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路线、技术关键以及锂离子电池内部结构模型化方法、电池承载特性、热失控及滥用安全问题。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环境和使用特点,阐述动力电池的应用技术,着重探讨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轻量化水平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四篇12章。篇(第1章至第3章)介绍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基本状况、技术路线图的编制方法及其实际制作过程;第二篇(第4章至第8章)介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冲击、振动及疲劳模型、模型本构方法、轻量化分析与设计方法;第三篇(第9章至第11章)介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理论与技术、滥用条件下热失控和火灾事故分析与对策,第四篇(第12章)简要介绍未来新型动力电池的研究和应用趋势。 本书并不过多涉及电池的电化学原理、正负极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等细节,而
中国三峡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开展深入调研,组织引进出版了《新能源科技译丛》系列图书,这套丛书汇集了国外反映当今新能源开发、生产和利用的技术成果,是全面介绍新能源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的大型科技专著丛书。该丛书引进爱思唯尔和施普林格两家国际知名科技图书出版 集团出版的新能源系列图书,内容主要包括太阳能 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新技术,以及部分储能 技术和生物能开发利用技术。这套丛书的作者均为国际一流知名专家,技术先进、可靠,实用性、操作性强, 国外的实践也证明了应用实效好,可为我国新能源领域 的相关科研单位、院校、企业等发展实践新能源技术创 新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本书阐述了红外干燥中的传热、传质理论问题,也探讨了红外干燥中的工程问题,并介绍大量的红外干燥实验研究及红外干燥应用研究。本书分为7篇共22章。 篇阐述了红外辐射加热理论;第2篇介绍了电红外与燃气红外辐射加热器;第3篇介绍了红外热辐射干燥动力学-影响红外干燥速率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及工程干燥优化温度的选择;第4篇介绍了涂料的红外干燥及薄层涂膜(烤漆)干燥试验研究;第5篇介绍了红外木材干燥,其内部水分迁移的理论、实验室实验与工程研究;第6篇介绍了中药饮片热风与红外干燥工业生产基础数据实验研究及果蔬应用干燥研究; 第7篇介绍了中药饮片、果蔬干燥机及高效节能干燥机进展。 本书可供能源动力、汽车、食品、化工、建材、冶金、林产加工、化工机械、工程热物理、环保、理疗、保健、纺织、太阳能等专业人员阅读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