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污染防治技术与控制工程及其发展趋势。全书分为3篇,共12章。篇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内容包括水质与水体自净、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以及水处理工程系统与最终处置。第二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内容包括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颗粒污染物控制、气态污染物控制以及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第三篇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及其他污染防治技术,内容包括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以及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振动和光污染的防治技术。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工等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分析了我国颗粒物组分及污染行为,结合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求,系统总结了我国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理论与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全书共分7章: 主要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及化学特性、大气颗粒物的采集与分析、大气颗粒物物化特性及时空分布、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重污染时期大气颗粒物污染特性解析、大气颗粒物污染分类防治对策。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气环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师及科研人员,环境保护部门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从目前土壤污染生物修复的需求出发,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土壤污染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作用机制,涵盖了环境科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可以作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介绍了离散系统动力学演变过程颗粒群平衡模拟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围绕颗粒群平衡模拟的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即动力学事件(包括颗粒碰撞、凝并、破碎、冷凝/蒸发、成核、沉积等)的核模型、颗粒群平衡方程的数值方法和颗粒群平衡模拟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介绍,特别是有限惯性颗粒湍流碰撞核、零维颗粒群平衡模拟的多重Monte Carlo算法和事件驱动常体积法、多维颗粒群平衡模拟的多重Monte Carlo算法、颗粒群平衡模拟用于自然环境气溶胶和燃煤可吸入颗粒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作者的研究成果。 本书可供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数学、物理、核科学、大气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从事颗粒群平衡模拟的相关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考。
在中国南方,沿着长江两岸,西起云南,东至江苏,浙江,包括南部的江西、湖南,北部的湖北、安徽等地被称为“扬子地台”的广大区域分布了出露极好的晚前寒武纪地层。这些地层层序连续,岩石基本没有变质,并何存了丰富的生物化石。通过两代人十数年的工作,在晚前寒武纪陡山沱期的岩层中发现了以多细胞生物化石为主的“瓮安生物群”、“庙河生物群”和“蓝田植物群”。瓮安生物群发现于贵州省瓮安县境内,它是以微体化石的形式立体保存于陡山沱组磷块岩中,该生物群包含了众多底栖和浮游的真核生物类型;该化石生物群是地球早期真核生物多细胞化、组织分化、两性分化和形态多样性的见证,展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埃迪卡拉生物群出现以前温暖浅海中早期动物辐射前夕的多细胞生命景观,是地球早期生命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