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向家坝800MW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和描述。全书内容主要包含了800MW机组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检修维护及运行管理上的典型经验,涉及水轮发电机组,相关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的运行管理等。
. 2020年11月,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至此,从1918年孙中山提出开发三峡设想,到2020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中华民族实现百年三峡梦想。三峡工程,是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举全国之力兴建的国家重大公共工程。它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功能目标和效益多元,战略地位重要,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三峡工程 一个标志、三个典范 高度评价。 为了让社会大众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三峡工程,本书从三峡工程的缘起、论证决策、建设历程、运行情况、综合效益、贡献成就、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深入总结了三峡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全面宣传展示了三峡工程巨大综合效益,推广了三峡经验。并且,本书是入选 2018年度中宣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绿色生产手册》以实用为原则、以新标准规范为依据组织编写,主要介绍了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与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实体、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与质量控制,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与合格验收、混凝土绿色生产等方面内容。《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绿色生产手册》结合多位编者实际工作经验与体会,结合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等工程实例的质量控制要求和经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混凝土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方法。为方便读者对部分标准的理解和提高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绿色生产手册》还增设了附录。《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绿色生产手册》力求以实用为原则,土建设计、施工、管理企业参考使用,尤其是预拌混凝土和预
t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背景下,选择具有典型性和复杂性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发改委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等文件要求,整体考察武夷山地区的自然保护地,确定应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用地范围,确定武夷山国家公园边界,并进行国家公园保护管理规划研究通过武夷山这一典型案例,本项目试图探索国家公园规划理论和技术方法这将有助于国家公园体制在全国范围的进一步推广 t
由艾英武同志担任主编的《水库安全管理员基础教程》根据水库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所的水利工程基本知识,从培训和学习的角度出发,精心编写本教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气象水文基础知识、水利工程识图、水利工程基础知识、防汛抗旱基础知识、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与维护、防洪与减灾、安全用电、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工作规程等。《水库安全管理员基础教程》可作为水库管理人员、水利基层干部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水库运行管理人员和广大水利工作者的工作用书,还可作为水利类专业院校学生的参考教材。
《水质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是水质基准系列书之一。《水质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汇编了大量资料和文献,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水质基准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二三十年来该领域的进展和成果,分别总结了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和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推导的理论和方法、健康风险评估和生物累积因子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水质基准相关参数推导的案例分析。《水质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内容包括水质基准的概念、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以及中外水质基准与环境标准的分析对比、水质基准的运用和实践。《水质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是对当前水质基准的理论和方法学的系统总结,涉及了很多有关水质基准理论与相关参数的基本概念,并对环境暴露、生物富集和风险评估等国际前沿学科均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反映了外水质基准与水质标准的
本书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和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办农水【2019】125号)文件精神,在总结全国开展大中型灌排泵站、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列举图表和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中型灌排泵站(灌区)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经济管理、供用水管理等方面内容所包含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及要求、工作流程、成果资料等。 本书内容全面、具体,程序步骤清晰,案例丰富,具有较强实用性、操作性,对各级水利部门和泵站、灌区管理单位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有较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本书共分为6章。章按土石坝发展的历史过程,阐述建设的基本经验,以便于吸取教训,推进现代技术的发展。第2~5章是静力分析部分。第2章是阐述土的应力应变基本概念以及抗剪强度理论与有效应力原理;其中指出了强度是应力应变关系上表征材料“failure”,意为“破坏”或“失效”的应力界限,但又不能都概括为“破坏”的概念。第3章阐述土石坝中渗透水流与渗透稳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还较详细地论证了水荷载与土体重的荷载转换,为第4章稳定分析计算土体重提供依据。第4章阐述现在供作评价土石坝稳定性主要手段的极限平衡稳定分析,列出了可参考允许安全系数与符合现代岩土力学安全系数定义的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条分法与无限长边坡法。第5章阐述应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土石坝的应力与变形以及用压缩曲线估算坝顶沉降的传统计算。第6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