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论述基于IDRISI的GIS决策支持和表面分析方法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在决策支持中,分析了多准则、多目标决策,如加权线性组合法、有序加权平均法和多目标决策;研究了多目标决策中权重的计算方法、分析过程和应用实例。在表面分析中,分析了TIN(不规则三角网)和TIN表面、dempster-shafer理论、空间依赖性分析模型、模型拟合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实践部分介绍了城市土地利用场地评价、石油工程中空气污染分析、套管失效、储层非均质性分析等在适宜性和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内容是根据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描述的,便于读者使用。本书可以作为学生教学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防灾减灾、安全评价和GIS应用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简要讲述了现代转炉炼钢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工艺及其相关技术、炉外精炼、连铸工艺、钢的品种和质量控制、炼钢设备、炼钢厂环境保护、安全保障及技术经济指标等职业技能知识和方法。书中内容紧密结合生产操作实际,知识丰富,一问一答,既考虑了工艺知识的系统性,又考虑了工人技能知识的需要和提高,有很强的针对性。 本书可作为炼钢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炼钢工人的自学用书,并可供炼钢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炼钢专业的学生参考。
《通风瓦斯常用数据测量实用手册》共5章,分别介绍了矿井气体(粉尘)采样及其测定、矿井气候条件测定、矿井通风技术参数测定、煤层自然特性测定和煤层瓦斯参数测定,基本上涵盖了煤矿生产中所需用的矿井通风技术参数和煤层瓦斯参数。每个参数的测定包括测定原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 《通风瓦斯常用数据测量实用手册》可作为采矿工程技术人员、通风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同时也可作为煤炭院校采矿专业、安全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锌及锌合金物理冶金学》是作者在积累多年的科研成果、生产实践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书中除提供有关锌及锌合金大量物理化学数据以外,重点讨论了涉及锌及锌合金在科研和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耐蚀性(包括“老化”)、超塑性、阻尼特性、固态相变和尺寸稳定性等。同时对其生产应用也作了较深入的论述,《锌及锌合金物理冶金学》内容新颖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是从事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的教师、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良好参考书。
本书共分8章,主要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历史、现状和TC102的简要情况;的结构、职责、相关人员职位的功能、义务和要求;标准制定、修订程序;现行有效的铁矿石标准内容及这些标准的历史演变;铁矿石标准的编写规则、样板和制定、修订技巧及范例;一些正在制定、修订和废除的铁矿石标准情况,以及目前正处在研究组、工作组和在研究阶段、征求意见阶段、报批阶段等各程序阶段的标准草案情况;我国近几年参与/TC 102工作的经验;国际标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修订以维护国家利益,今后我国在铁矿石国际标准制定竞争中的应对策略等。附录介绍了项目开发阶段表格、图及常用的表格。 本书可供钢铁企业、检验检疫系统、质量监督系统、外贸行业、标准制定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
要做好中国冶铁技术史的研究,需要从事下列四方面的工作:(1)对流传在中国各地的土法炼铁、铸铁、炼钢技术进行调查研究,并搜集有关资料,探索它的起源和流变,从而追溯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2)从古代的科技著作、有关制造武器著作以及笔记、方志等史料中,广泛搜集有关冶铁技术的资料,从而探索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3)广泛调查和发掘各个时期的重要冶铁遗址,从而探索各个时期的炼铁技术、铸造技术和炼钢技术、锻造技术;(4)与此同时,还必须对已出土的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铁器进行科学化验和金相鉴定,从而进一步探索各个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水平。要做好上述四方面的工作,不仅要具有关的历史知识,还要懂得冶金技术,又要了解欧洲冶铁技术的发展历史,以便作好比较研究,更要进行大量的考古工作和对出
《金属挤压、拉拔工艺及工模具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系统地介绍了金属挤压与拉拔成型的方法、理论、工艺,挤压与拉拔设备的类型及其特点,工模具的结构、类型、设计原则及方法,生产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钢铁材料、复合材料)及其他材料的挤压、拉拔工艺的制定原则及方法,并介绍了金属挤压与拉拔的新成果。 《金属挤压、拉拔工艺及工模具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为高等学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制造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粉末冶金在保障国防安全与武器装备制造中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论坛是应粉末冶金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新应用迅猛发展的需要而召开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坛以“粉末冶金发展,开拓高端领域应用”为主题,结合我国粉末冶金发展现状,探讨我国与世界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重点发展方向。论坛指出新兴国家的粉末冶金发展迅速,但北美洲和欧洲的国家仍然具有明显优势;我国已成为硬质合金、铁基合金等典型粉末冶金产品的产量大国,但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仍需进一步提高。《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发展》精选了论坛大会报告中10多位粉末冶金学术界与工业界知名人士的稿件,也代表了本次论坛的高层次水平。 《中国工程科技
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多年教学科研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冶金工程概论》。 本书简明阐述了从矿石采选、提取金属到加工成材的冶金生产全过程,包括了冶金基本概念、冶金能源、耐火材料、采矿选矿、炼铁、炼钢、有色冶金、压力加工以及冶金环保等。涉及的知识面宽、相关学科多,便于读者对冶金生产有个概括的全面的了解,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本教材可作为管理诸专业以及热能、矿物、环保等非冶金专业的冶金工程概论教学用书。
《热处理炉(第5版)》是作者根据自己30余年的教学经验,参考有关文献,吸收外新资料,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编写而成的。书中系统地讲述了传热基本原理、炉内气体的运动规律和气体反应原理;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热处理炉的基本类型以及常用炉型的基本结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简要介绍了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新产品动态,指出了我国热处理炉的发展方向。 《热处理炉(第5版)》共13章,内容丰富、详尽,所有计量单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为便于从事热处理炉设计及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查阅,附录中提供了大量技术数据,还配有,扫码即可获取补充学习资料。 《热处理炉(第5版)》可作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机械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热处理炉设计制造及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在钢铁工业中,炼铁系统是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大户”。要全面贯彻《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高效、优质、低耗、长寿、环保”的炼铁方针,高炉工艺设计必须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此,设计大师项钟庸等炼铁专家、教授合作,在编写国家标准《高炉炼铁设计工艺规范》工作的基础上,编著了《高炉设计——炼铁工艺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书。全书分16章共120万字,分别介绍了炼铁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精料要求和降低资源、能耗以及强化冶炼的对策、措施和途径,工艺计算,设备设计和选择以及长寿的条件和措施,炉渣、煤气等二次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以及自动化技术等。书中结合审定中的《高炉炼铁工艺设计规范》,在阐述和总结高炉工艺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包
本书主要包括贵金属——金、银、铂族(锇、铱、铂、钌、铑、钯)金属的性质、用途、提取工艺原理、工艺设备以及再生贵金属生产工艺等内容。可作冶金专业本科教材,有色金属材料类专业的选修教材,也可供从事科研、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参考自学。
本书为冶金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是参照冶金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根据冶金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编写的,并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通过。 本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为机械维修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高炉冶炼设备及其维修;第三部分为转炉炼钢设备及其维修;第四部分为连续铸钢设备及其维修;分别介绍了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维修维护要点、常见故障判断和处理。 本书也可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低阶煤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由于自身的特点导致其开发和利用程度低。催化气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气体燃料再利用,能够有效解决煤直接燃烧带来的污染等问题。Fe催化剂具有对低阶煤催化活性高,价格低廉,来源丰富等特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催化剂。本书采用试验和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Fe催化剂对煤热解、气化反应性和反应路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