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真华、刘琦编著的《矿物和岩石鉴定实验指 导》介绍了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 以及用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分为四章和一 个附篇。章介绍了依据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 力学性质,利用简单工具对矿物进行肉眼鉴定的方法 ,列出了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第二章、第三章和第 四章分别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以 及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给出了常见岩石的 特征及鉴定描述顺序。附篇是透明矿物的光学显微镜 鉴定的具体方法。 本书适合于工科院校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 工程、道路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测量工程等专业 的工程地质学及普通地质学的室内实验教学使用。
本书分为金属矿和煤矿编。金属矿编主要论述了我国古代金属矿开采工程技术(包括找矿、采矿、选矿)的起源、发展及主要成就,并探讨了其对我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时间跨度为史前到19世纪中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书理清了中国古代金属矿开采的历史发展过程。煤矿编则以史料为基础,以技术发展为线索,综合分析,断代分章,传统技术专章叙述,着重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反映中国古代煤炭工程技术发展的客观过程,力图阐明中国古代煤炭开采工程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和内在根据。
本书参照国内*设计标准围绕我国矿山建设常用设备进行介绍,主要介绍了井下运输设备,包括矿车、电机车、带式输送机的类型、基本结构、选型计算、技术上的使用特点;矿井提升设备,包括竖井提升设备的构造、选型设计、运动学和动力学等。使读者能够运用*的相关标准对矿井运输与提升系统进行计算、设计及设备选型。书末还附有*的常用设备选型参数表,方便查阅。 本书可供矿山领域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采矿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用书。
《浮游选矿技术问答(实用选矿技术疑难问题解答)》针对浮游选矿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浮选的基本知识、浮选的基本原理、浮选药剂、浮选机械与操作、浮选工艺和浮选生产实践,除了介绍基本概念性的知识之外,也加入了一些*的研究成果。《浮游选矿技术问答(实用选矿技术疑难问题解答)》可供选矿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等高等院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书,还可供从事矿业开发利用的管理人员参考。本书由东北大学印万忠教授、河北联合大学白丽梅博士和内蒙古科技大学荣令坤博士编著。
本书结合实战,总结了针对煤化工事故处置的灭火救援经验,针对不同事故的火灾特点,提出了处置相应事故时的理念、原则、程序、战法及注意事项,做到了消防与工艺相结合、防火与灭火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创新性和指导性。书中内容具体包括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及煤制芳烃、煤制合成氨和煤焦化/煤基多联产生产事故灭火救援等。此外,针对目前处置化工类火灾车辆器材装备存在的问题,编写了相应的配备方法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作为安全和消防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科学技术是治理煤矿瓦斯的保障。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专家委员会编著的《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先进技术及示范》分六篇,内容包括瓦斯抽采技术、煤与瓦斯突出和爆炸防治技术、通风、监控和应急救援技术、瓦斯利用技术、瓦斯治理的管理经验、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进行了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变形发展规律和土体变形规律的可靠分析,可以为支护结构设计和监测方案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可靠有效的监测技术是深基坑安全施工的保证,也是进行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前提,同时可为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积累经验。实际监测工作中存在测点布置不合理、数据处理方法不得当、评估效果差等诸多弊端,合理有效的监测技术有助于改进诸多工程中监测效果不佳的现状。本书以某深基坑工程工作井为背景,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工程实践经验及本工程现场监测成果,对深基坑工程中支护结构分析方法与监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究并明确了工程中各类复杂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果(如墙土之间的摩擦特性、降水、地下水渗流、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等)。针对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过程,提出了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方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我国煤矿的采掘、提升运输、排水、通风、压气等通用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性能,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国外先进的矿山机械。本书为煤炭院校有关矿山机械类专业及课程所用的统编教材,也可供有着的研究生、专科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首先介绍开采沉陷现象和过程的一般规律以及对其影响的地质采矿因素,简要叙述了外早期及当前采用的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预测方法)和根据预测结果评价开采沉陷对于地面建(构)筑物等环境影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解决地下采矿引起的环境危害应采取的措施,诸如地下开采措施——充填采空区、部分开采、离层裂缝带注浆、留设保护矿柱,以及地面建筑物的加固和改建措施等。同时,本书也介绍地面塌陷地的复垦利用方法。在回顾20世纪本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应当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本书可供矿区设计规划人员、矿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采矿类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矿山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对近年来矿山地质研究的新领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全书共分十一章,包括: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生产勘探、生产矿山矿石质量研究与管理、矿山储量计算与管理、矿石贫化与损失的计算与管理、采掘(剥)地质指导与采矿单元结束的地质工作、矿山环境地质、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矿山矿产资源核算与评价、矿山隐伏矿床(矿体)寻找与预测。
国家海洋局*地专项办公室编*的《南*大陆矿产资源考察与评估》是我国 南北*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 专项的成果之一,其内容是主要考察和研究区域重点放在以中山站为依托的东南*普里兹湾 北查尔斯王子山地区和长城站位依托的南*半岛 南设得兰群岛地区,考察的主要矿种包括北查尔斯王子山的煤矿和南*半岛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矿藏,同时对区域内出露的其他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也进行了普查。在查明区域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历史的基础上,对这些重要矿藏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进而评价其资源潜力。本书可供专业研究人员参考。
随着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内浅部资源日益短缺,资源开采必然转向深部。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已把地下岩土作为新的国土资源增长点开发,岩土工程正向深部发展,特别是核工业、国防工业、交通、水利等行业地下工程规模和深度均出现高速增长。随着地下工程深度的不断增加,工程灾害日趋增多,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高地应力诱发的岩爆灾害。 岩爆(rockburst)是地下工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具有围岩突然、猛烈地向开挖空间弹射、抛掷、喷出的特征。这一现象,在煤炭地下开采中一般称为冲击地压。由于岩爆或冲击地压往往造成采掘空间中支护设备的破坏以及采掘空间的变形,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和井巷的毁坏,甚至引起地表塌陷而造成局部地震,其成灾机理与预测预报问题已成为岩石力学界必须致力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岩
本书是从作者从事选矿科研工作以来的百余篇成果论文中,选出的70多篇文章,作为选矿试验研究的实例,分别介绍矿石与矿物基本性质、实验室基础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与产业化及新技术与发展等,既有基础理论试验研究,又有实用工艺技术介绍,内容丰富,较清晰地叙述了矿石选矿应该进行的试验研究全过程及发展远景。 本书可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选矿科研、设计、生产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参考。
人类起源于海洋,人类体液的成分非常近似于海水中的矿物质成分,矿物质是人类、也是全部生命体产生的根源。现代人生活步调紧凑,工作繁忙、压力大,长时间的工作使体力的支出远远超过可以承受的负荷,而现代食品的精加工又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导致矿物质缺乏,更加重了身体隐忧,令“亚健康”状态成为困扰上班族的*难题。 在本书中,你将接触到13种与我们的身体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矿物质元素,并逐一了解它们的独特作用,从不同角度看清其在人体中的“隐藏身份”;同时书中还列举了大量富含该矿物质的食物,让你能够根据自身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食物结构,有选择性地补充矿物质,推迟衰老来临的脚步。 从今天开始行动,去与矿物质亲密接触吧!将病痛关在门外,尽情享受生活,做一个魅力天成的时尚美人!
本书是《讲案例学安全》丛书的一个分册。 本书根据煤矿生产的特点,结合煤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在进行事故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介绍了与煤矿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与技能和管理经验。本书共分瓦斯事故案例、煤尘爆炸事故案例、水灾事故案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和冒顶及其他事故案例五个部分。 本书叙述简明扼要,内容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煤矿企业班组的工作参考书和岗位培训用书,也可作为煤矿班组安全教育的知识读本。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为“煤矿生产安全知识普及读本”之一,包括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与法律法规,矿井通风和瓦斯、粉尘及火灾防治基本知识,矿井防治水和顶板管理基本知识,瓦斯、煤尘爆炸现场自救互救知识,火灾现场自救互救知识,透水现场自救互救知识,冒顶现场自救互救知识和现场创伤急救知识等内容。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并配有大量的事故案例和插图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可作为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教材,也可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由正高级工程师袁河津主编,开滦集团总医院袁楠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编,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郭劲夫、高静和河北省唐山市博仁科技有限公司李菲插图。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讲述煤矿相应作业班组应该了解的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厂矿规定;安全生产技能、作业规程;劳动保护、职业卫生;应急救护、逃生等知识。佐以适当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习效果。书中穿插配以与内容相关的卡通图片,使版面轻松活泼,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白俊清、李树峰主编的《瓦斯爆炸伤害学》共分二十三章,概述了我国瓦斯爆炸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论述了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伤的特点、现场救治程序、现代救治方法,突出了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伤害救援体系、特有的呼吸性损伤、自体挤压伤与自体挤压伤综合征、有害气体中毒、免疫力低下、以呼吸衰竭为首发的序贯性脏器功能损伤与衰竭、瓦斯爆炸伤害的心理干预与治疗等,这些都是一般创伤学所很少涉及的内容。其中第十章瓦斯爆炸性烧伤的救治中突出了 烧伤休克的迁延性复苏 的救治方法;第十五章瓦斯爆炸伤害合并胸部损伤的救治中突出了 肺爆震伤、吸人性损伤、有害气体中毒 的救治方法;第十七章瓦斯爆炸伤害后挤压综合征救治中突出了 自体挤压伤和自体挤压伤综合征 的救治方法;第二十一章煤矿瓦斯爆炸伤害的影像学诊断中描述了煤矿爆炸伤
《矿山瓦斯灾害神经元网络理论与方法》首先介绍了世界各国矿山瓦斯灾害的发生现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对瓦斯灾害机理成因研究和预测预报工作的相关研究进展。其次论述了当前数据挖掘和空间数据挖掘的概念、挖掘的知识类型和挖掘的技术方法等,尤其讨论了神经元网络技术的特点、独特性及其预测预报功能。然后,详细探讨了人工神经元网络技术在矿山瓦斯灾害预测预报工作中的应用问题。后,总结了《矿山瓦斯灾害神经元网络理论与方法》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并给出了该领域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矿山瓦斯灾害神经元网络理论与方法》可供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挖掘、神经元网络研究、矿山瓦斯灾害预测等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的科研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