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着眼于原子弹试验的工作流程,从押运原子弹部件开始,到原子弹装配、上塔、保温、插雷管直至引爆成功的一系列具体操作。受访者大多数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然而,他们却是在这一长长链条各个环节上“操刀”的亲历者。该书是一本没有任何修饰的有关当事人的述说集,用他们自己的亲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感情来还原那一段历史。
《核反应堆安全演化简史》从核反应堆安全的起源与发展讲起,研究了核反应堆安全的困境与新生,并对21世纪的新挑战进行了梳理。《核反应堆安全演化简史》共包括原子里的秘密、核安全之滥觞、早期的核安全策略、狂飙突进中的争议、风险的度量和评价、三哩岛的遗产、切尔诺贝利的阴影、“9·11”的冲击、福岛后的改进和核安全认识论十个章节。 《核反应堆安全演化简史》资料丰富,用编年史的方式系统回顾了核反应堆安全的演变历程,深入考察了纵深防御、设计基准、质量保证、概率风险分析、安全目标、安全文化等一些基本概念和理念,对从事核能的同志,是一部很好的参考书,对社会公众,也是一部很好的科普读物。
曹欣荣主编的这本《核反应堆物理基础》从本科生的知识背景及学时安排出发,参考外同类教材,着重阐述反应堆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力求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结合工程实际,简要介绍常用的反应堆理论分析方法。《核反应堆物理基础》内容包括引言、反应堆中的核反应、中子扩散、慢化与反应堆临界理论、反应性的变化与控制、反应堆中子动力学、核反应堆物理数值计算方法、反应堆堆芯物理设计与燃料管理、反应堆物理启动试验等。
本书总结了我国核临界安全工作的现状,根据国际核临界安全的进展,结合我国工业具体情况,探索与论述核临界安全工作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 本书主要包括:核临界安全基础知识,临界安全实验及临界数据和次临界限值,临界安全标准与管理,核燃料循环中的临界安全控制,临界事故防范,核临界安全技术展望等。 本书可供核科技工业、核能应用等领域中从事核临界安全与核安全的科学技术、工程设计、生产、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核事业的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建设原子能工业,标志着新中国核工业正式创建。在我国核工业创建五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编辑、出版《辉煌历史》画册,很有纪念意义。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核工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可能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总规模,届时核电将作为中国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8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参观“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时强调:“实践证明,党中央出发展核事业的战略决策是十分正确的,我国核事业队伍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和创新能力的队伍”。胡锦涛同志也在今在8月30日在参观“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时指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无论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看,还是从保障国家安全看,
《压水型核反应堆水化学工况控制与水质监测》(作者张虎山、周李锋、刘慧杰、唐谋生)是核电站与船用核动力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本书简要介绍了海水与海洋环境及其腐蚀作用,重点讨论了压水反应堆的用水水质、水化学、水污染、水质标准、水质对核动力装置的影响及水化学工况控制和水质监测。为了配合压水反应堆核动力装置的用水,还介绍了纯水制备及海水淡化等内容。该书在编著中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因此,其内容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压水型核反应堆水化学工况控制与水质监测》适合压水反应堆核动力装置运行的水质管理人员、水化学控制人员、监测分析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核电站与舰船核动力装置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资料。
本书概述了核损害民事责任法律制度的由来与发展,介绍了核损害民事责任法律制度的特点,简要介绍了一些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核损害民事责任法、核责任保险等。
《X射线衍射技术及设备》介绍了晶体学和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现代衍射仪设备及实验技术,外厂家新近生产的衍射仪产品,以及常用X射线衍射方法等。编写时力求介绍外新的技术、方法、设备及其发展,也着眼于X射线衍射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推广、普及。 《X射线衍射技术及设备》除适合于X射线衍射技术应用工作者使用外,还适合于金属物理、金属学、材料、冶金、机械、地质、矿物、陶瓷、建材、化工、汽车、纺织、铁路、硅酸盐、环保、药物、耐火材料、高分子材料、考古、电子陶瓷等专业有关工程、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