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力图用现代水利科学技术的观点,以历史的眼光,简要介绍中国水利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讴歌中国古人如大禹、管仲、李冰、贾鲁、潘季驯、靳辅、陈潢等治水、用水、管水、理水的的不朽业绩,展现丰富多彩的水利文化。又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历史文献、考古发现、诗词典故、科学家故事等方面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水利成就,努力讲述中国古代水利科学家奋发有为的励志故事,凸显中华民族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勇敢勤劳、不畏困难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底蕴,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本书系统构建了计算河流动力学基本理论框架。 构建原则力求从理论上更严密、 准确性更高、 更具一般性的模型入手, 通过理论推导或经验假设得出一般性可能适度降低但计算效率更高、 应用可行性增加的模型。 全书共分 10 章。 前 4 章介绍了水沙两相流运动力学基础理论。 第 5 章至第 7 章系统介绍河流动力学数学模型的构建, 包括含沙水流运动、 河床冲淤、 河岸崩塌等数学模型构建及理论体系。 第 8 章至第 10 章分别介绍了一维、 二维和三维 (包括全三维和准三维) 河流动力学模型的具体应用。 本书可作为水利、 水电、 土木、 环境、 生态以及其他涉及河流动力的学科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有助于广大河流动力和河流生态环境研究人员提高对河流动力的认识, 从多相流体力学角度深入理解河流动力过程, 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具体假设对模
本书主要是在*版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学科发展和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修订而成。本书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章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全书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孔口管嘴和有压管流、明渠恒定流、堰流及闸孔出流、渗流。教材中重要知识点均有适当的例题帮助理解,每章后有小结,并有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本书是为港口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水力学”课程编写的教材,亦可作为其他相近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并可供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潘家铮全集》是我国著名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先生的作品总集,包括科技著作、科技论文、科幻小说、科普文章、散文、讲话、诗歌、书信等各类作品,共计 18卷,约 1200万字,是潘家铮先生一生的智慧结晶。他的科技著作和科技论文,科学严谨、求实创新、充满智慧,反映了我国水利水电行业不断进步的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他的文学著作,感情丰沛、语言生动、风趣幽默。他的科幻故事,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启人遐思;他的杂文和散文,思辨清晰、立意深邃、切中要害,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这些作品对研究我国水利水电行业技术进步历程,弘扬尊重科学、锐意创新、实事求是、勇于担责的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潘家铮全集》是国家 十二五 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潘家铮全集 第八卷 工程
本书以注册工程师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勘察设计技术标准为重点、紧密联系工程实践,不仅能帮助考生系统掌握的专业知识、勘察设计技术标准为重点,紧密联系工程实践,不仅能帮助考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正确运用设计规范、标准处理工程实际问题,而且可作为水利水电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勘察、设计、咨询、建设项目管理、专业技术管理的辅导读本和高等院校师生教学、学习的参考用书。
本书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已开展的BIM研究与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水利水电行业单位开展BIM实施工作的解决方案。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BIM技术概述、水利水电设计行业BIM技术发展情况、BIM实施的4个阶段、BIM在施工和运维阶段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BIM应用案例。
河口海岸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河口海岸水域的水流运动及泥沙输移是人类开发利用河口海岸各种自然资源、从事生产活动所面临的基础问题之一。《河口海岸数值模拟可视化编程》针对近年来编著者(罗小峰、王登婷)从事的若干河口海岸工程问题,对数值模拟可视化和集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应用,自主开发了一套更适用于大型河口和复杂海岸的数值模拟可视化系统。
本书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2015年课题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研究 与2016年课题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初期供水成本控制机制研究 的研究成果。南水北调工程对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南水北调工程进入由工程建设管理向运营管理全面转型开拓的关键期。新的供水格局不仅给受水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受水区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使地下水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改善提供了可能。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各级运行管理主体虽然在探索工程运行管理模式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也面仍着一系列挑战,维护成本高,还贷压力大、部分地区实缴水费远不能覆盖成本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研究制定合理的受水区地下水水资源费,形成压采地下水、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长效机制;迫切需要研究如何合理控
《流域环境变化下玛纳斯河融雪洪水的水文效应及其防洪风险不确定性问题研究》以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库控制流域为例,采用Pettit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水文要素序列变异与趋势特征,根据气候变化特征和土地利用的不同时相遥感资料,并结合水文物理机制,分析导致水文要素序列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在突变诊断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累积距平等方法对融雪洪水径流量和其气候影响因子进行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给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融雪洪水径流量的影响贡献程度。对融雪洪水特征序列进行非一致性检验,结合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资料综合判断分析导致融雪洪水特征序列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气候影响因子与融雪洪水特征序列进行相关分析,选择相关性强的气候影响因子序列作为融雪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