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本特别的植物书:以植物园的布局作为结构,尽可能地收藏了各园馆最有价值的植物;以分类特征为图文要点,又优选限度地呈现了物种的生命之美。对常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读者,本书帮助你整理回忆,增加对植物的理解;对未能去的朋友,开卷即可开始一次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纸上卧游。本书蕨类植物采用PPGI分类系统,裸子植物采用多识裸子植物系统,被子植物采用APGIV分类系统。为方便熟悉《中国植物志》的读者查阅,本书将恩格勒被子植物分类系统(Englersystem)作为辅助系统,并加括号附于后以示区别。为了方便普通爱好者快速查阅,科下各属按照中文名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属下等级则按照拉丁字母顺序排列。本书为收录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区植物的彩色图鉴,全书收录155科695属1192种(含品种)有较高观赏
本书系统收集了我国各海区和河口鱼类48目313科1321属3711种,分类特征简洁明了,图文并茂,不仅对鱼类各目、科进行了分类特征描述,还对每种鱼的形态特征、习性、分布、经济价值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创新地用图解的方式进行描述,使读者可以更便捷地对鱼类进行识别鉴定。此外,本书对海峡两岸鱼类名称(括号中为台湾所用名称)予以对照统一,进一步促进了海峡两岸鱼类研究的交流互通。针对重量保护种类、濒危物种、毒害种等,本书均进行了论述。 本书不仅可作为具有较高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工具书,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提供鱼类学研究的科学依据,为渔政管理部门提供简便的鱼类鉴定方法;还可为社会大众和中小学生普及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科普宣传价值。本书的出版,对全面了解、合理开发、
《国家地理图解万物大百科》由美国国家地理权威出品,世界很好科普创作机构西班牙Sol90公司基于《大英百科全书》精心编撰内容,全套书共18册——《哺乳动物》《鱼类与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恐龙》《无脊椎动物》《植物、藻类和菌类》《鸟类》《火山与地震》《环境》《岩石与矿物》《天气与气候》《生态学》《能量与运动》《宇宙》《太空探索》《空间站》《遗传和演化》《人体1》《人体2》,内含10000多幅精美图片,并搭配简洁详实的注释说明,全方位解读了纷繁多彩的大千世界。套系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关键学科,包括动植物、人体、宇宙、地球、科技等,明确的分类利于学科学习。除了令人惊叹和着迷的图示图解,书中的每个主题都尽可能贴近生活,帮助小读者清晰地理解复杂的原理。通过本套书全面精彩的讲解,读者将会获得对科学自信而坚实
本书包括6章。章为绪论,主要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分类、组成和发展方向等进行概述。第2章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设计,讲述发动机总体设计任务与系统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发动机推进剂供应系统、主要参数选择、挤压式和泵压式系统设计计算以及发动机调节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对发动机系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第3章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设计,主要讲述推力室设计工作中所包括的型面设计、头部设计和身部热防护设计,并对一些典型发动机推力室的结构进行介绍。第4章为燃气发生器与小推力发动机推力室,在第3章内容的基础上,介绍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和小推力发动机推力室的结构特点和一些初步设计方法。第5章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设计,讲述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中涡轮与泵的结构特点与设计方法,包括涡
中国现代植物园经历了130多年的发展历程。百余年来,我国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几经曲折,始终致力于植物资源的收集保存、科学研究、发掘利用,为我国植物的迁地保护、基础植物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保障。21世纪我国植物园发展迈入新时代,面临新机遇和挑战。为明晰我国植物园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在国家策略中定位和作用、支撑我国植物学相关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2014~2017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开展了全国植物园调查,以期摸清我国植物园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功能,特别是植物迁地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研究进展。 本书梳理了我国植物园历史发展、分布现状与隶属关系,活植物收集与迁地保育及其主要特征,植物信息记录与迁地栽培管理现状,初步总结了我国植物园基于活植物收集的科学研究、植物评价利用、科普教育
本书总结了作者近十年的工作,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阐述,希望为想在此领域深入研究的技术人员提供帮助。全书共分为九章。章概要介绍空间碎片的在轨分布、危害、防护和减缓,并介绍航天器碰撞预警和机动规避涉及的主要问题;第二章介绍与空间目标轨道紧密相关的时问和坐标系统的基本定义,并给出各系统之问的转换关系;第三章在高精度轨道预报的基础上采用协方差分析描述函数法对初始状态误差进行推衍,研究误差传播情况;第四章研究基于协方差分析描述函数法的轨道改进算法,对稀疏点测量数据定轨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以两行轨道根数为代表分析轨道预报的解析模型,并对根数拟合和预报误差进行讨论;第六章分析空间目标的相对运动,介绍空间目标相对距离的特性,讨论了Hill方程在轨道预报误差分析中的应用;第七章介绍空间目标碰撞预警中
《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固定翼反潜巡逻飞机》是一部系统介绍岸基固定翼反潜飞机的发展、特点、使用和设计的著作。书中以岸基固定翼反潜巡逻飞机为研究对象,总结固定翼反潜巡逻飞机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分析固定翼反潜巡逻飞机的使用环境,探讨其使命任务、地位作用和使用特点,研究固定翼反潜巡逻飞机的综合运用和效能评估,阐述固定翼反潜巡逻飞机的顶层论证和总体设计,分析反潜任务系统设计及支援保障配套建设等问题,并就现代固定翼反潜巡逻飞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固定翼反潜巡逻飞机》可作为院校相关培训专业的参考书,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本篇在总结作者20多年从事飞机整机电磁兼容性能分析、工程设计、问题整改的经验和体会,从系统级电磁兼容理论、自顶向下电磁兼容量化设计方法和飞机整机电磁兼容量化设计实例等多个层面,介绍作者提出的系统级电磁兼容量化设计方法和研制过程电磁兼容质量控制技术,论述其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术措施,给出飞机整机电磁兼容论证、设计指标体系构架,详细讲解系统级电磁兼容量化设计中的三个核心技术--整机电磁兼容数字化飞机技术、电磁兼容行为级建模仿真技术、场路耦合协同分析法,给出全机电磁兼容性能控制体系。最后将结合飞机整机电磁兼容设计案例,介绍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软件平台BHEMCD和武器装备研制过程电磁兼容质量控制软件平台BHEMCQ。
本书是一本关于现代飞艇技术不可缺少的指南,由英国帝国理工的库利教授和布鲁内尔的吉勒特教授组织英国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多名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书中吸收了英国飞艇技术专家学者的知识。全书共分18章,章概括介绍全书内容,第2~8章涵盖了与飞艇相关的空气静力学、、稳定性和控制、推进、材料、结构等内容:第9~13章论述飞艇重量估计和控制、系统、地面操作和锚泊、驾驶、性能等内容:4~18章介绍改进、非传统设计、太阳能、用途和经济考虑事项、综合设计等内容。本书可供飞艇设计者、工程师、专业人员、学生和航空工程师以及飞艇爱好者参考。
先进复合材料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目前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每年召开越来越多的先进复合材料会议 表明,目前人们对先进复合材料发展非常关注和具有浓厚的兴趣。本书共分9章,从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纤 维、树脂基体、制造技术、力学性能、热环境特性和功能特性、界面及应用几方面,介绍了先进复合材料相关理论和 背景知识。 本书可供从事复合材料设计、制造、研究领域的人员学习和参考。
“影像方舟”项目创始于2005年,获联合国推荐,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本书作为影像方舟系列的全新力作,精选460余种奇特有趣的新动物,辅以生动形象的文字,适合5岁以上的读者阅读。书中用绝美肖像照的方式呈现这些物种真实的神态,展现出了这颗星球令人震撼不已的物种多样性和演化之神奇,如形似一泡鸟屎的树蛙,拥有伪装术的蜥蜴,五彩斑斓的魔花螳螂。这些动物来自全球各处的动物园或水族馆,照片优选地还原了动物的生动神态,文字记录了动物的濒危状况和生活习性,每一个动物就像是一个档案,具有特殊记录意义,具备难得一见的真实性、生动性、趣味性。
本书是中国潮间带螃蟹的分类图鉴。甲壳动物是节肢动物门内仅次于昆虫的第二大节肢动物类群,其大多种类生活于水体中。其中,螃蟹作为甲壳动物亚门中优选等的类群,形态各异,分布广泛。全世界已知蟹类近7000种,国内分布记载超过1200种。虽然很多蟹类生活在大洋之下,但仍有不少种类的螃蟹生活在人们易于接触到的潮间带,甚至陆地之上。本书收录了中国潮间带螃蟹300余种,参照近期新的分类系统,首次系统性的描述和归纳中国潮间带螃蟹,内容覆盖了潮间带螃蟹的形态学、生物学和分类学等知识,每种包括鉴别特征、颜色、生活习性、垂直分布、分布范围、易见度等。本书可供动物学、生态学、生物学相关知识的教师和学生,以及螃蟹爱好者、自然爱好者等人士在工作、学习和欣赏中借鉴与参考,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工具书和科普读物。
《先进航空钛合金材料与应用》由黄旭、朱知寿、王红红编著,概括了外航空钛合金发展的现状和水平,对航空钛合金进行了分类,重点叙述了我国航空结构用新型钛合金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了飞机结构用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损伤容限型钛合金和特种功能钛合金,航空发动机结构用中温高强度、600℃高温、650℃高温钛合金、阻燃钛合金和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以及铸造钛合金及其氢处理技术。本书还叙述了航空钛合金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包括型材制备、管材制备、环轧工艺、复材增强纤维制备和超细晶制备等技术。《先进航空钛合金材料与应用》主要供航空工业和科研设计部门从事材料研究、应用、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本书是一部讲述地球生命进化的原创科普图书,为2020年《生命进化史》三部曲的全新修订再版。本书在初版基础上增补十万余字,接轨前言科研科研成果,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演化脉络更加清晰,主流观点更为鲜明。本书共包含十五章内容,分为“从起源到登陆”“从陆地到天空”“从野性到文明”三大部分。“从起源到登陆”,从宇宙大爆炸产生多种生命诞生所需的元素开始,讲到肉鳍鱼上岸、拉开陆生脊椎生物进化的序幕为止,展现了地球生命从无到有、从海洋到陆地的进化历程;“从陆地到天空”,从两栖动物进化出爬行动物开始,讲到65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为止,展示了漫长时光里被恐龙占据的世界;“从野性到文明”着重讲述了从恐龙大灭绝、哺乳动物逐渐繁衍扩大开始,到智人遍布世界、建立人类文明的生命演化历程。本书以时间为线,紧扣生命进化
《福建植被志》由李振基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