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学会编著的《2018-2020核技术应用学科发展报告》由综合报告和研究试验堆、粒子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核探测与核电子技术、核仪器与仪表及其应用、核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核技术在社会安全领域的应用及大科学装置10个专题报告组成,展现了外核技术应用学科及产业的发展现状、动态和趋势;回顾、总结并科学地评价了我国核技术应用学科及产业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发展状况和趋势;在分析外核技术应用各领域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核技术应用学科及产业发展的建议。
《核动力装置热力分析》介绍了不同堆型核电厂采用的朗肯循环、布雷顿循环以及影响循环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定功率法、等效焓降法、循环函数法、凝汽法、矩阵法等热平衡分析方法,着重介绍了(火用)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火用)分析方法在压水堆核动力装置热力分析中的应用,并通过对压水堆核电厂热力系统的热平衡分析和炯分析,指出核电厂能量传输与转换过程中能量利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提出改善核电厂热力系统能量利用水平的方法和途径。《核动力装置热力分析》还简单介绍了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以及核电机组热经济性在线分析的方法。
《核燃料循环导论》:核燃料进入反应堆前的生产制备及在反应堆中燃烧后的后处理过程统称为核燃料循环。本书全面介绍了反应堆用核燃料循环各个环节的方法和工艺,内容涉及铀资源与铀矿冶、铀纯化转化、铀浓缩、燃料元件制造、反应堆运行及乏燃料后处理等,对核燃料安全也有所涉及。本书按照核燃料生产应用及乏燃料处理流程的先后顺序,对核燃料循环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有深度的阐述,帮助读者对核燃料循环的各个环节的方法、工艺及技术特点有整体的认识。本书可以作为核燃料循环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的入门教材,由于跟踪了外核燃料循环技术的进展,也可作为核燃料循环行业科研、生产、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针对核燃料循环学科的科普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