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出了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测试理论。研究和总结了智能测试的基础概念、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和规律定理,提出了智能测试的方法框架,并论证了智能测试的准确性定理和高效性定理,为系统解决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本书提出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景库生成方法体系。针对低复杂度、中复杂度、高复杂度和自适应场景库生成问题,分别构建凸优化、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和贝叶斯优化等系列模型,形成了测试场景库生成方法体系,为多种复杂度场景、多项评价指标和多类型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测试提供了方法支撑。 3.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在换道、跟驰和出入匝道等场景下的典型测试问题,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论文所提出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为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指导。
本书以中低温热能的高效热功转换为目标,以有机朗肯循环(ORC)为对象,以减少换热过程?损为突破口,从工质、循环、换热三方面出发,提出了构建 多压蒸发、分液冷凝 非共沸工质ORC的新思路,实现了多压蒸发、分液冷凝与非共沸工质的优势叠加、相互促进,突破了传统循环可调性差、对热源适应性不佳的发展瓶颈,同时解决了工质可选种类有限的应用难题,可显著提升中低温热能的热功转换效率。 本书可供高校和研究院所工程热物理、能源利用、余热回收、热力系统优化设计等专业的研究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阅读参考。
《特征工程训练营》将列举6个实践项目,引导你利用特征工程优化训练数据。每章探讨一个代码驱动的新案例,涉及金融、医疗等行业。你将学会清洗和转换数据,减轻偏见。本书呈现各种性能提升技巧,涵盖从自然语言处理到时间序列分析等所有主要机器学习子领域。 主要内容 ● 识别和实现特征转换 ● 用非结构化数据构建ML(机器学习)流程 ● 量化并尽量避免ML流程中的偏见 ● 使用特征存储构建实时ML流程 ● 通过操纵输入数据来增强现有ML流程
本书围绕太阳能光伏发电从原理、设计到施工这条主线,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太阳电池的特点及分类,太阳能组件,独立型太阳电池系统的特点、组成、容量设计、控制等,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总体设计及控制,光伏逆变器与控制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优势、形成及对电池组件的要求,光伏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和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等内容。本书还列举了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案例、小型光伏并网电站的案例,设计、施工步骤清晰,实践性很强。本书可作为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用书。
本书专注于电力能源管理分支领域电池管理方向,从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出发,提供了应用等效电路模型解决电池管理和控制中问题的多种方法,重点研究了如何通过简单的电压、电流、温度测量来估计电池内部状态,以及如何控制电池的运行从而在寿命和性能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电池组的建模方法、电池状态的估计方法、电池组的均衡方法以及电池组的最优控制方法。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第4版)》是该书自2012年出版以来的第4次修订,全面贴合现行国标GB/T 7251.1-2023和GB/T 14048.1-2023,秉承 阐释原理、了解规范、切合标准、掌握规则、结合场景、配置方案 的原则,详细介绍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原理,结合 IEC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全面论述了低压开关柜的结构及设计方法,并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主回路、辅助回路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还对低压开关柜的现场总线组网技术、PLC测控编程技术和电力监控技术给出了较为详尽的方案论证和阐述。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第4版)》可供从事低压配电行业的专业电气工程人员、各类电器设计工程师、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熔盐堆/先进核能技术出版工程》共分11章。作者的分工如下:秋穗正教授撰写第1~2章,张大林副教授撰写第3~5章,田文喜教授撰写第6~8章,王成龙副教授撰写第9~10章,苏光辉教授撰写第11章。全书由秋穗正教授策划和统稿。 《熔盐堆/先进核能技术出版工程》第1章介绍了熔盐堆的研究背景、发展历史、技术特点以及典型的设计方案;第2章就熔盐堆多元熔盐体系的热物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综述了氟盐体系的传热性能、核物理特性以及化学腐蚀特性。第3~5章是针对液体燃料熔盐堆的研究,其中,第3章针对液态熔盐堆的特点从基本的粒子守恒出发,考虑缓发中子先驱核流动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任意液体燃料反应堆的中子扩散模型;第4章建立了液态熔盐堆的热工水力模型,并对典型设计进行了稳态和瞬态工况分析;第5章通过隐式方法实现了堆芯物理
本书阐述了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制氢 制、储、输、用 各环节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场景,结合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氢能政策机制分析研判,提出适用于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技术路线图,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发展、技术布局提供战略参考,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 双碳 目标。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氢能篇,共七章。第1章介绍氢能的相关概念,在分析氢能发展历程、发展意义和技术框架的基础上,指出氢能是世界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第2章介绍氢能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政策。第3章介绍氢能制备,通过介绍各种制氢方式,分析各种制氢方式的优缺点。第4章介绍氢的储运与安全,包括高压液态储氢、低温液化储氢、固体材料储氢、液态载体储氢、氢的运输模式等。第5章介绍氢的应用,包括氢能在交通、电力、工业、建筑、储能等方面的应用情况。第6章介绍氢的应用示范工程,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程。第7章介绍氢能的发展展望。下篇为储能篇,共七章。第8章介绍储能的相关概念,包括储能的技术分类、应用分类和发展历程等。第9章介绍储能的重要性。第10章介绍国内外储能发展现状。第11章介绍储能技术,包括物
本书为 中国科协碳达峰碳中和系列丛书 之一,由江亿主编,张华执行主编,中国制冷学会组织相关研究人员编写而成。由于制冷和热泵设备使用广泛,其耗电量占全社会发电量的20%以上,每年折合排放二氧化碳当量超过5.5亿吨。制冷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在国家节能减排事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责任和义务。技术创新是制冷和热泵行业实现 双碳 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研发更加节能环保的技术和产品,为完成 双碳 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也由此推动全行业早日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
本书系统性地梳理分析了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的开发利用技术,以及支撑清洁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综合能源系统、储能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分析了智慧能源发展涉及的基础共性的柔性装备技术、泛在传感技术、物联网络技术、数字赋能技术,以及发展智慧能源的数字化提升技术;介绍了国内支持清洁智慧能源发展的法规政策;展望了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发展的前景。为增强感性认识,选取了国内外有关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的典范工程予以展示。
全书共分8 章。第1 章介绍水风光多能互补概述与发展历程,第2 章介绍水 风光资源特性与评估,第3 章介绍水风光多能互补特性与开发模式,第4 章介绍 水风光多能互补规划,第5 章介绍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调度运行,第6 章介绍风 光抽蓄(储)互补调度运行,第7 章介绍水风光多能互补开发政策,第8 章介绍 水风光多能互补典型案例。
天然气作为世界上继煤和石油之后的第三大能源,以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及排放污染低的突出优点被认为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发动机代用燃料。本著作主要以开发一款应用于城市公交客车的低排放中重型车用单一燃料天然气发动机为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对天然气发动机系统优化设计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天然气物性介绍及天然气发动机分类、数值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燃烧室优化设计、配气机构的改进设计、进气道优化设计以及稀燃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的案例分析。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能源及动力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路线、技术关键以及锂离子电池内部结构模型化方法、电池承载特性、热失控及滥用安全问题。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环境和使用特点,阐述动力电池的应用技术,着重探讨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轻量化水平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四篇12章。篇(第1章至第3章)介绍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基本状况、技术路线图的编制方法及其实际制作过程;第二篇(第4章至第8章)介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冲击、振动及疲劳模型、模型本构方法、轻量化分析与设计方法;第三篇(第9章至第11章)介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理论与技术、滥用条件下热失控和火灾事故分析与对策,第四篇(第12章)简要介绍未来新型动力电池的研究和应用趋势。 本书并不过多涉及电池的电化学原理、正负极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等细节,而
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实现能源转型与碳中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而燃料电池及氢动力是氢能高效利用的重要方法。本书基于氢能及燃料电池的发展背景、研究背景和学科背景,从国内外氢能发展规划、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入手,对氢气制取和储运、氢燃料电池及动力集成技术应用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由余圣秀所*的《让光伏驱动中国》一书从当下面临的环境和气候问题入手,分析了控制化石能源使用的有效途径,和清洁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本书以解构光伏发电系统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光伏发电原理、光伏电站的基本类型、基本构成以及工作机理。作者通过亲自参与我国**个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特许权招标、项目设计、工程建设以及生产运维全过程,分析指出在中国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机会之窗已经开启,并乐观判断大型荒漠光伏电站与传统发电同网同价的时刻即将到来。同时,作者通过开展 光伏 项目建设、农村绿色能源建设以及实施光伏产业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创造 的行动计划,分析指出在能源供给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方面,光伏不但可以挑起大梁并驱动中国,而且有望迎来中国引领世界的一场工业革命! 本书适合于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