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突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新转折,新问题,构建了生态植保的理论技术与实践体系。本书综合植物保护工作的有关内容和相关二级学科的新进展,将提炼的内容的组合,分别形成理论、技术与实践体系,各部分内容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性整体性结构,便于学习和应用。系统介绍了生态植保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生态植保与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需求,生态植保的科学基础、植物保护知识与技术,基础生态植保的实践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大农业、农学、园林、植保专业的科技推广和大学生学习之用,也可供管理人员参考之用。
优质农作物产品的生产不赖于优良农作物品种的选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改善及栽培技术的革新。创造可使作物的品种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的资源环境条件,是农业生产不懈追求的目标。养分管理是农作物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提高作物产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在保障生态安全、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作物生产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片面追求高产和忽视养分管理技术改进,已导致了一系列与养分管理有关的农作物品质问题,这也进一步说明开展养分管理与农作物品质关系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要。
该书按照国际除草剂抗性行动委员会的除草剂作用机理分类,提出了不同作物田除草剂的轮换使用方案,以此推动农药使用人员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生产中采用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轮换使用、混合使用,达到延缓杂草抗药性发展的目的。本书的出版将对基层农技人员、农药零售商和农药使用人员科学使用除草剂起到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做好科学、安全用药,确保农业增产增收作出贡献。
为了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农药质量,促进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保证农药标准的及时贯彻和施行,将有关农药标准汇编成册并尽快出版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农药标准汇编 2006》除保留《化学工业标准汇编 农药》第二版仍有效的标准外,叉增收截至2005年底批准发布的有关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农药中间体、农药产品标准,分通用方法卷、产品卷。本书为通用方法卷,共收集标准69项,其中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33项。
《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主要内容从中国茶树生态系统到茶树害虫诱导茶树产生的直接抗性与间接抗性,再到化学生态学原理要茶园害虫生态治理中的应用,对茶园害虫的绿色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内容包括:医学起源、马王堆出土医籍、今本《黄帝内经》-《素问》与《灵枢》,针灸疗法等13章。
为指导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我们将GB/T8321.1~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七)国家标准按统一编排格式合订成册,以供各级植保和农技人员等有关部门方便使用。 本手册汇总了国家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七)的内容,共183种农药(有效成分),涉及20余种作物,近400项科学、合理使用标准。每项标准均经过了两年两点残留试验,根据取得的大量残留数据而制定的。在每项标准中,对每一种农药(剂型)防治每一种作物的病虫草害规定施药量(浓度)、施药次数、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残留参照值以及施药注意事项等。按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施药,能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提高农产品质量,避免发生药害和人畜中毒事故。降低施药成本,防止或延缓抗性产生,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收获的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不超过规定的标
《植原体病理学》结合外对植原体病害研究的进展,进行系统归纳,分门别类,按植原体病害的病原学、病生理、病原检测、病害防治等各大方面尽量系统地介绍,另外,由于柑橘黄龙病的病原有别于植原体,因而,柑橘黄龙病在本书作为独立章节介绍。
四川省农业生态环境复杂,杂草种类繁多,农作物受草害减产可能超过10%。 传统农业生产使用深耕细作、轮作换茬、利用荫蔽、淹水控制、防止杂草种子入田等方法防除田间杂草,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往往除草不及时,造成农作物受草害减产,甚至因草荒毁产。现代农业生产使用化学除草方法能将杂草消灭在萌芽或初生阶段,比人工或机械除草的效果好,又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在传统农业生产的情况下,使用化学除草有助于劳动力的调剂,开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化学除草改进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及棉花的传统耕作、栽培方法,节省田间管理用工,增加产量: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程中,必须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施
本书收录了苹果、梨树、桃树、葡萄、板栗、枣树、柿树、石榴、柑橘、荔枝、龙眼、枇杷、香蕉、草莓主要的病虫害321种,其中病害193种,虫害128种。病害介绍的内容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危害程度、发生分布、典型症状、致病病原、病害循环、发生规律、防治措施;虫害介绍的内容包括中文名、英文名、拉丁学名、分类地位、寄主、危害程度、发生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典型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