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阐述了云南省水稻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种传病害的类型、检测技术及保健处理技术。全书分为5章, 章介绍了水稻种传病害、检测技术和保健处理技术的基础概念。第二章详细阐述了云南省水稻生产中由真菌、细菌引起的种传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以及病原物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理小种等内容,同时对种子储藏期间的病害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章从取样方法及种传真菌、细菌、病毒三大病原物的检测技术入手,综述了经典种传病害检测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挑选了水稻重要种传病害的典型案例进行检测技术的详细说明,并简要介绍了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代化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同时结合编者团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云南省水稻种传病害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第四章阐述了水稻种传病害的防治策略,从植物检疫、抗病育种应用、化学防治三
禾本科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禾本科谷物产量和品质的持续提高是育种工作者长期的目标。本书作者参考了国内外各种资料,对禾本科各类作物和禾本科草类异花授粉繁殖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其中的异花授粉类型进行了研究与
《西瓜、甜瓜病虫害及其防治》介绍了西瓜、甜瓜主要病害的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主要虫害的为害证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同时对生理性病害的为害症状和由于农药和肥料施用不当所引起的“伤害”症状进行介绍;并对西瓜、甜瓜发生的次要病、虫害通过列表形式进行介绍等。
本书紧密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需要,针对蔬菜生产上可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包括不断出现的新病虫害,不仅提供了可靠的传统防治方法,也挖掘了不少新的、现代的防治方法。本书图文并茂,介绍了15种十字花科蔬菜、10种根菜类蔬菜,265种病虫害,图文结合,不仅有宏观的症状特写照片、病原生物各期照片,还有病原菌显微照片、图片等,便于准确识别病虫害,做到有效防治。本书在文字上按不同地域,分析了病因、病原的生活史与生活习性、为害症状与特点、分布与寄主、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给出了行之有效的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方法,科学、实用、通俗,可作为各地家庭农场、蔬菜基地、农家书屋、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参考书,指导现代蔬菜生产。
本书是一本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野生牧草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的著作。书中完成158种野生牧草(含两种毒草)适口性及生物学特征介绍、样品及图片采集,完成156种野生牧草概略养分分析、营养成分聚类分析,完成120
何运转、谢晓亮、刘廷辉、贾海民、叩根来主编的《中草药主要病虫害原色图谱(精)/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河北省丛书》选取了河北省常见的35种大宗药用植物,并以之为童,每章先介绍该植物的分类、主要种植区域和病虫害种类,然后对其主要病害和害虫进行详细描述。病害部分按病害症状、病原物、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四部分内容编写;害虫部分按形态特征、寄主范围、为害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治要点五部分内容编写;本书共介绍了35种药用植物主要病虫害212种,其中病害106种,害虫106种。每毒药用植物形态特征、病害症状及田间发病特点、害虫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等均附有彩图,图文并重,实用性强。本书对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鉴别、防治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为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广大药农提供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中药材植保
《病虫害对马铃薯生长机理影响的研究》重点阐述了马铃薯感染胞囊线虫生理反应机理及马铃薯与胞囊线虫相互影响和作用,介绍了模拟胞囊线虫影响马铃薯生长的模型及管理方法;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的成因,列举了马铃薯晚疫病模拟模型。本译著还介绍了马铃薯黄萎病菌的生命周期和生态学原理,描述了黄萎病菌动态模型建立过程。本著作列举基于作物生长的传染病模型预测种薯单产及病毒感染影响的相关研究及预定模型与虫害管理软件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是集作者数十年实践经验及观察记录的资料编写而成的。该书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园林植物常见虫害,园林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保护利用等几个主要方面,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危害以及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并以图文对照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危害园林植物的常见病害229种、常见虫害304种,以及天敌昆虫34种,共附1500多幅原色和生态彩色图片,涉及园林植物近700种。本书为园林绿化工作技术人员的重要工具书,资料翔实,技术可靠,实用性强,图文并茂。特别在防治方法上,力求生态、经济、环保,尽量采用栽培技术管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在化学防治中,多选用新型、高效、经济、安全的农药。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多种检索和索引,为读者提供
本书介绍了科学施肥的基础知识,各种化肥的性质、使用方法及在主要农作物上的施用。
本书以文字说明与原色图谱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介绍了龙眼、荔枝的15种病害和53种虫害。对各种病虫害都以诊断和防治为重点,具体阐述了病原病因、诊断要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选配病虫危害和害虫形态原色图172幅,有助于读者准确进行田间诊断和迅速做出防治对策。本书适合广大果农、植保技术人员、果品贮运营销人员学习使用,亦可供农业院校、农科院所相关专业的师生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共分10章,前几章分别阐述了我国茶树昆虫区系分布、来源、发生和种群演替,茶园生物群落、天敌资源及其对茶树害虫的自然控制,茶树害虫生态防治与无公害茶叶生产,若干主产茶区的有关专家对本地区茶树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专门论述;后半部以较大篇幅介绍了茶树芽叶咀食性害虫、茶树吸汁性害虫、茶树枝干与茶籽钻蛀性害虫、地下害虫等100余种茶树害虫的分布、危害和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预测、生态控制与无公害防治。书中绘制了一批彩色与黑白图版,供形象识别;编篡了较为完整的“中国茶树有害昆虫名录”“中国茶树害虫天敌名录”“中国茶树害虫相关文献资料”,供大家参考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