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灾害社会工作【正版书籍,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张和清 等著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创建最早(2008年6月)、坚守时间最长(三年)的中山一香港理工映秀社工站在灾区所做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诠释。本书指出,根据灾后不同阶段的社会政治处境,灾害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应该从“紧急救助”转向“社区重建”。 “5.12"汶川大地震后,面对灾区民众“生计归零”的现实,社工的迫切使命应该是推动社区可持续生计(城乡合作等)和民众自助与互助,以践行社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理念。本书是部将行动研究与社工本土情境有机结合的著作,对外灾害社会工作,乃至中国社会王作专业的本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94.9 ¥320.9 折扣:3折
    • 火灾调查 刘义祥 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刘义祥 编 /2012-09-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火灾调查是消防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刘义祥主编的《火灾调查(高等教育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根据火灾调查的特点,系统介绍了火灾调查询问,火灾现场勘验,火灾痕迹物证,火灾调查分析,电气、放火、自燃、爆炸、汽车、森林等类型火灾的调查方法,以及火灾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等内容。《火灾调查(高等教育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主要作为高等院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及消防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材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参考书,也可供火灾调查等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 ¥6 ¥45.37 折扣:1.3折
    • 灾难探隐 向思鑫 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向思鑫 主编 /2009-07-01/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少年博览·细说探索故事丛书》之一。本书细致入微地讲述了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骇人听闻的大灾难,揭示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渺小和,配有大量插图,并对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社会、人文知识点进行延伸解说,抽丝剥茧,引人人胜,对开阔青少年读者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求知欲极有裨益。

    • ¥6 ¥29.37 折扣:2折
    • 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2010-08-01/ 北岳文艺出版社
    • 2009年7月11日至13日,由山西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清史研究所和山西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本次会议以“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为主题,旨在对灾荒与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总结防灾减灾的经验教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自海内外数十家科研部门的近4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提交论文30余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郝平、高建国主编的《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这部论文集,就是本次研讨会的一项成果。文集部分包括5篇文章。研究者们从各自学科立场出发,并不专注于历史时期的某一次重大灾害问题,而是基于对灾害史学科的整体关照,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颇具启发性。第二部分也包括5篇文章,研究者们

    • ¥54 ¥258.1 折扣:2.1折
    • 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模型与方法体系【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2012-07-01/ 科学出版社
    • 《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模型与方法体系》是有关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方面的专著,主要介绍利用模型模型库的思想开展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的理论探索与方法实践。专著所涉及的灾害类型包括洪涝、旱灾、雪灾、低温冷冻、地震、滑坡、泥石流、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和病虫害等10种。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通过灾情评估术语、灾情评估流程、灾情评估模型库和典型案例分析等步骤,给出完整的灾情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和灾情评估全过程。有关内容可为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提供直接借鉴,对其他灾害、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模型与方法体系》可供从事自然灾害、自然地理学、遥感应用等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参考,并可作为有关学校师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 ¥59 ¥268.1 折扣:2.2折
    • 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2014-04-01/ 地震出版社
    • 本书以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为核心,以提升基地化培训的规范化水平为目标,较为详尽的介绍了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课程设置要求、训练设施的建设、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及培训的考核与认证等方面的内容。比较系统地规范了地震应急救援基地化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既是对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也为开展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化培训提供了一部很好的参考。

    • ¥59.4 ¥268.9 折扣:2.2折
    • 中国夏季旱涝及环境场【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1999-12-01/ 气象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中国夏季雨型、主要地区雨季、ENSO事件的划分标准及各种大气物理量、各种指数的计算公式;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夏了降水(主要雨型)、重点地区雨季、东北夏季温度和热带风暴(台风)的气候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和下垫面背景;全面分析了亚洲季风、越赤道气流、准两年振荡、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压、南亚高压、印度低压、北半球极涡、西风带超长波、中纬度阴塞高压、欧亚西风带环流、东亚遥相关型、涛动、ENSO与海温、太阳活动等大气环流和大气外部物理因素的主要特征及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并根据大量历史资料,详细对比分析了1951-1996年历年上述各气候要素和物理因素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夏季主要雨型或重点地区旱涝形的一些主要原因。书中附有1-51-1996年历年夏季中国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北半球500hPa高度距平图及秋、冬、春、夏

    • ¥59.4 ¥268.9 折扣:2.2折
    • 历史灾害数据挖掘与建模【正版书籍,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胡明生 /2013-10-01/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自然灾害事件的形成和演化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无论是同一领域的灾害事件还是不同领域的灾害事件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互引发、干涉、转化等复杂关系,从而形成灾害事件的链式反应过程,因此对灾害形成和演化机理的研究应该从整体关联性出发,统一地揭示各种灾害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共性规律。历史灾害数据挖掘与建模重点研究各种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挖掘灾害事件演化过程中的共性,达到有效预测灾害的目的。历史灾害数据挖掘与建模融合了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物理等学科,探索利用复杂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及建模的思想,在历史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及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网络关键参数和抽象标准,建立复杂网络模型来研究历史灾害。《历史灾害数据挖掘与建模》共分7章,内容包括:绪论、历史自然灾害的复杂网

    • ¥27.3 ¥194.7 折扣:1.4折
    • 灾难来了,怎么办:城市防灾减灾自救互救【正版书籍,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桂莉 等主编 /2013-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灾难来了,怎么办?答案显然是镇静有序、忙而不乱地防灾减灾、自救互救,而不是手足无措,听天由命。那么,城市居民应如何镇静有序、忙而不乱地防灾减灾、自救互救?请翻阅《灾难来了怎么办(城市防灾减灾自救互救)》(作者桂莉、顾申、厉瑛、张静)。《灾难来了怎么办(城市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部分,共19种城市灾难,每种城市灾难都通过“事件回放、相关报道、事件解析、防护方案”4个小标题,概括介绍外知名的城市灾难事件,并给予客观分析。进而防灾减灾可行方案,可读性和实用性强,适合大众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防灾减灾培训的或辅导读本。

    • ¥105.5 ¥361.1 折扣:2.9折
    • 中国灾害通史【正版书籍,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2009-01-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主要介绍了我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各种自然灾害状况及与之相关的灾害思想和救灾措施。本卷共分六章。章导论,主要介绍了当前学术界有关秦汉灾害史的研究状况和本书的构想;第二章介绍了秦汉时期水、旱、蝗、震、疫、风、雹、寒、火等各种灾害时空分布状况及其防救措施;第三章介绍了秦汉时期灾害发生的总体特征及成因;第四章介绍了秦汉时期流行的几种灾害思想;第五章介绍了秦汉时期的灾害防救措施;第六章介绍了秦汉时期的救灾体制,包括相关政府机构及其运行、监督制度。本卷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秦汉时期灾害史料进行了重新分析、整理和统计,尤其是对灾害思想、救灾措施、救灾体制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相关研究人员有的参考价值。

    • ¥99 ¥348.1 折扣:2.8折
    • 灾害社会工作【正版书籍,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创建最早(2008年6月)、坚守时间最长(三年)的中山一香港理工映秀社工站在灾区所做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诠释。本书指出,根据灾后不同阶段的社会政治处境,灾害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应该从“紧急救助”转向“社区重建”。“5.12"汶川大地震后,面对灾区民众“生计归零”的现实,社工的迫切使命应该是推动社区可持续生计(城乡合作等)和民众自助与互助,以践行社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理念。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将行动研究与社工本土情境有机结合的著作,对国内外灾害社会工作,乃至中国社会王作专业的本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95.4 ¥340.9 折扣:2.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