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激光点云的三维建模技术研究背景与意义、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简介与三维建模技术方法。其次详细阐述了连云港市海清寺内有代表性的文物,包括阿育王塔、万年宝鼎、关圣帝君、石赑屃、浮雕长廊的三维建模技术流程。然后比较详细说明了淮海工学院内有代表性的扫描物,包括欣园亭、实验楼、室内集中办公区的三维建模技术方法。最后简要阐述了石灰岩矿与地质灾害体的三维建模与应用技术方法。本书可供从事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的相关技术人员参考,同时亦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师与学生阅读。
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预警工作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影响文化遗产价值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监测分析,以便得出其发展变化趋势,从而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及真实性和完整性。本书从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京杭大运河的遗产特点出发,借鉴国际上世界遗产监测与管理的方法,分析京杭大运河遗产资源和遗产构成,指出遗产监测的必要性、复杂性和难点。然后,从本体、影响因素、管理行为三个方面介绍监测的指标和阈值,以及监测的部门与频率,特别介绍了指标体系研究确定的过程。在监测管理的流程及方法中,介绍了从大运河遗产特点出发建立的“两级平台、三级管理”监测体系,包括监测数据的获取、报送、处理及预警和处警方法,以及基于监测信息的风险评估流程和方法。接着分析空间信息技术在世界遗产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包括
本书在分析我国尾矿库的特征及其风险灾害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尾矿库溃坝灾害风险分析的理论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构建了其风险评价方法、分析步骤及评价手段,讨论了其风险等级的判定方法。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软件,综合评价了溃坝灾害的风险等级,为尾矿库选址、设计论证、风险评估、分级监督管理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技术,也为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监管、控制溃坝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与实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