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现货】从农业1.0到农业4.0 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 温铁军,唐正花,刘亚慧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籍 探索生态化与农业可持
    •   ( 145 条评论 )
    • 温铁军等 /2021-11-01/ 东方
    • 本书为温铁军教授带领福建农林大学团队的又一科研成果。 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和农业困局,农业困境和人类文明的出路在哪里?答案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产业化农业向农业可持续回归。 本书首先论述了人类农业文明受地理气候自然等约束而具有先天的差异性及其演化,阐述了农业的本质以及农业与生态的密切关系。进而有了农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农业1.0对应殖民地大农场,中国因受资源禀赋硬约束,难以效仿其走规模化农业道路。农业2.0对应设施化农业、工厂化农业,近年来面临高亏损和严重的环境负外部性。农业3.0对应三产化农业,因其与形态各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资源相结合而呈现出多元化。农业4.0意即社会化生态农业。通过互联网等工具,将农业多功能性所内含的教育文化、历史传承等非经济功能彰显出来,带动农村经

    • ¥32.23 ¥68 折扣:4.7折
    • 生态农业优质高产"四位一体"种植技术手册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梁鸣早 /2022-02-01/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我国的化学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生态方面的问题,如土壤环境变差,农产品的品质不能很好的保证,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优质高产“四位一体”种植技术,符合生态农业基本的科学原理,并具有一定的实操性和指导性。编写这个手册可以为我国农业从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提供可以借鉴的有效方法。该手册提出的“四位一体”技术前提是在不使用转基因材料、高浓度等比例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地膜等有害物资的前提下,使用环境友好的投入品,在底肥和种肥中施用优质安全的物料、矿物质和有益微生物相结合的材料,在作物生长期用胁迫加营养(叶面肥或随水滴灌全溶液体肥)的方法,不断地开启植物的次生代谢并正常运转,让种植用户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土壤的性质变得越来越好,明显改善

    • ¥49 ¥98 折扣:5折
    • 北京自然观察手册 昆虫
    •   ( 65 条评论 )
    • 计云 /2022-02-01/ 北京
    • 北京的大都市风貌固然令人流连忘返,然而北京地区的大自然也一样充满魅力。“北京自然观察手册”丛书是一套致力于向读者多方面展现北京大自然奥秘的科普丛书,涵盖花鸟鱼虫、动物植物、矿物和岩石以及云和天气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北京大自然的“小百科”。 其中《昆虫》分册,主要包括昆虫观察指导和北京昆虫两部分内容。昆虫观察指导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何观察北京昆虫、北京昆虫观察成就评级等内容。北京昆虫部分精选了“ 熟悉的”“ 看的”“ 北京的”“ 明星的”“ 有说头的”267种昆虫,包括别名、拉丁学名、分类归属、形态特征,还有精准的寻虫指南和有趣的昆虫发现小史。 作者将自己独特的寻虫经历融入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北京传奇昆虫和一些新纪录、新成果。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户外看看吧,你会发现 多关于昆虫的小秘

    • ¥36.96 ¥88 折扣:4.2折
    • 二十四节气话种菜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曹 华 /2019-01-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本书结合作者50年蔬菜生产经验,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对每个节气的气候要点和设施、露地不同蔬菜田间状态和农事活动作了详细叙述,图文并茂,直观明了,让种菜也能赏心悦目。书后附7个种菜推荐附录,内容涵盖番茄栽培历、蔬菜疑难问题解答、二十四节气种菜农谚、常用农药安全间隔期、绿色食品允许农药清单等。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部分延伸知识。

    • ¥31 ¥69 折扣:4.5折
    • 北京自然观察手册 树木
    •   ( 77 条评论 )
    • 王辰//吴昌宇 /2022-04-01/ 北京
    • 北京的大都市风貌固然令人流连忘返,然而北京地区的大自然也一样充满魅力。“北京自然观察手册”丛书是一套致力于向读者多方面展现北京大自然奥秘的科普丛书,涵盖花鸟鱼虫、动物植物、矿物和岩石以及云和天气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北京大自然的“小百科”。 其中《树木》分册,主要包括树木观察指导、北京树木和索引三部分内容。树木观察指导部分主要介绍了去哪里看树木,怎样观察、记录、识别树木,观察树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北京古树。北京树木部分介绍了135种北京树木的分类类群、形态特征、实用观察信息等详细内容,还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树木观察点和命名故事。索引部分主要包括中文名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 作者将人文历史与植物相结合,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命名,精准的观察要点,还有作者亲自实践总结出来的“实用观察信息

    • ¥36.96 ¥88 折扣:4.2折
    •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
    •   ( 91 条评论 )
    • 李振声 等口述,温谨访问整理 /2012-12-01/ 湖南教育出版社
    • 自1984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徘徊不前,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心。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1988.~1993年,在国务院国家土地开发建设基金管理领导小组(后改名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黄淮海地区各省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黄开办)具体组织,由中央和地方农业院校大量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线,与广大衣民群众一起,以中低产田(盐碱地、沙荒地、涝洼地)治理为突破口,全面运用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农业人生产运动。前后两期(每3年一期),历时6年,将我国的粮食产量从8000亿斤提高到9000亿斤,在增产的1000亿斤粮食中黄淮海地区贡献了504.8亿斤,为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保持供需平衡和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件值得记录、传承和激励后人

    • ¥39.8 ¥75 折扣:5.3折
    • 大田智能灌溉系统研究与实践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刘勇,王运圣 /2022-05-01/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先概述了灌溉技术分类和农业物联网大田灌溉应用,再分6个章节系统详细分析研究大田智能灌溉相关的灌溉阀门控制技术、灌溉节点通信与组网、灌溉节点能量供给系统、灌溉相关传感器、灌溉泵房智能控制、灌溉系统云平台建设等内容。第三章、灌溉阀门控制技术包括灌溉阀门的分类、嵌入式阀门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电路、阀门运行工况监测、阀门行程控制和阀门控制接口:近场与远程,第四章、灌溉节点通信与组网包括大田灌溉系统通信方式选择、LoRa通信技术和通信节点组网,第五章、灌溉节点能量供给系统包括灌溉节点的电池供电、太阳能供电系统、风能供电和灌溉节点低功耗设计,第六章、灌溉相关传感器包括、水位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相关传感器等,第七章、灌溉泵房智能控制包括泵房控制的目的、泵房控制系统架构和水泵负载均衡控

    • ¥49 ¥98 折扣:5折
    • 天津内陆水域贝类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2023-11-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本书由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组织编写,收录了作者团队多年收集、研究的天津市内陆贝类资源。书中详细介绍了天津市内陆贝类的学名、曾用名、同物异名、分类特征、地理分布、模式种产地、生物学特性、繁殖习性以及应用价值等信息,并配有手绘模式图或者实物图,展示贝类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分类学特征,图文并茂、信息全面,是一部详细技术天津内陆贝类资源的学术专著。本书可供水产养殖、渔业资源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亦可作为地方水生生物资源参考资料。

    • ¥33.7 ¥75 折扣:4.5折
    • 二十四节气话种菜
    •   ( 11 条评论 )
    • 编者:曹华 /2019-01-01/ 中国农业
    • 本书结合作者50余年蔬菜生产一线经验,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针对每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对该节气种菜需要做的各项农事工作的关键技术作了具体讲解。图文并茂,直观明了。书后附7个种菜 附录,内容涵盖番茄栽培历、蔬菜生产疑难解答、二十四节气农谚、农药安全问隔期、绿色食品允许农药清单等。

    • ¥33.8 ¥69 折扣:4.9折
    • 学茶入门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刘勤晋,周才琼,叶国盛 /2023-02-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格物致知,一叶入魂。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在给人类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带来美的享受、文化的熏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是全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健康饮品。本书从茶的起源与植物形态、茶叶加工与茶叶分类、茶叶审评与品质管理、茶叶贮存理论与实践、茶的品饮与鉴赏、茶的保健作用、茶史与民族茶俗、解码神秘“茶马古道”、神州一叶香寰宇等自然科学和人类学民俗学多个维度,用通俗语言文字普及茶的知识、宣传茶的科学、介绍识茶及品饮技巧,将数十年从事的茶史研究、制茶科研和品饮文化的特色茶学知识与宝贵经验体悟介绍给读者,以促进中华茶科学与茶文化普及与提高。 “杰出中华茶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有名茶学家刘勤晋先生,送给所有年轻人的茶学入门读物。

    • ¥44.1 ¥98 折扣:4.5折
    • 东鲁王氏农书译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   ( 6 条评论 )
    • [元]王 祯 撰 缪启愉 缪桂龙 译注 /2023-08-01/ 上海古籍
    • 本书为我国元代农学集大成者。此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农桑通诀》是关于农作物的种植收贮、果木栽培、禽畜饲养等论述;《百谷谱》是对五谷杂粮等各种具体作物栽培的介绍;《农器图谱》对我国传统农具、水利器具、养蚕缫丝织造器具等的使用和制作,以图绘加文字予以详尽介绍。此次整理,不仅对原书进行了校勘,对各种术语、名词作了科学的注释、客观的评价,而且用白话作了今译,从而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这部在中国科学史、乃至世界科学 有重要地位的农学著作。

    • ¥44.46 ¥89 折扣:5折
    • 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精)/东方经济文库
    •   ( 6 条评论 )
    • (美)富兰克林·H.金|责编:袁园|译者:程存旺//石嫣 /2016-12-01/ 东方
    • 这本百年前描述中国农民管理土壤以增进肥力的书籍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 》,这本书的作者也成为 那个时代的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先驱。然而,书中描写的许多传统农业耕作技术已经被依靠化肥、农药的现代农耕技术所取代。当前,化学农业的弊端逐渐显现,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中国人民改造化学农业的热情,并将积累了几千年的丰富、 的农耕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 加有效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

    • ¥33.97 ¥68 折扣:5折
    • 熟茶 一片茶叶的蝶变与升华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63 条评论 )
    • 编者:罗洪波|责编:李顺 陈慧 /2020-12-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这本书,汇集了普洱茶界各方人士的智慧、经验和观点。在这本书里,几乎涵盖了你所关注的熟茶的方方面面。专业而不失生动,丰富而不失条理,深度而不失趣味。 如果你是一位熟茶的消费者,关于熟茶的历史、人物、故事、冲泡品饮、收藏品鉴的知识,不仅是你很好的佐茶“茶点”,还会让你喝懂熟茶,少交学费。如果你是一位制茶师,这本书可以带你走进熟茶发酵工艺的微观世界,看看神奇的微生物是如何驯服了那生性凛冽的云南大叶种。如果你是一位经营者,这本书可以让你看到行业的动态、市场的走向、消费的需求…… 如果你还没有迈入普洱茶的大门,那你更需要这本书,带给正能量的指引。

    • ¥49 ¥98 折扣:5折
    • 倦圃莳植记/中国历代园艺典籍整理丛书
    •   ( 0 条评论 )
    • (清)曹溶|责编:胡思思|总主编:程杰//化振红|译者:卢晓辉//王英 /2022-01-01/ 湖北科技
    • \"《倦圃莳植记》三卷,附总论两卷,清初曹溶撰。此书为作者晚年所作,笔墨所及,以自家园圃中所植花卉、竹树、菜蔬为主,兼及种植之法,融合文史趣闻,偶涉他方品物。本书正文三卷,上卷和中卷记载花卉,下卷记竹树、瓜果、茶蔬、诸菜,四类。三卷之后附总论两卷,讨论园圃的营建、盆景的制作等。本书既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又富鲜活的生活气息。作者文心巧妙,体例设置极为清晰,采用大分类和小标题的方法,记园圃诸植,有条不紊。前三卷侧重结合文史,渊博儒雅;后两卷关注日用之法,简洁朴素。两部分内容各有侧重,作者达观幽默的生活态度一以贯之。正所谓开卷有益,尚友古人,好书又何曾辜负过读者之心呢?\"

    • ¥38.72 ¥88 折扣:4.4折
    • 白茶科学 技术与市场 叶乃兴 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叶乃兴 著 /2010-07-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白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主产于福建福鼎市、政和县、建阳市、松溪县,台湾等地也有少量生产。白茶原料采自特定的茶树品种,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形成白茶外表满披白毫,汤色浅黄明亮,滋味鲜醇、清甜爽口的独特品质特征,内含丰富的茶氨酸、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功能成分,受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欧美等国的消费者青睐,被视为珍品,是福建省传统的特种外销茶。白茶性味寒凉,是民间常用的降火凉药,具有消暑生津,退热降火、解毒的功效。而近20年来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茶在具有与其

    • ¥38.29 ¥88.58 折扣:4.3折
    • 海珍品绿色养殖新技术--海马鲍海参
    •   ( 1 条评论 )
    • 编者:张东//柯才焕//孙慧玲|责编:林珠英//黄向阳 /2020-06-01/ 中国农业
    • 鉴于近年来我国在海马、鲍、海参的生物学、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为了 好地推动海马、鲍、海参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我们将海马、鲍、海参养殖研究和生产取得的新进展加以整理充实,编写了此书。本书内容丰富,相关基础理论扎实,技术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供沿海地区广大水产养殖者、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以及有关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的三个编写团队是我国相关领域的 团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张东研究员团队自21世纪初以来,致力于海马人工繁养的基础研究和生产研究,在科研和生产 线积累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本书汇集了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团队10年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其他团队在海马领域的 科技成果和养殖经验。

    • ¥32.64 ¥68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