用和科研的迫切需要,我们重新组织编辑了本汇编。现分三卷出版,分别是:基础标准和方法卷 ;染料产品卷;染料中间体产品卷。本书是三卷中的染料产品卷,收录到2006年12月底批准发布的染料产品标准137项。其中国家标准22项;行业标准115项。
《GB 19079系列标准释义》共分3章,章绪论回顾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编制和发展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对系列标准中的26个部分进行释义,阐释标准中的重要条款,方便用户获得相关方面的信息;第三章为26个系列标准的原文。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针灸学的发展演变原理方法、人物典籍、现代应用、对外传播等多方面内容,从不同的视角呈现针灸发展的丰满而富于历史感的图像。本书内容生动具体,集学术性、趣味性为一体,将针灸发展的整体脉络形象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希冀为广大喜爱针灸的读者提供一本可读性较强的针灸学读物。
体育建筑管理之所以成为一门新兴的体育学科,是因为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特有的研究内容,并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21世纪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办了个体育建筑管理新学科,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项空白。体育建筑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它融体育学、建筑学、管理学等学科为一体,经十载艰苦探索,其体系已初步构建并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组织的运行都需要体育建筑,都需要高效的体育建筑管理,更需要大量的高层次的体育建筑管理人才。因此,关心和支持体育建筑与管理,是当今体育高等教育的一项义不客辞的责任。 体育建筑管理专业课程系列统编教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试图对体育建筑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系统的阐述,初步构建体育建筑管
对中国传统医学中经络穴位的生理实质和针灸的生化反应机理的研究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核心之一。本书深入研究中医经络和穴位理论的体系和临床应用方法,并和西医生理病理学的现在理论互相印证。在丰富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作者大胆进行假设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来印证关于经络实质的人体生理基础。在实验方法上,作者性地采用放射性元素的自显影技术在人体上进行了经络的走向和穴位效应的研究和探索,具有学术的前沿性和性。本书的出版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针灸学基础研究的发展,适合医学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作为参考书。
天然色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天然色素(栀子色素,红曲红色素,红曲黄色素,辣椒红色素,萝卜红色素,紫甘薯色素,番茄红色素,马齿苋红色素,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藻蓝色素,板栗棕色素,花生红衣红色素,黑米色素,紫胶红色素,叶绿素等)提取技术,天然色素(红曲色素,类胡萝卜素等)生物工程发酵生产技术,天然色素结构修饰与功能改性,天然色素的保健功能,天然色素技术标准与质量检验,天然色素的应用。 本书共六章,包括天然色素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天然色素的分类、结构和性质;天然食用色素提取的工艺和设备;主要天然色素的生产技术;食用色素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本书桌是系统而全面地阐述天然食用色素的结构、性质、生产及应用的专著。本书参考了近年出版的著作、外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由于篇幅
本书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休闲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成果和休闲体育文化等内容进行阐述,突出了形象,全面而富有时代内涵的特点。本书在实践部分,图文并茂地对一些现代流行的休闲体育项目实践进行介绍,并对这些运动项目的习练提供科学指导。此外,本书还重点强化了休闲体育运动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融合,设置了如传统武术、民间传统体育、传统养生功法等章节,这既能很好地指导我国大众进行休闲体育运动,同时也能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体育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根据社会不同群体制定了相应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指导方案,相信本书在大众休闲体育运动领域能够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书共分总论、常用药物及腧穴、治疗上中下3篇,上篇详细介绍了水针疗法的发展、水针的作用、针具的选择及操作方法,水针的适应证、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为了方便读者,我们还将临床上常用的十四经腧穴的定位、主治、解剖特点等也编写在内,并选择性地介绍了临床常用药物。下篇概述了水针疗法的辨证治疗及处方选穴原则。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骨科、皮肤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一病症下列有概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治疗、护理及预防等项;在辨证治疗部分,我们尽可能地介绍不同的水针疗法腧穴处方,以给读者更多的选择;为了避免误诊,对于某些易于混淆的病症,我们还附有鉴别诊断,以供读者参考;为使患者早日康复,在病症的最后附有关于护理与预防的简要知识。
流体力学是动力工程类专业的骨干专业基础课,也是所有工科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本教材按拓宽后的机械类全国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要求编写,为原机械工业部重点教材。全书共十二章。前六章针对机械工程类专业的要求精选内容,围绕实际流动讲述工程流体力学基础、工程中常见流动问题及处理方法,使机械工程类专业读者具备解决他们常遇到的工程流体力学问题的能力;后六章针对动力工程类专业中涉及的流动问题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做较深入的介绍。
本书按照烃类、醇酚类、醚类及其衍生物、醛酮类、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氨基(肼基)甲酸酯及硫代衍生物、脲及硫脲、胺类及肼类、杂环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氟化合物和手性化合物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常见有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收录了许多翔实的反应实例。 本书可供从事有机合成、药物研究及生产等领域的广大化学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机合成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GB 19079 系列标准释义》共分3章,章绪论回顾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编制和发展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对系列标准中的26个部分进行释义,阐释标准中的重要条款,方便用户获得相关方面的信息;第三章为26个系列标准的原文。 《GB 19079 系列标准释义》主要读者对象为使用《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的人员,也可供体育经营相关领域的人员参考。
《我国奥运会备战参赛的理论与实践(上下)》是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8年奥运会我国备战、参赛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6&ZD023,结项证书号:2010@J022)研究成果。项目首席专家为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杨桦教授。主要参加研究人员:钟秉枢、池建、熊晓正、黄亚玲、李少丹、蔡有志、李庚全、刘纯献、王莉、王会寨、苗向军等。 《我国奥运会备战参赛的理论与实践(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围绕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08年奥运会工作部署,针对我国备战和参赛2008年奥运会的关键、共性的理论问题和运动训练亟待解决的实践难题,开展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系统研究,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有关司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较高评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