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浙江茶叶气象 娄伟平,孙科 著 气象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娄伟平,孙科 著 /2013-12-01/ 气象出版社
    • 《浙江茶叶气象》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分析春季茶叶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分茶树品种的茶叶经济产出模型;二是从茶叶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着手,提出了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方案;三是针对春季霜冻已成为浙江省茶叶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分品种的春季茶叶霜冻灾损评估方法和霜冻风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茶叶霜冻农业保险产品和茶树品种搭配方案;四是分析了茶叶冬季低温冻害、春季霜冻、高温、干旱等茶叶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探讨了茶叶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浙江茶叶气象》可供茶学、农业气象学科技工作者及茶叶管理、生产部门参考。

    • ¥25 ¥57.37 折扣:4.4折
    • 你问我答:鸡腿菇生产技术问答 张春萌 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张春萌 编 /2015-1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你问我答:鸡腿菇生产技术问答》共分两章,章对鸡腿菇的生物概念和市场概念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解答。在第二章栽培中,相对详细地将作者多年来接受咨询的问题进行了划分和归类,如基本问题、菌种问题、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共有三百多个问题。 本书适合一线生产者作为床头书或口袋书使用,亦可作为科研、教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 ¥28 ¥63.37 折扣:4.4折
    • 板栗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 鲁周民 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鲁周民 编 /2015-05-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板栗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结合作者鲁周民多年来的科研与实践经验,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科研人员近年来在板栗方面选育的新品种、高效栽培管理以及采收贮藏技术。全书共分5章,一章介绍了板栗的起源和外生产现状;第2章按我国板栗分布区,根据新品种选育情况分八个部分介绍了板栗新品种99个;第3章从板栗的嫁接改造、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以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板栗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第4章介绍了板栗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在栽培过程中影响其成分变化的因素;第5章介绍了板栗的采收和保鲜贮藏技术。书中阐述以应用技术和具体实践操作为主,适合用做生产线技术人员和职业农民培训教材,也可用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 ¥12 ¥45 折扣:2.7折
    • 春种秋收 孙润祥 江苏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孙润祥 /2014-01-01/ 江苏大学出版社
    • 孙润祥著的《春种秋收(唐诗中的三农景况)》以唐诗中反映“三农”景况的诗篇作为对象,分别加以梳理,先分析关系到农业发展的诸种自然和社会条件,再反映农村的劳动和社会景象,最后探求农民的劳动、胜过和心理状况。本书稿知识点丰富,内容详实,具体史料价值。

    • ¥11 ¥45.37 折扣:2.4折
    • 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17 条评论 )
    • 龙文军 等 /2022-01-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本书取名为《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就是因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必须找到文化振兴的抓手,要让文化振兴落到实处,让基层干部群众可抓可学,而不是泛泛而谈目的和意义。全书主体内容分为12章,其中第一章到第三章,从理论上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现实解释。第四章到第十章,分析文化振兴在山东、浙江等地的实践,以及农耕文化、淡水渔文化、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等的保护和传承路径。第十一章,强调要凝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第十二章,从研究的视角提出乡风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 ¥26.1 ¥58 折扣:4.5折
    • 小麦绿色生产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刘素花李振李志丽 /2023-03-01/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小麦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粮食之一,提升广大农民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水平,将科学性、规范性贯穿于小麦生产的各个环节,对促进优质小麦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结合近年来小麦绿色生产关键技术近期新科研成果,从小麦生物学特性、小麦种子选择与处理、小麦整地播种、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小麦气象灾害应对技术、小麦收获与贮藏等生产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语言通俗易懂,技术科学优选,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小麦绿色种植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朋友参考学习。

    • ¥19 ¥38 折扣:5折
    • 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创新:农事三车
    •   ( 1 条评论 )
    • 史晓雷 /2020-11-16/ 湖南科技
    • 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还有哪些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背后,有哪些科学原理和历史故事?本书带你不仅关注自然科学,还研究科学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如果你想了解 多有趣的知识点,可以跟随古代的科学家一起做指南针实验,有趣又新奇。

    • ¥20.8 ¥40 折扣:5.2折
    • 生物多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王 胤 /2020-08-01/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生物多肽作为一类植物生长激活剂,在植物表面施用后可以激活植物生长潜能,调节植物新陈代谢,增强植物吸收水肥能力,促进植株花芽分化,改善作物果实品质,提高作物对旱、涝、盐碱等逆境的抵抗能力,诱导植物对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等病害的抵抗能力。生物多肽作为新型微生物蛋白植保产品,对环境友好,无农药残留问题,可用于农产品生产,在农业领域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 ¥29.5 ¥59 折扣:5折
    • 五谷丰登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21-12-01/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在悠久的农业发展目前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限于篇幅,本书选取水稻栽培、粟作、大豆栽培、分行栽培四项中国农业历史记录具代表性的成就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我们希望通过阅读这本小书,读者朋友们对我国古代农业成就有所了解,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了解传统农学成就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 ¥29 ¥58 折扣:5折
    • 元宝枫油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编者:李三原,责编:何鹏,梁翔云,张璠 /2020-05-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14年元宝枫被国务院列入重点发展的油料树种,渭城兴森源生物科技和扶风宝枫园林用低温冷榨法生产出元宝枫油;2019年国家列入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元宝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此元宝枫进入研究利用的新时期。 元宝枫油是正在引起人们重视的中国国宝,元宝枫油的发现给人们提供了维护脑神经通路健康、延缓机体衰老过程的可能。盼通过这本小书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好油脂,关注中国元宝枫油。

    • ¥22.5 ¥45 折扣:5折
    • 古今农业漫谈 林正同 编
    •   ( 1 条评论 )
    • 林正同 编 /2012-10-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穿的衣服、喝的牛奶、吃的面包、居住的房屋等无不与农业密切相关,农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为人们创造出日臻美好的生活。但是,在当今社会,不少人忽视了农业的重要性,对农业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衣食的来源都不甚明白。作为农业科普工作者,有必要向公众传播农业科普知识,回答衣食的由来。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作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和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和副食品,为轻工业部门提供原料。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麻类并掌握丝绸纺织技术的国家。起源于中国的作物品种有粟、黍、稻、大

    • ¥12.6 ¥28 折扣:4.5折
    • 林下仿野生天麻实用栽培技术
    •   ( 1 条评论 )
    • 编者:彭明俊//陈建洪|责编:赵敏 /2021-09-01/ 云南科技
    • 天麻产业发展不仅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是推进云南省扶贫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中药材支柱产业。 本书总结了我国诸多天麻科研工作者长期从事天麻栽培技术研究的经验,结合作者在通海开展近自然林下天麻培育的实践,较系统翔实地介绍了天麻栽培中各环节的知识和技术问题,希望对天麻生产者及一线科技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 ¥10.41 ¥18 折扣:5.8折
    • 跨文化中国农学(精)/跨文化研究丛书
    •   ( 8 条评论 )
    • (英)白馥兰|总主编:(法)金丝燕//董晓萍|译者:董晓萍... /2018-01-01/ 中国大百科
    • 白馥兰著的《跨文化中国农学(精)/跨文化研究丛书》要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农业科学知识及其木版平面插图是怎样流传的?这种知识被反复物质化之后,在成为具体的人工物被投入使用之后,又是怎样被证明可以成功的?本书拟揭示这一过程的历史形态,并指出其中的许多农业新知识是怎样在解决危机中诞生的, 简要讨论中国的农业科学知识在物质化的实践活动中,在一种包容多元文化要素的体系中,所形成的超时空的阐释框架,正是这种框架稳定和发展了中国的农业科学。

    • ¥11.18 ¥26 折扣:4.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