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予元主编的《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中第3版)(精)》集成了21世纪以来中国植物保护科技发展成果,反映了当今中国植物保护科技事业发展的概貌,展示了中国植物保护科技发展策略与方向。尤其突出在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与可持续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使本书的内容更为全面、系统、丰富。
全书分两篇。第一章至第五章为总论,介绍真菌学的研究历史、真菌在生物中的界级地位、真菌分类系、植物病原真菌鉴定等基础知识。第六章至第十七章为各论,分别介绍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的形态特征、分类体系,重点描述了与农业植物病害关系密切的“属”和“种”及其分类检索。该书可供植物病理学工作者、植保专业师生以及植保科技工作者阅读与参考。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第2版)》做了如下五点主要修订:一是增加了保鲜剂章节,对主要的果蔬、花卉保鲜剂进行了介绍。二是对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剂型及其农药登记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更新和更加详细的介绍。三是增加了呋苯硫脲、硅丰环、菊胺酯三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和二甲戊灵植物生长抑制剂的知识介绍。四是对某些植物调节剂的应用量和应用方法根据研究进行了修正。五是对作物应用调节剂技术中的植物分类进行了重新划分。
现在我国从上到下建立了上万所植物医院,几乎完全代替了植物保护服务体系。把植保站改成植物医院,姑且不论其业务内容是否有本质上的改变,名称的改变却体现了对植物保护认识的转变--要像医生保护病人那样去保护植物,植物需要植物医生。但是有"植物医学"这一学科体系,知之者却不多。 既然植物保护学科就是保护植物的,提出植物医学似乎是"多此一举",有"哗众取宠"之嫌。确实有人这样说。尽管现在不会再有人认为植物是没有生命的死物,但把植物看成是没有知觉的生物的人却不在少数,医生把无感知的人称为"植物人"就是证明。现代植物生理学恰恰证明了植物不但能感受各种信号,还有类似动物神经功能的信息传递系统,有类似动物内分泌系统的植物激素,有类似动物免疫功能的各类免疫物质。所以一位美国科学家把植物说成是"很慢的动物"(very sl
由郭琼霞编著的《重要检疫性杂草鉴定化感与风 险研究》根据重要检疫性杂草的形态、危害机理、入 侵风险等特点,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保护 公约》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采用形态学、细胞 学、解剖学、电镜扫描、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系统研 究了高粱属、菟丝子属、一枝黄花属、黑麦草属、豚 草属、燕麦属等重要检疫性杂草及其近似种的植株、 花、果实(种子)等鉴别特征,明确了重要检疫性杂草 属种的形态、微形态、细胞组织结构和超微特征与异 同,比较描述了近似种之间的特征差异,建立了重要 检疫性杂草的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 ;根据入侵植物有害生物的危害机理和特点。开展了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资源竞争、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 化感活性成分提取与鉴定、生理生化特性等化感作用 研究及假臭草、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是在总结我国蔬菜病虫害防治研究和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加工浓缩后编撰而成的。精选了各地最主要的、常见的病虫害,重点介绍了蔬菜发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规律、防治措施以及蔬菜害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书中展示了病虫害生态照片近2千幅,共包括了千余种病虫害。蔬菜种类涵盖了瓜类、茄果类、豆荚类、十字花科、绿叶类、葱蒜类、块茎类、草莓以及食用菌等九大类。图文并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所用农药(单剂、混剂)均按2012年农药管理信息汇编修订,并且在我国已取得农药登记、市场有售。删除了已停产、停用、限制应用范围的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及其混剂:删去了老品种和应用范围较窄的农药品种、农药混剂。农药
辽阔的草原对我国的生态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相当大面积的草原,正不同程度的遭受着多种害虫的危害。因此,鉴定和识别害虫的种类对于开展草原害虫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包括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各论部分记述我国常见的草原害虫共5目28科117种,其中包括直翅目7科48种、缨翅目1科2种、半翅目6科14种、鞘翅目9科360种、鳞翅目5科17种,并提供目、科、种检索表。 本书可供从事昆虫学教学和研究、植物保护以及草原保护工作者参考。
本书不仅重点介绍了中国南方33种主要园林树木的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证、生态习性和园林应用价值,还介绍了南方园林树木14种(类)主要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病特点,以及112种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同时,介绍了各类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本书图文并茂,有许多珍贵的园林树木病虫害的生态照片,源于编者长期实践拍摄,实在难得,今公之于世,以飨读者。
李宝聚编著的《蔬菜病害诊断手记》主要介绍蔬 菜真菌、细菌、病毒性病害,一些主要蔬菜近年大发 生、大流行的热点病害,疑难疑似病害的 实用显微科学诊断方法与技术,突破了蔬菜传统的田 间经验诊断方法,并做到经验与显微技术的有机结合 ,从 而保证了蔬菜病害诊断的科学性、及时性,对症用药 的准确性。全书内容突出了技术的指导性、经验性、 实用 性,为出版。
本书是在《植物医生手册》(1994年版)的基础上,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卓敏组织我国农业植保领域的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编写而成的。介绍了粮食作物品种以及棉花、油料、蔬菜、果、茶、桑、烟、糖、麻等作物,加大了蔬菜、果、经济作物的比重,就其当前主要发生的病害和虫害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重新修订化学防治方法,删去了高毒、长残留农药,新的高效、安全的替代农药品种。其中病害主要介绍了症状、病原、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虫害则主要介绍了为害状、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实用性强。另外,还系统地介绍了主要杂草和鼠害的发生特点、识别方法和具体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