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出发,基于全球能源新技术发展态势、我国能源国情的基本现实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构建低碳、清洁、高效、智能的现代综合能源体系为目标,同等重视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新技术的颠覆性作用,结合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碳约束下的能源安全战略、将能源新技术及关联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重大问题,充分体现能源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趋势、新活力、新生态,提出了面向未来5~10年我国能源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行动计划。
本书从聚光太阳能的能量转换基础问题出发,在理论、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三个层面,重点阐述了聚光太阳能与化石能源互补发电系统集成原理与方法。通过对太阳能与化石燃料的热力循环互补、太阳能与化石燃料热化学互补的典型实例深入讨论,诠释了多能源梯级利用的“能量互补、品位耦合”的科学本质内涵。重视聚光太阳能转化过程的不可逆性,介绍了槽式广角跟踪聚光技术、中低温太阳能燃料转化技术、槽-塔结合发电技术等新技术;从技术经济性方面,分析了中低温太阳能燃料转化在分布式冷热电系统的应用,指出了太阳能热化学互补在发展高效、低成本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方面的作用。*后分析了太阳能热化学储能和CO2捕集一体化方法,在各章节的讨论中,还特别指出了各种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书以工业锅炉节能减排为主线,从各个侧面论述了节能减排有关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并举以生动实例。 全书共分十一章,涵盖了工业锅炉安全与经济运行,燃煤锅炉强化燃烧技术,燃气锅炉节能,循环流化床锅炉洁净燃烧及洁净煤技术,水处理新技术,环保治理,供热系统节能减排先进实用技术,锅炉检验与修理以及工业锅炉自动控制技术。 本书可供能源管理人员、锅炉工程技术人员、环保科技人员、锅炉安全与检验专业人员、锅炉设计与修理维护人员、水处理工作者以及城镇供热系统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和节能减排、环保与检验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书从船用燃气轮机对动力涡轮的设计要求出发,紧紧围绕动力涡轮的技术特点,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动力涡轮传统设计方法改进、端区密封结构泄漏流动及控制技术、上下游过渡段与排气蜗壳对动力涡轮的影响、动力涡轮的全通流设计计算及多维度试验验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本书内容翔实新颖,提出的一些设计思想、概念与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且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本书利用大量数据分析了能源生产及消费现状、能源技术发展的前景等,并讲述了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概念及其内涵。内容包括内燃机、燃气轮机、微燃机、燃气热泵、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分布式供能系统,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利用热泵系统、蓄能系统和电力系统等多种能源互补协调控制管理技术设计的综合分布式供能系统,还包括分布式供能的蓄能系统、电力系统、控制及经济分析等。书中详细讲解了各种供能系统的基本组成、基本概念、主要设备选择、系统配置、基本理论、设计计算方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外*能源供给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方向等。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增加,需要基于事实的替代能源评价来说明能源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产生、供应和运输。《新能源手册(原书第2版)》向科学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以理解各种能源生产途径的重要程度,来做出可持续发展并且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 《新能源手册(原书第2版)》不仅说明了当今的能源情况,还推测了未来与全球变暖、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含量上升的情景。 《新能源手册(原书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更新,30多个章节与时俱进地包含了未来能源的几乎所有方面,每章均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工程师编写和扩充,为读者呈现了对于未来能源的尽量客观、公正的看法与观点。
本手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今外燃烧及非燃烧设备中使用的各类喷嘴(或喷射器、烧嘴)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特点、设计方法、材料选择、制造工艺、检测手段、应用和发展情况、以及燃料喷射燃烧过程的计算,其中突出介绍了外先进的节能和低污染燃烧技术装置(含喷嘴)的特点。 本书可供从事各种燃烧和非燃烧装置的喷嘴研究、设计、生产、使用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机械、石化、化工、冶金、食品、农业、运输、航空航天等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和使用。
该书是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的最终成果。该成果以国家能源安全视角下的我国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与国家能源安全之间的联系机制,以及如何才能促进我国煤炭资源的大规模清洁化利用。在研究过程中,首先从能源经济形势与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入手,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践跟踪,提出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与国家能源安全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在梳理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能源安全新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煤炭、工业化与能源安全的关联,以及煤炭、资源环境问题与能源安全之间的联系;接着,深入分析煤炭清洁化利用对我国能源供给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煤炭产业和工业行业发展带来的可能的冲击效应;然后,探讨我国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应坚持的理念、流程、途径与模式;最后,提出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胁迫条件下的植物高光谱遥感实验研究 以条锈病、水浸与CO2泄漏胁迫为例》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植被胁迫光谱特征变化研究的成果。《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胁迫条件下的植物高光谱遥感实验研究 以条锈病、水浸与CO2泄漏胁迫为例》主要介绍了小麦在条锈病及多种植被在C02泄漏、水浸胁迫下的光谱特征变化及识别模型。《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胁迫条件下的植物高光谱遥感实验研究 以条锈病、水浸与CO2泄漏胁迫为例》共7章:章介绍研究背景及外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条锈病胁迫下小麦光谱变化特征与病情严重度反演;第3章介绍条锈病胁迫下小麦生理生化参数反演;第4章介绍水浸胁迫下多种植物单叶光谱变化分析与识别;第5章介绍C02泄漏胁迫下多种植物单叶光谱变化分析与识别;第6章介绍C02泄漏胁迫下植被冠层光谱特征分析与识别;
本书从能源转化的微生物学角度,分析能源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微生物种类和酶类,阐述能源转化的机理和生化历程,并结合菌种选育、应用示范等,系统地介绍了生物质预处理及水解微生物、乙醇发酵微生物、丁醇发酵微生物、油脂转化及产油微生物、沼气发酵微生物、产氢微生物、产电微生物及化石能源转化微生物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工艺流程和应用实践等。全书集成了可再生能源及化石能源微生物转化的理论、工艺、方法和进展。本书可作为生物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科研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化工、能源工程、环境工程和资源利用等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用书。
《锅炉工程强度(强度原理·标准分析·事故处理·计算示例·钢材特性)》是以力学、金属学、传热学等理论为基础,包含科学试验、数值计算分析成果,全面解析强度标准,并密切结合锅炉设计、工艺、运行实际,而撰写成的一部全面论述锅炉工程强度的专著。 《锅炉工程强度(强度原理·标准分析·事故处理·计算示例·钢材特性)》内容以锅炉受压元件(内压、外压)为主,也涉及锅炉自身支撑结构与计算。主要包括:原理论述、标准分析、问题与事故处理以及大量计算示例;此外,还对与锅炉强度密切相关的金属材料性能与应用作了详细介绍。 《锅炉工程强度(强度原理·标准分析·事故处理·计算示例·钢材特性)》内容既包括锅壳锅炉,也涉及水管锅炉。由于锅壳锅炉结构较复杂、强度问题较多,故给予更多关注。 《锅炉工程强度(强度原理
《混合驱动柔索并联机器人力学分析与跟踪控制技术》在综述近年来外柔索并联机器人广泛工程领域应用、研究进展、密切围绕国际学术前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与作者设计的混合驱动柔索并联机器人系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等项目的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混合驱动平面五连杆并联机构的动力学与优化设计,柔索并联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动态建模与模糊滑模控制,混合驱动柔索并联机器人设计分析、误差建模与灵敏度分析、动力学分析、轨迹跟踪控制和集成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混合驱动柔索并联机器人力学分析与跟踪控制技术》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便于学习,注重内容的层次性、系统性及理论联系实际。《混合驱动柔索并联机器人力学分析
本手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今外燃烧及非燃烧设备中使用的各类喷嘴(或喷射器、烧嘴)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特点、设计方法、材料选择、制造工艺、检测手段、应用和发展情况、以及燃料喷射燃烧过程的计算,其中突出介绍了外先进的节能和低污染燃烧技术装置(含喷嘴)的特点。 本书可供从事各种燃烧和非燃烧装置的喷嘴研究、设计、生产、使用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机械、石化、化工、冶金、食品、农业、运输、航空航天等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和使用。
本书以导热油现行规定、规程、标准及实践试验为依据,以基本知识的形式介绍了导热油发展史、分类、特性、储存、防止危害及安全隐患;以试验的形式介绍了导热油的理化指标、外产品性能对比及混用研究;以实用的形式介绍了导热油报废指标的判断、防焦和清焦(洗)技术、延长导热油寿命的对策;本书还介绍了导热油地方标准、安全技术和监察规程等。本书可供从事导热油生产、应用、质量检测和导热油系统管理等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分为四篇:相关基础知识、太阳能热收集、太阳能热应用、太阳能热储存。“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太阳几何学、太阳辐射学和传热学基础。“太阳能热收集”介绍涂层材料、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聚光集热器和空气集热器。“太阳能热应用”阐述太阳能热水、采暖、制冷空调、游泳池加热、干燥、太阳灶、太阳房、温室、太阳池、海水淡化、工业加热、热发电和太阳炉。“太阳能热储存”涉及显热储存、潜热储存和化学反应热储存。
由生物质转化生产的液体生物燃料由于具有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液体生物燃料(生物燃油)也是我国今后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一个主要方向。 陆强、赵雪冰、郑宗明编著的《液体生物燃料技术与工程》系统阐述生物液体燃料的分类、发展历程和现状,围绕微生物代谢工程、生物反应器、液体燃料分离精制等,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系统介绍液体生物燃料的合成原理、调控机制和过程优化等。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质原料及特性;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特性及其生物转化的预处理;液体生物燃料的生化基础;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技术;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生物油的组成、性质、应用以及精制等。 《液体生物燃料技术与工程》可供生物质燃料行业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新型电池材料与技术》较全面系统阐述了多种新型电池的技术、材料与发展趋势,包括锂离子电池(含凝胶电解质与固态电解质等)、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铝-空气电池、太阳电池、双离子电池、纤维状电池及可降解电池等。同时,本书对电池表征技术进行专门介绍。全书内容前沿、知识丰富、浅显易懂。 本书适合电池领域相关科技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