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第4版)》是该书自2012年出版以来的第4次修订,全面贴合现行国标GB/T 7251.1-2023和GB/T 14048.1-2023,秉承 阐释原理、了解规范、切合标准、掌握规则、结合场景、配置方案 的原则,详细介绍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原理,结合 IEC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全面论述了低压开关柜的结构及设计方法,并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主回路、辅助回路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还对低压开关柜的现场总线组网技术、PLC测控编程技术和电力监控技术给出了较为详尽的方案论证和阐述。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第4版)》可供从事低压配电行业的专业电气工程人员、各类电器设计工程师、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全面透彻地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过程,尤其是其内部机构和运行特性,内容顺应了工程实践的实际发展需要,且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本书分别从能源转型、能耗特点以及能效标准,新能源背景下电能的生产、供应、储存,制热、制冷,热电联产技术和发展,通用用电设备和 常见的工业用电设备,综合能源系统的商业模式和信息化平台等方面展开讲解, 介绍了一些实际的综合能源服务案例,对未来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书可作为从事能源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具用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电气类专业的参考教材。
本书用精准的词汇,浅显易懂的语言直击液压阀的本质,梳理相关概念,辨识谬误,全面、系统地介绍液压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节流阀、二通流量阀、三通流量阀、分流集流阀)的结构、工作原理、测试方法、连接方式、特性曲线分析、认识和选用液压阀的方式及途径,为进一步学习、设计、制造、测试、改进、研发和修理液压阀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可供液压技术初学者阅读,也可供大中专师生阅读。
本书以昆柳龙直流工程为技术背景,系统地梳理了常规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和混合直流输电的关键理论、核心技术和工程运维规范,内容涵盖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的系统结构、工程运行方式、设备工作原理、系统控制保护、工程参数设计和系统运维要领,归纳总结了当今*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本书将为从事直流输电运行维护、工程建设、科学研究、设备制造、电网规划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将对我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将为缓解我国区域能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我国 碳达峰 和 碳中和 目标,促进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书针对当今节能和环保研究开发领域中前沿的课题之一,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处理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关键应用技术的开发,以过去十几年工作中积累的第一手试验数据为素材,以多个示范工程历史运行数据和电池回收处理试验验证数据为依据,通过细致分析和归纳整理,对这一领域的基础和应用技术问题进行系统和详细的描述。 本书编者团队攻克了电池快速筛选、一致性高效均衡管理、绿色高效回收等技术难点,创新发展了低附加值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成本资源化技术工艺,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与关键技术突破,这在本书中都得以充分描述。本书的重点体现在退役动力电池性能及其梯次利用筛选评估、集成均衡、工程示范、运维等技术和案例,废旧电池资源化和无害化回收利用工艺及装备等。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并辅有大量丰富的工程工
本书从生物质产生的特性出发,将生物质分为以人类主动种植生产的能源作物为代表的主动型生物质,以及以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物为代表的被动型生物质两大类,并依据其特点提出了相对应的能源利用方式,包括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耦合资源化利用、生物质厌氧发酵产电耦合资源化利用、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生物质制氢及氢能发电等技术。全书从每项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概况、理论、工艺、技术和典型案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生物质能的利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了我国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展目标及路线图,总结了现阶段我国生物质能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先发展被动型生物质等发展建议。 本书可作为能源系统、电力系统、能源技术、能源政策以及能源金融等行业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风力发电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 本书介绍了风和风能的基本知识及各种风能发电技术,详细介绍了风轮机设计、设计优化、风轮机动态分析和风轮机安全性设计及风轮机的数值模型和数值计算技术,风轮叶片和各主要部件轮毂、齿轮箱、变桨距、增速箱、发电机、机舱、塔架和基础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以及风力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故障分析和故障诊断技术。还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的风力机,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本书是一本有关风能发电的技术参考书,适合从事风能发电产品设计、制造和风电场风力机运行的工程师、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设计院风电场工程设计参考使用,也适合高等院校热物理和动力专业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对想了解风能发电的读者也是一本极好的科技读物。
《锅炉运行值班员》为《石油化工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系列之一,涵盖石油化工生产人员《石油石化职业资格等级标准》中对该工种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四个级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相关基础知识、电厂基础知识、锅炉设备及原理、锅炉运行、除灰除尘运行、锅炉事故处理、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及锅炉装置的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等知识。 本书是锅炉装置操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教材,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第4版)》对计算机在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中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做了较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的介绍。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组成和典型工业应用,以及技术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中关键模块工作原理,特别详述了模/数、数/模转换技术、过程通道的抗干扰技术;开环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数值控制中的插补技术和步进电机的控制;数字PID控制算法和基于开环闭环响应的参数整定方法;数字控制系统的直接控制器设计方法,特别考虑一定鲁棒性的设计方法;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特点、一般步骤和设计案例;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和先进控制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现场总线知识、网络化控
《世界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1)》重点聚焦“双碳”目标下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分为总报告、氢能篇、整车篇、零部件篇、标准篇、专题篇、借鉴篇七部分。总报告对2020年以来全球和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分析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面临的新阶段、新机遇。氢能篇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氢这一发展方向,对其未来发展重点及潜力进行了分析。整车篇通过对中重型车的应用场景及技术要求进行研究,分析了燃料电池中重型车的应用潜力。零部件篇围绕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分析了其国内外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标准篇对2021年发布的三项重要液氢标准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液氢标准未来发展趋势。专题篇对氢动力运输装备创新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氢动力运输装备发展路线图。借鉴篇选取上海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与任务、系统架构、关键设备、运行控制、电气设计、结构设计、热设计、消防安全设计、通信与控制、设备集成与安装调试、建模仿真及 技术应用展望等,*后介绍了典型应用案例与系统产品。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的内容源于作者及其所在团队多年的技术研究与积累,写作的初衷旨在为从事电池储能系统集成设计的工程师、高等院校从事储能系统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促进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本书在简述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讨论了多孔电极动力学原理,为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然后以锂离子电池关键制造工艺为主线, 系统构筑了制浆、涂布、辊压、分切、装配、焊接和化成等制造工序的工艺原理及应用框架体系,重点讨论了这些制造工序的基本工艺原理、制造设备、工艺调控方法和缺陷预防等内容,为锂离子电池制造及工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介绍了与锂离子电池类似的锂硫电池和类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本书内容全面系统、重点突出,集成反映了 外的锂离子电池工艺研究及应用领域的 科技成果与相关技术,体现了锂二次电池的发展和研究趋势。 本书既可供锂离子电池及其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和生产工艺手册使用,又可供科研机构研究人员、高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作为
《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教程》概述了外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能源管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作用和意义;详细解读了IS050001:2018及其在组织的应用,阐述了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的程序、方法和重点,介绍了能源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新的能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并以钢铁行业为例给出了审核实战案例分析和审核要点提示。 《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教程》为拟按照IS050001:2018建立、实施与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组织,按照50001:2018实施认证审核的认证机构,从事能源管理相关工作的认证人员、咨询人员等提供了一本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书籍,将为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在企业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根据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发展战略和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要求,以2020年、2030年、2050年三个不同发展时期作为时间节点,对我国能源重点科技领域的能源结构、技术路线以及关键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介绍的内容涵盖了核能、风能、太阳能、储能、油气、煤炭、水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节能这十大能源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体系、方向和路线。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能源科学技术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学者、产业界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决策者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风能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从风能资源与环境评价、风力发电装备和风电高效利用三个方面,研究分析了我国风能开发和利用技术的现状、技术差距和瓶颈,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需求,提出了风能资源与环境评价、风力发电装备和风电高效利用技术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技术路线图,并从示范应用与推广、人才队伍培养、备选技术、支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风能技术的发展建议。 《风能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可作为风能及新能源、电力系统、能源技术、能源政策等行业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城市能源系统:一种综合方法》针对城市能源系统(urban energy system)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首先,介绍城市能源系统的定义、概念与发展历史;其次,介绍新型城市能源系统涉及的各类技术;接着,重点介绍城市能源系统的分析方法;末尾,给出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实例。 书中涉及城市能源系统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复杂城市能源系统的技术-经济-社会建模、优化方法与系统集成、基于智能体的建模方法、基于生态足迹的建模方法,以及不确定度问题的分析方法。 这些都是十分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和指导性的方法,为城市能源系统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方向性和方法论的指导。《城市能源系统:一种综合方法》涵盖能源、电力、交通、建筑、燃气、供暖、供冷等多个城市能源系统相关行业从业者所需的关键信息。
本书共分为9章。第1章概要介绍适用于大规模储能的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铅炭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技术;第2章综合介绍液流电池的结构与组成、分类与特点及各种无机储能活性物质(电对)的液流电池技术的结构特点和研究开发进展;第3章、第4章、第5章分别详细介绍液流电池电解液、电极与双极板、离子交换(传导)膜等关键材料的功能、特点及技术发展现状;第6章全面介绍已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且在长时段储能中具有广阔应用市场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及电池系统的结构、设计原则及方法、发展现状与挑战;第7章介绍数值模拟与结构设计及其在液流电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第8章介绍水系、非水系液流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第9章举例介绍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应用。
《环境能源发电:太阳能风能和海洋能》内容简介: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海洋波浪能、海洋潮汐能、热能和海洋热能发电,同时还介绍了用于能源发电应用和(或)并网的多种不同的拓扑结构和多种类型的电力电子接口。此外,为了建立系统分析和建模的整体概念,全书还开发了一些仿真模型。 《环境能源发电:太阳能风能和海洋能》可用作可再生能源发电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和相关培训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电力工程、电力电子以及相关行业的工程人员、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重点介绍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现有电网并网的问题。本书所涉及的问题包括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输配电、存储和保护。另外,还包括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无升压变压器直接并网的中压变换器的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准则和弹性分析、有功功率和频率控制以及HVDC(高压直流)输电。同时,还介绍了用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控制和集成的新兴SMES(超导磁储能)技术。由于大规模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保护与单向潮流的现有保护系统不同,本书还介绍了一种用于与智能电网现状相关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的新型保护技术。
《煤炭清洁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分三篇阐述了我国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其中,上篇(第1~3章)介绍了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及节水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煤炭发电技术发展现状、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新型布置设计技术和700℃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同时考虑到富煤地区的缺水情况,还介绍了燃煤机组的节水技术。中篇(第4、5章)介绍了燃煤工业锅炉、民用散煤及CCS/CCUS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工业锅炉和民用煤燃烧的现状和目前应用较好的实用技术,同时对燃煤电厂CO2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进行了分析预测。下篇(第6~12章)重点介绍了煤电污染物控制处理技术,涉及废气、废水及固态废弃物的源头控制和处理,以及综合利用,并通过技术分析,给出了各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发展路线图及发展战略建议。 《煤炭清洁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可作为能源系统、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