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十二章,前面四章作为总论,先后介绍了棚室蔬菜栽培设施的类型、结构和性能以及我国设施蔬菜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展望;工厂化穴盘育苗;棚室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控技术;棚室蔬菜无公害生产新技术。后续八章作为各论,先后介绍了棚室白菜类、甘蓝类、根菜类与薯芋类、绿叶蔬菜类、葱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等8类32种蔬菜的特征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品种选择;栽培关键技术;采收、贮藏、保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并通过大量图片直观地反映所介绍的内容,对于关键操作技术有二维码视频展现。本书适合广大菜农、基层单位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张艳芳、徐玉秀编*的《樱花栽培养护手册(彩 图版)(精)》以章节形式编排,涉及樱花内容较为丰 富,图文并茂,力求通俗易懂。全书共9章内容:第 一章樱花概述,第二章樱花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樱花分类与品种,第四章樱花栽培,第五章 樱花繁殖,第六章樱花土壤与施肥,第七章樱花整形 与修剪,第八章樱花病虫害及防治,第九章樱花欣赏 与应用。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第3版)》包括水稻病虫害、麦类病虫害、玉米病虫害、薯类病虫害、高粱及其他旱粮作物病虫害、棉花病虫害、大豆病虫害、油菜病虫害、花生及其他油料作物病虫害等9个单元。着重介绍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症状、病原、病害循环、流行规律、防治技术,害虫的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技术,农田杂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除技术,农牧区鼠害的形态特征、分布与危害、生活习性、防治技术,以及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茶树、储粮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并附部分重要病虫害调查及测报技术规范、彩色图片及病、虫、草、鼠等学名索引。是一部兼具科学性、先进性、专业性与实用性的植物保护领域百科巨著。
由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荔枝研究中心”发起编纂的这本《荔枝学》历经数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得以面世。 本书内容涵盖荔枝栽培历史、产业现状、品种资源、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发育生物学、栽培生理与技术、采后贮藏与加工,供读者阅读学习。
粟建光、戴志刚主编的《中国麻类作物种质资源 及其主要性状(精)》的出版将为广大麻类科技工作者 提供一幅黄麻、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和青麻等种 质资源分布、类型、主要性状信息以及*新研究进展 的全景图,为麻类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和高效共享利用 提供参考依据。鉴于麻类种质资源数量、鉴定项目较 多且方法复杂,有些性状,特别是部分数量性状仅是 一年鉴定的结果,请利用者多加斟酌,以获得所期望 的目标性状。
曹尚银、房经贵、谢深喜、等著的《中国柿地方品种图志(精)》是抢先发售对中国柿地方品种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内容重点放在柿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特性和品种资源描述,包括资源调查地点、生境信息、植物学信息和品种评价等。资料完整,翔实,图文并茂,对柿地方品种科研与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口岸进出口植物检疫中杂草籽实检疫鉴定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共收录杂草籽实52科359种,包括一般性杂草和检疫性杂草,以及部分花卉等植物。本书展示了采用UVC共聚焦成像系统拍照的植物籽实彩色图片,色彩真实、图像清晰直观,对每种植物籽实的外部形态特征、分布附以简要的文字描述,并进行科、属、种的检索分类。本书可供植物检疫、农业生产和杂草教学科研等相关人员使用,亦可作为科普之作推荐给广大读者。
《玉米育种与种子生产》主要包括了玉米形态与发育、形态特征、根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雌雄穗分化、玉米与生态环境、玉米遗传变异、玉米自交系选育、玉米杂交种优势利用、玉米亲本繁殖、玉米杂交种子生产、加工及贮藏等。
姚小华主编的《中国油茶品种志(精)》共分两篇。上篇从油茶的发展历史、主要用途、经济价值、地理分布、生物学特征、种质资源、良种选育、性状调查描述等方面对我国的油茶资源进行了总体介绍;下篇则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育并审认定的油茶良种着手,具体介绍了357个良种的植物学、生物学、栽培学性状、良种适应性及良种典型分类特征。
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于: 1.融汇中西:全书分为3篇共4册,分别为东方篇(及第二册)、西方篇(第三册)与岭南篇(第四册)。内容包括不同传统医学体系的体统用药,也涉及新兴的药用植物产品、天然健康产品、天然化妆品、天然色素等。 2.与时俱进:作者除对海内外药用植物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外,对浩瀚的传统药物学文献资料也进行了系统整理、归纳与分析,同时力求展示每种药用植物化学、药理学、临床医学等海内外研究的*进展。全书完成后,还将是一套不断更新的资料库。 3.图文并茂:本书照片大多为编著者长年跋山涉水、深入药材产区与生长地所获得的手珍贵资料,科学地记录了药用植物的鉴别特征,生动地展现了药用植物生长的自然风貌。书中收录的对号标本已完好保存于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标本中心。 4.温故知新:《当代药用
《中国玉米病虫草害图鉴》汇总了外在玉米病虫草害研究中的新进展和防控新技术,为玉米生产者、管理者以及植保研究者提供了一本科学、全面、准确、翔实、实用的中国玉米病害、虫害、草害、常见生理病害、化学农药伤害的鉴别图册以及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的工具书,以期为我国玉米病虫草害及其他相关生产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玉米病虫草害图鉴》著录了我国玉米各类生产问题209种,配有图片1700余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读者易读易懂,使玉米生产问题易鉴别,力求使此书成为玉米植保工作者、玉米育种者、玉米种质资源工作者、玉米生产技术推广者和玉米生产者的有用工具书。
本书是一本近8000种花园植物的图典,基本上包含了市场上常见的所有花园植物。这份植物名单是从全球42个国家与地区、200多家植物供应商,共计上万种植物单品中挑选,它是资深园艺爱好者们的选择,是对未来植物流行趋势的预测。每种植物都有精美的图片,科学准确的品种名,以及用图例标识的花色、植物类型(草本、灌木、乔木)、开花季节、是否有香味、单瓣还是重瓣、发芽要求、温度要求花期长短、光照类型、花苞数量、株高等等信息,是园艺从业者和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四卷包括五个多年生属,它们是窄穗草属、新麦草属、赖草属、拟鹅观草属和鹅观草属。新麦草属与拟鹅观草属是小麦族中非常重要的供体属,赖草属与鹅观草属则为异源多倍体重要的大属。它们是北半球草原与草甸,以及荒漠植被的主要构成组分,也是麦类作物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例如耐赤霉病与抗赤霉病的基因就在鹅观草属中发现。目前,也只有在鹅观草属与第五卷将要介绍的弯穗草属中找到这种非常重要的基因资源。
颜济和杨俊良编著的《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2 卷第2版)(精)》共分为5卷,亲缘关系极为相近的属以及很小的属就合编在一起。研究还不完善的属、种也编列进去,以供读者参考。 《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2卷第2版)(精)》共记载了现在已知的小麦族的30个属,2个亚属,464个种,9个亚种,186个变种。作者希望把这一本书写成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手册式著作。 因此,把一些资料列为若干附录以便使用。形态特征描述尽量做到图文并茂,使读者一目了然。
《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5卷)》已出版了四卷,这第五卷也是后一卷,其内容包括前四卷已介绍的各属以外的小麦族剩下的一些属,也就是曲穗草属、披碱草属、牧场麦属、冠毛麦属、毛麦属,以及大麦披碱草属、拟狐茅属、网鞘草属、沙滩麦属等几个小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