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近期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近30年来该领域全球和作者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详细讨论了该领域的许多前沿问题和挑战及其解决方案,并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应用成功实例。 本书由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诸自强教授等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无刷交、直流驱动控制;单三相、双三相、开绕组电机;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无位置传感器方法,包括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观测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及模型预测控制;非凸极电机的磁链法和反电动势法,以及凸极电机的有效磁链法和扩展反电动势法;在不同坐标参考系下,根据电流或电压响应的脉振与旋转高频正弦和方波信号注入方法,以及注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选择;基于检测反电动势波形过零
《新概念模拟电路(上) 晶体管、运放和负反馈》 本系列图书共分3册:《新概念模拟电路(上)——晶体管、运放和负反馈》《新概念模拟电路(中)——频率特性和滤波器》《新概念模拟电路(下)——信号处理和源电路》。《新概念模拟电路》系列图书在读者具备电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模拟电路应用为目标,详细讲解了基本放大电路、滤波器、信号处理电路、信号源和电源电路等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分析、应用设计举例和大量的仿真实例。本系列图书大致可分为6个部分:第1部分介绍晶体管放大的基本原理,并对典型晶体管电路进行细致分析;第2部分为晶体管提高内容;第3部分以运放和负反馈为主线,介绍大量以运放为核心的常用电路;第4部分为运放电路的频率特性和滤波器,包括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第5部分为信号处理电路;第6部分为源电路,包
《沉默的羔羊四部曲》是悬疑小说大师托马斯·哈里斯的代表之作,包括《沉默的羔羊》《红龙》《汉尼拔》和《少年汉尼拔》。《少年汉尼拔》拉开了四部曲的故事序幕:出身于立陶宛贵族家庭的汉尼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还只是一个孩子,战争让他失去了父母、老师和朋友,他和妹妹米莎相依为命,然而令人恐怖的遭遇才刚刚开始……《红龙》的故事发生在汉尼拔被特工威尔抓住之后。美满的家庭连续遭到恶魔的摧残,下一个月圆之夜的凶案眼看着就要降临,特工威尔却找不出追捕凶手的线索。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他只好向曾经差点让他丧命的食人魔汉尼拔求助。《沉默的羔羊》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接连有女性被杀害并剥皮,联邦调查局的实习生史达琳被派往食人魔汉尼拔所在的精神病院,她希望能从汉尼拔口中找到抓捕凶手的重要线索,而汉尼拔也
本书是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本书是从35~500kV送电线路设计、线路勘测、建设预算的实际应用出发编著的。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内容有高压送电线路设计内容、程序和计算机软件简介;送电线路绝缘、防雷、接地、静电感应、无线电干扰;电线力学;绝缘子串及金具;对通信线路的影响保护;杆塔和基础;选线及定位;大跨越设计;线路勘测;建设预算和设计使用资料等。为了便于掌握和使用,书中著述了简要的设计、勘测、预算的理论;列供了各专业线路设计、线路勘测、建设预算的内容、方法、要求及有关参考例题;提出了计算公式、图表曲线,计算机程序软件介绍及框图,设计、勘测图纸,编制建设预算及设计使用资料等。本书可供从事高压送电线路的设计、勘测、预算和施工、运行部门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人员使用和参考。
《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作者在半导体封装领域拥有40多年的研发和制造经验。《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共分为11章,重点介绍了先进封装,系统级封装,扇入型晶圆级/板级芯片尺寸封装,扇出型晶圆级/板级封装,2D、2.1D和2.3D IC集成,2.5D IC集成,3D IC集成和3D IC封装,混合键合,芯粒异质集成,低损耗介电材料和先进封装未来趋势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让读者快速学会解决先进封装问题的方法。 《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PSCAD V5为基础,详细讲解了PSCAD软件的主要设置和基本操作,对主元件库元件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了自定义元件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仿真数据导出、调用外部C语言、Fortran语言源代码程序、与MATLAB 接口、多重运行、并行与高性能计算等高级功能及其应用,对EMTDC特性也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热点,给出了应用PSCAD开展新能源发电、高压直流输电及电能质量及电力电子技术仿真等领域研究的仿真实例,方便读者加深对该软件应用的理解。本书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合广大初学者,也可以作为电力科研人员的参考工具书,还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电力相关专业的教材或社会培训机构的指导用书。
《中国电力工业史》记述了从1882年中国电力工业发端至2019年中国电力工业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经验教训。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脉络,《中国电力工业史》共设七卷,分别是《综合卷》《火力发电卷》《水力发电卷》《核能发电卷》《可再生能源发电卷》《电网与输变电卷》《配电与用电卷》。 各卷均包括前言、凡例、绪论、正文、大事记、附录。各卷一般为四编,其时段分别是:首编为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情况,即1882-1949年,反映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二编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即1949-1978年,重点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电力工业艰苦奋斗的历程;第三编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之初,即1978-2002年,这是电力工业进行体制改革促进发展的关键时期;第四编是进入新世纪后,即2002-2019年,是电力工业走向市场化改革并取
本书客观、全面、系统地记录了2022 2023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进程,是一本关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蓝皮书。全书内容包括摘要、理论进展篇、基础建设篇、应用进展篇、地方建设篇、企业推进篇、科研创新篇、发展政策篇、专家视点篇、大事记篇,共十部分四十六章。本书得到了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支撑服务 项目(项目编号:17240178)的支持,凝聚了众多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领导、专家与科研人员的智慧和见解,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聚焦韧性电网领域前沿成果和实践应用,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韧性电网概述,介绍韧性电网的发展背景、现状、概念定义和关键特征;第二部分为韧性电网关键技术,围绕韧性电网六个关键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并展望技术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是韧性电网建设实践,总结和梳理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建设韧性电网的实践和经验,为韧性电网建设落地提供有益参考。 本书可为电力从业者以及高等院校师生提供研究和建设参考。
车辆动力学是整车研发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不仅影响到整车的操纵性和安全性,而且对于整车的用户体验和综合产品力也有着显著影响。即便是在汽车产业掀起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代表的“新四化”变革的当下,车辆动力学研究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分布式驱动、滑板底盘以及智能驾驶等前沿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书从大量实践应用出发,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整车动力学开发的理论知识,并提供了实践指导。第1章介绍了车辆动力学简史及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了车辆动力学性能和整车集成;第3章和第4章系统介绍了车辆动力学与悬架系统设计要素及轮胎动力学的关系;第5章到第7章分别从车辆动力学的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车辆稳定性及其控制、车辆操纵性和转向系统的开发以及行驶平顺性与相关车辆系统的关系;最后在第8章结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以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为契机,根据继电保护专业的发展情况和继电保护从业人员的培训需求,结合继电保护工作现场实际,精心编写了本书。本书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二次回路、整定计算、规程反措、智能站、安全自动装置、发电机保护、新技术等继电保护专业知识,对高频纵联保护等传统落后的继电保护知识不予考查,对智能站以及柔性直流输电等继电保护新技术进行考查解析,同时纳入了继电保护专业近期新的规程反措要求。
本书以车规级芯片及汽车电子零部件的可靠性为背景,提出了广义车规级的概念。本书具体介绍了汽车电子可靠性理论、电子元器件的车规级认证、车规级与功能安全标准的关系及区别、电子模块的车规级标准及测试方法、电子模块车载应用的特殊要求,以及汽车电子模块如何通过严谨的设计、严苛的测试、高要求的项目维护来满足整车15年全生命周期内的高可靠性要求。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子委员会(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AEC)标准如何对车规级电子元器件进行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管理,同时给出了一种对电子零部件进行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管理的工程实践方法,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生产及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维护。本书还介绍了一些设计分析方法、测试流程、变更评估流程以及相关案例,以帮助读者进行工程实践。本书还展望了中国汽车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伯施曼于1906年从北京出发,历经四年时间、先后游历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行程数万公里,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考察,留下了8000多张照片、2500多张草图、2000多张拓片和1000多页测绘记录。回国以后,他根据这次考察所获的资料,连续出版了多部论述中国建筑的专著。 伯施曼留下的这些带有详细数据的照片、拓片及临摹的图画,成为很多文物古迹少见甚至是专享的原始资料,为研究它们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为文物古迹修复、古城复建等工作提供了珍贵的参考数据。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与林徽因等人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都深受伯施曼的影响。 《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是首次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建筑进行全方面记录的专业论著。本书的出版,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华东院”)是国内早进行抽水蓄能电站研究的设计院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华东地区进行了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选点和相关项目的勘测设计研究工作,几十年来,华东院的足迹遍及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福建、江西、河南、重庆等,先后设计建成了天荒坪、桐柏、泰安、宜兴、宝泉等抽水蓄能电站,目前在建的电站有响水涧、仙游、洪屏、仙居、绩溪等抽水蓄能工程,已建、在建装机规模达到12900MW。已经完成和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包括浙江天荒坪二、江苏句容、福建厦门、福建永泰、安徽金寨等十余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规模约23600MW。 几十年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使华东院在抽水蓄能电站的勘察设计、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涵盖了抽水蓄能电站的站址选择、枢纽总体布置、各功能性建
本手册是一部表面工程技术的综合性工具书。其主要内容包括表面工程技术概述、表面预处理技术、化学转化膜技术、电镀技术、化学镀和热浸镀技术、涂料及涂装技术、热喷涂及堆焊技术、热处理表面工程技术、气相沉积技术、其他表面工程技术,共10篇53章。本手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表面工程技术的方法种类、应用特点、工艺规范、基本设备、检验手段、污染控制等方面内容,层次结构合理,图表丰富齐全,查阅快捷方便,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本书是最早论述中国建筑的著作之一,初版于1928年,共收录照片750张,文字说明10余万字。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采用“图版+解说”的方式,系统介绍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意义的建筑,包括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宫殿建筑和民居等,描绘出一幅中国建筑文化的全景图。本书照片以伊东忠太五次中国考察和关野贞三次中国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为主体,大多拍摄于1918年之前。一百多年过去了,照片中的很多建筑已经消失不见,本书为后人留下了极具研究价值的少量史料。
本书是系统全面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技术的专著。内容涵盖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重点突出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技术特点,总结归纳该领域的工程技术和新发展,着重介绍近三十年来采用的新设计和施工技术,既有理论,又有工程实践。第二版修编,重点补充了2008年以来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近期新工程实践,增补了近十多年来该领域工程技术的新发展、新理念与新认识。 本书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勘测设计、建设管理、科研、施工、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供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胸部影像诊断学:原著第3版》重磅回归!它不仅是胸部影像领域知识的集大成者,全面涵盖各类疾病的影像特征;还紧跟医学前沿,融入全新研究成果与技术。无论是初涉该领域的医学生,还是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都能从书中汲取宝贵经验,是当之无愧的胸部影像诊断推荐宝典。
本书是根据广大电工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22章,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知识和电工基本计算、电气工程图常用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电工识图基础、常用电工材料、电工工具及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子元器件与常用电子电路、低压电器、高压电器、变压器、交流电动机、直流电机与特种电机、常用小型发电设备、常用电动机控制电路、变配电工程图的识读、低压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室内配线工程与常用照明电路、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机床控制电路的使用与维修、电梯、蓄电池与不间断供电电源、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本书既有理论又含实践,具有标准新、内容全、简明实用的特点。为便于读者使用,本书配有大量的短视频和微课,可供工矿企业电工,从事电气设计、制造、维修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及其他专业相关人员使用。
为提高电气二次专业施工图标准化水平,统一各地区二次回路差异,提升工程设计质效,根据目前110kV变电站技术规范要求,编写了本书。 本书共14章,分别是总的部分和各主要设备的二次回路标准化设计,对二次系统施工图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对设备材料清册、光/电缆清册进行了统计。 本书可供电力系统各规划设计单位以及从事电力建设工程管理、施工、设备制造、运维检修等人员使用。
本书是一本以“人居环境艺术”为视角的中国古建筑艺术普及类书籍,分为两章。第一章共七个部分,介绍了不同派系的古建筑,包括京派、晋派、苏派、徽派、闽派、川派和其他派系,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中国悠久以及丰富的古建资源。第二章共五个部分,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包括永恒智慧(道)、形制样式(形)、建筑功能(器)、材料工艺(材)和装饰艺术(艺)。本书不仅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更突破传统宏观讲解建筑的专业壁垒,着重以图景教学的思路,直观地普及建筑的美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新能源发电事故隐患重点排查手册》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变流系统、传动变速系统、发电机系统、风轮系统、机舱及塔架系统、偏航系统、通信系统、制动系统、风机基础,以及太阳能发电机组光伏组件、汇流箱、基础与支架、光伏区接地系统的典型故障及其解决方案。 本书立足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典型故障溯源及其解决方案、设备潜在故障排查和运行调整策略;通过大量的案例帮助解决实际运维过程中的技术、管理疑难问题;探讨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手段实现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发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和预测性运维。 本书主要面向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希望通过实战案例,帮助技术人员找到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通过流程梳理,帮助管理人员合理调配资源,快速抓住重点与难点。 本书可供风力发电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风电场、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生物质发电、储能、综合能源发电6种常见的新能源发电厂厂址选择与总图运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主要内容是结合新能源发电项目的自身特点,根据风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的评估与分析结果,提出做好宏观选址、微观选址、交通运输及总平面布置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也包括了生物质发电厂的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交通运输、管线综合布置、厂区绿化等多项工作内容。 本书突出实用性,较全面地介绍了总图运输专业在新能源发电厂厂址选择与总图运输设计中最常用、最需要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要领,同时还附有新能源发电厂厂址选择、总体规划、各个功能分区的模块及总平面布置、坚向布置、管线综合布置、绿化规划等工程设计实例。本书汇总了大量的常用数据、公式和图表,供
本书共分为4大部分11章115节。全书结合新能源发电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高阶函数、智能表和透视表、高阶图表、VBA自动化控制等功能应用。其中,包含的典型案例有“风机编号识别为日期问题”“快速查找风电场限电电量年累计出错位置”“风能资源区划分类别”“条件格式突出显示异常发电量”“巧妙设置生产绩效考核数值上下限”“风电场运维积分多角度统计”“求风机理论发电量”“通过数组函数实现故障停机记录筛选”“通过智能表创建故障分析模型”“通过透视表创建故障分析模型”“风功率曲线拟合及绘图”“区域发电量预测”等。 本书适用于新能源发电企业员工,由浅入深,通过短时间培训学习入门,帮助新能源发电企业员工快速掌握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统一使用软件为国家能源集团版WPS2019及以上版本(含VBA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