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国内市场上常见的进口木材225 种,(其中有12 种木材属于红木),分别为东南亚地区118 种,非洲地区78 种,其他地区29 种,隶属于59 科176 属,根据其产地分为南洋地区、非洲地区和其他地区三部分,其中南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各地、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全书融实用性、科学性于一体,图文并茂,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并选配了大量的彩色实物图片,真实地展示了各种木材的树皮、心边材、弦切面或径切面以及宏观构造等识别特征,同时还介绍了进口树种的分布、地方名称、规范名称、不规范名称、木材构造特征、木材加工性能和主要用途等知识,为准确、快速鉴定树种和合理开发使用木材提供了依据。本书在2004年精装版的《进口木材原色图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此次的《进口木材原色图鉴》为平装版大32开(148×210)的开本,延续了
本书是一本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材。一共包含两大部分:*部分是对家具设计工具和西方家具历史演变过程和风格概况的详细概述;第二部分则是对具体生活空间家居设计分类讲解教授。本书分别从家具风格、设计流程、材料、细木工艺到涂料来讲解家具制作工程中的每个环节和具体的制作方法。另一个方面则根据室内不同功能空间介绍不同空间的家具,如餐厅、卧室、客厅、家庭办公室家具等。
《木工模型结构与制作解析 椅类》一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将一些 椅 类家具中用到的榫卯结合结构进行梳理整合,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榫卯结合方式和形态。通过对每件家具的介绍,以及榫卯结构、制作工具及其使用方式的解析,结合图纸与实物照片,让读者更全面清楚地了解中国传统家具的造型尺寸及生产工艺。 《木工模型结构与制作解析 椅类》一书兼备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可以用于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堂教学,可供文化艺术研究者、家具设计师和收藏家研究参考,也适合作为一般明式家具爱好者手工制作的蓝本。
本书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红木家具鉴赏与投资方面的知识,内容涵盖入门篇(红木家具与中式家具基础知识)、术语篇(传统家具结构术语、传统家具与红木家具名称术语、古旧家具收藏术语)、工艺篇(选料用料、表面处理、榫卯结构、木雕基本技法)、鉴定与投资篇(红木家具的鉴别、收藏与投资要点),以及红木家具的保养、投资与收藏禁忌等。本书会对广大读者掌握红木家具的投资收藏秘籍有所帮助。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助力读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 多的关键知识。本书既可作为广大红木家具和传统家具爱好者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的普及读物,也可作为在校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国家林业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编著的《木地板锁扣技术专利分析报告(2017)》共分10章:第1章,概述;第2章,发展趋势分析;第3章,关键技术分类分析;第4章,地域分析;第5章,申请人分析;第6章,发明人分析;第7章,重点企业专利分析;第8章,中国发明专利分析;第9章,重点专利分析及展示;第10章,结论与建议。本报告旨在通过介绍世界各国木地板锁扣技术专利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木地板锁扣技术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本报告资料系统、内容翔实,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可供林业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校的管理、科研和教学人员参考。
全书共两册40章,300万字,内容涉及木材工业中的基础、专业及综合技术等方方面面,由40余位长期从事该行业的专家分别编写。可作为从事木材工业技术的生产、教学、科研、管理和质检人员的工具性读物,也可当作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参考资料。 本手册为40章,内容涉及及木材工业中的基础、专业及综合技术等方方面面。在内容的把握上,除反映各作者在相关领域积累的科技成果及实践验外,还着重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相关文献、书籍;既考虑反映国际上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更着力于结合我国当前木材工业的水平及国情,力求充分体现衫的目的。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竹纤维即竹原纤维、竹浆纤维、竹炭纤维的制取,竹纤维的微观结构、物理性能、生化性能以及竹原纤维、竹浆纤维、竹炭纤维的纺纱、织造和染整加工。并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竹原纤维、竹浆纤维在苎麻纺工艺、棉纺工艺上纯纺纱、混纺纱的工艺实践以及竹原纤维纱线和竹浆纤维纱线的机织物、针织物的工艺实践,为纺织企业进行竹纤维产品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较成熟的工艺技术。 本书可供纺织材料和纺织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纺织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研发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分为两部分:文字篇和作法篇。 文字篇为口述方式,讲述了现代木工应该具备的一些传统家具认知,有些内容重复提及,但都是在佐证其构造心法。文字篇中有些插图主要是配合文字内容的,不是作为家具产品推广,涉及的一些经典家具图片,均作了技术处理或转换成了黑白图片,若有不慎之处,敬请谅解。 书中所列举的家具,其编排序列不同于以往类似的使用功能排列,特以家具结构作法特性进行编排,例如,束腰类的有凳、桌、椅、榻、床等,四面平类的有凳、桌、椅、柜、床等。这种编排方式便于说明制器作法的构造共同点。榫卯作法略要图卷中的说明性文字均以制图方式写在图中;有些未 讲透的则另写在图旁空白处,需对照阅读。另外,在榫卯作法图旁有对应的透视草图。 “中和圆通”一章中,大部分以传统经典器为例,另有一部分是笔者
本书是由北京林业大学承担的国家艺术□□2020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传统竹家具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 的成果作品集,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名学员的竹家具作品,以 竹元素 为创作主题,深入挖掘竹材的设计美、质感美、技术美、生态美等,展现了竹文化及竹家具传承基础上的设计实践探索,是对竹文化和传统竹家具继承和创新的有力促进和引导。本书适用于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学习参考,也可供竹文化爱好者阅读收藏。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宋画中的家具”,通过以《宋画全集》为中心的宋画文献库,构建宋代家具形制体系,论证宋画中家具体系与宋代家具体系、中国高型家具体系三者同构,以此去认识宋代家具及其历史地位,完善中 具的视觉与历史谱系。不同于考古学的研究方式,本文并非以实物形态为研究对象,而是用宋画中的家具图样构建宋代家具形制体系,强调对总体面貌的反映,观察形制特征、结体规律、分类体系、审美特征、文化内涵。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探索并认证宋代家具体系与中国高型家具体系的映照关联,由此还原其面貌和特征;并分析家具是如何直接参与和构建画中展现的生活美境,进而阐发其中蕴含的宋人生活美学情趣与思想,力图对宋代家具史和两宋美术史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木材商品大多以体积为单位计算价格,而材积的确定又因产品种类的差异和来源地的不同而方法各异,《实用木材材积计算手册》从原木和板材尺寸检量的基本概念入手,系统性地归纳了不同原木和板材的材积计算方法,并根据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提供了完整的木材材积表,是一本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业工具书。《实用木材材积计算手册》由我国著名专业大学编著,内容科学权威,可供木材加工贸易企业技术人员,木材商品质量检验人员和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人员使用。
近些年,我国木门产业快速发展,在制造工艺和加工装备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包括新材料的有效利用、产品结构的优化设计、环保胶黏剂和涂料的全面应用以及新型专用加工装备的大量使用。针对现代木门的制造工艺与专用加工装备领域的研究,是外木制品加工技术与装备领域研究的热点。《木门制造工艺与专用加工装备》共分8个章节,围绕木门的制造工艺与专用加工装备进行阐述,涵盖了木门的基本知识,典型木门制造工艺,门扇专用加工装备,门套专用加工装备,木门专用砂光装备,木门专用饰面装备,木门制造涂装废漆、废气、粉尘环保处理装备及木门内部结构特征专用检测装备与技术等内容,对木门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指导木门加工工艺和生产装备研发具有的参考价值。《木门制造工艺与专用加工装备》适合从事木门设
本书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工具——木作工具极其相关建筑技术的史的研究。从木料加工工序,即伐木、制材、平木、节点及细部制作等几个方面,利用考古发掘材料和古代文献资料,从古代冶金技术发展、语言文字及数理认识进步等多种角度和渠道,对我国传统(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后期)木作加工工具的发展及其配套使用情况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研究。重点对制材、平木工具,特别是框锯、平推刨的发明及发展进行了考证,并对木工的革命性工具的普及和建筑技术乃至建筑艺术等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的探讨。本书还对古代与木工相关的部分施工及校正工具诸如规、矩、准、绳等进行了整理、研究。以研究结果为依据,对古代建筑工具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本书适合建筑学专业师生、考古与文物工作者、文史工作者等参考。
本书的编写以“纸上工艺记录片”的形式,以图像、文字采访、画外评论的手法真实记载传统木工匠们的工作状态,凸显每一位工匠师傅自身独特的制造工艺,展现每一位工匠师傅按照自身使用习惯符合自身人体工学的与手掌契合度极高的定制工具,这些工具也是每一位工匠师傅历经一复一日的实践操作而不断加以改良、改进的优化结果,从这些工具可以看到师承关系一脉相传的中国传统木作技艺不断演进的缩影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