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题为户外雷电灾害避险常识的科普宣传,通过画册的形式让公众了解掌握雷电基础常识、防雷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本书将设计追雷小分队、学生和老师等生活化人物形象,以文字、图片、漫画等多形式展开叙述,通过系列有趣故事、真实案例为读者带来通俗易懂的专业解读,主要内容包括介绍雷电的危害、户外易遭受雷击的地方、雷电的防护、雷击急救常识等。 本书共分为 雷电危害初识 防雷安全培训 亲历防雷避险 防雷成果分享 四大板块;书中每一小节以故事脚本展开,末尾将根据每章节具体内容补充专业科普解说。本书设计了追雷小分队、学生和老师等生活化人物形象,以文字、图片、漫画等多形式展开叙述,通过系列有趣故事、真实案例为读者带来通俗易懂的专业解读,是国内首s套面向公众的故事型雷电科普读物。融合了雷电研究中的闪
2019年中国地震局给防灾科技学院下达了 大地震防抗救成功案例研究及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指南编制 任务,学院随即成立了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成功案例研究和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指南编制项目组,项目组多次实地走访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板重灾区 北川羌族自治县,访谈交流近百人次,悉心编录了24个震时避险案例和11个自救互救案例,并根据当事人自述将案例原原本本展现出来,让读者切身体会和洞察每个案例中的求生秘诀。 《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案例及指南:基于汶川8.0级地震北川现场调查》编者从专业角度对每个案例进行点评,深入发掘案例精髓和指导价值,在案例分析基础上,分别对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进一步总结共性、提炼精华,形成经验启示录,以期在对基层地震工作者进行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时起到案例教学的作用,从而推动
自然灾害事件的形成和演化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无论是同一领域的灾害事件还是不同领域的灾害事件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互引发、干涉、转化等复杂关系,从而形成灾害事件的链式反应过程,因此对灾害形成和演化机理的研究应该从整体关联性出发,统一地揭示各种灾害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共性规律。 历史灾害数据挖掘与建模重点研究各种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挖掘灾害事件演化过程中的共性,达到有效预测灾害的目的。历史灾害数据挖掘与建模融合了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物理等学科,探索利用复杂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及建模的思想,在历史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及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网络关键参数和抽象标准,建立复杂网络模型来研究历史灾害。《历史灾害数据挖掘与建模》共分7章,内容包括:绪论、历史自然灾害的复
《科学素质》丛书涵盖了有助于提升科学素质的新科技热点知识,包括:科学发展,应该如何爱护自然、保护生态,达到环境与效益的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与资源有限,如何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实现宝贵资源的再生与利用;面对市场化的国际竞争,每个人需要掌握的市场经济知识,以及金融与投资的常识;电脑与网络的运作原理,信息时代的技能;“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宇宙航天的前沿科技成果;奥运竞技,科技比拼,2008北京奥运不容错过的高科技风景线;天灾无情人有情,了解防灾抗灾的相关知识,就能遇灾不慌,化险为夷…… 本书为该套丛书之一。
《灾害救援预防手册》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织权威专家编写的防灾救灾手册。本书主审王一镗教授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人道救援医学、急诊医学专家,创办了我国批急诊医学本科专业;主编刘晓华院长是国家医疗救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医院院长,曾亲自参加汶川地震灾区的抢险救援行动。 本书图文并茂地逐章介绍了火灾、地震、洪灾、泥石流、矿难等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预防、应急和救援措施,尤其系统讲解了如何制定应对灾害的紧急预案,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本书是各级党政干部防灾备灾不可或缺的决策性参考读物,可以作为社区、公司写字楼、学校等人群密集地区制定紧急疏散预案、进行防灾备灾的培训教材,同时也适合从事急诊医学、灾难医学的医务人员阅读。
《综合风险防范:中国综合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部分研究成果,丛书之一,重点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及其风险形势、风险管理体系、救助保障体系和救助保障技术体系,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评估和综合风险制图等技术体系,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编制与模拟、应急救助资源配置与调度、灾民转移安置和灾害风险转移分担决策支持技术,以及救助保障数据库、系统集成与运行机制。 本节可供灾害科学、风险管理、应急技术、防灾减灾、保险、牛态、能源、农业等领域的政府公务人员、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师生等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作者是一位理学(环境学)博士,近年来结合自己家乡(山西省)的地理,深刻考虑到中国北方地区近代历 多次发生的因干旱致灾的状况,尤其例举了明朝崇祯未年和清朝光绪初年北方地区发生的两次典型大的干旱事件,并相应细致地査核历史文献佐证和经过实地考察,研究提出了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预防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特大干旱的突发和做好及时救助、恢复生产自救等工作。本书追溯、复原历史事实,细致陈述了崇祯未年、光绪初年北方地区发生的两次典型特大干旱事件,论证了特大干旱造成的生态变化、社会影响,总结了当时人们实施的应灾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的地表环境,提出未来北方地区还会发生特大干旱,并针对未来特大干旱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将公众行为引导贯穿始终,各部分内容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全景式展示了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下公众的行为引导策略。 章,介绍了重大公共安全事件行为管理的概念、意义与现实需要、影响因素与相关政策,让读者全面理解行为引导在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从管理学与心理学视角出发,为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行为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第三、四、五章,对个体与群体在面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心理、行为与动机反应进行了充分的机制分析。此部分内容是读者理解、运用行为引导策略的基础,是对卷入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的社会公众普遍会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行为规律与潜在行为动机的客观阐述。 第六、七章,着重提出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行为引导的具体策略。其中第六章以重大公共安全
本书着眼于阪神淡路大地震后城市防灾学的新进展,城市防灾对策日新月异的技术和制度。根据城市防灾学的目标,本书在理论上共包含三个主题:灾害发生前,为降低灾害发生时城市所受损失的预备措施;灾害发生时,为防止损失扩大化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以及灾后受灾城市的重建和复兴。本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城市灾害和城市防灾学等基础理论、防灾城市规划的历史和法制、城市防灾对策的目标和评价;以及地震和城市火灾、群体避难论、防灾信息系统、地区防灾力等理论专题;重建与复兴、国际防灾合作和实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