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及其制品标准手册》以中国国家标准、林业行业标准为主线,相关行业、企业标准为辅,兼以相关国际标准,详细介绍各类木材及木制品、家具的种类、组成、性能要求和主要技术术语以及选用原则;对每个产品分别介绍名称、型号、技术要求及主要用途,并对其规格尺寸及偏差、产品标记:产品性能也作出了简要介绍。同时简要介绍了外有关木制品、家具的技术法规、安全卫生标准要求与检验方法。
本书以木材、多功能(多目标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三个时代为时间变量,国有林的建立与发展和私有林的可持续经营关系变化作为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生态的基本矛盾变量,搭建起世界林业发展的二维框架,旨在揭示世界发达国家如何用百年的时间不断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管理与政策体系的过程。本书的内容涉及法正林、森林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森林价值、生态伦理等基本理论的产生与改进过程,数十位林业和生态科学重要人物的生平及主要贡献。对于英、法等欧洲国家的国有林管理体制及其演变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对于世界国有林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国国有林的建立过程及其自然保护运动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林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改革过程、发展中国家林业发展的历史和特点也进行了简要叙述。
本书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包括种源选择、引种、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乃至低效林改造、恢复效应和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全书内容新颖,资料丰富,提出了相关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及健康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本书可供农业、林业、环境、生物、生态工程、海洋等相关学科的学生、科技工作者,以及相关的管理与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贵州古茶树》共分七章,系统地阐述了茶起源于中国,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着重介绍了贵州50余县(市、区)古茶树资源的自然分布、性状特征、资源背景和资源保护利用现状。较完整地描述了155份古茶树的性状特征。同时叙述了贵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贵州地方特色群体品种资源、贵州古茶树资源优异性和遗传多样性:扼要介绍了贵州古茶树种质资源调查方法。配有各类图片545幅(包括部分组图)。是一部融史料性、学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图文并茂的专著。可供从事茶树种质资源工作、茶叶生产、相关茶叶企业、茶旅文化爱好者和大专院校茶叶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森林火灾是破坏森林资源的一大灾害。森林防火工作也是我们林业部门工作的中心和重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在理论与技术上都得到了加强。森林火灾调查与统计(森林火灾案件侦破)工作是森林防火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时效性、政策性和法律性都很强的专业工作。调查处理森林火灾案件,是森林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森林火灾案件的特点是:火场面积大,火灾现场情况复杂,现场易遭受破坏,起火点难以查找,取证困难,起火原因难以确定和法律依据不明确等。目前,我国森林火灾案件的侦破尚无系统的理论及成熟的技术,也没有规范的调查步骤和方法,这也是长期困扰我们基层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工作者的难点之一。为此,国家林业公益性项目基金立项资助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开展“森林火灾案件
本书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包括种源选择、引种、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乃至低效林改造、恢复效应和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全书内容新颖,资料丰富,提出了相关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及健康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本书可供农业、林业、环境、生物、生态工程、海洋等相关学科的学生、科技工作者,以及相关的管理与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古人云:“香发于沉,历久不散。聚灵凝润,旷 世稀臻。”“三香树种”指降香、檀香、沉香,它们 有着悠久的栽培与应用历史和香、奇、优的名贵材性 ,是香文化和家居制品的上好材料,也是养生保健的 宝物。《三香宝典:降香檀香沉香树木栽培与应用》 编者李凯夫、邓和大、陈策本着以独特视角重新审视 这三种树木的栽培、利用和价值,以推动我国珍贵树 种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本书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包括种源选择、引种、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乃至低效林改造、恢复效应和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全书内容新颖,资料丰富,提出了相关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及健康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本书可供农业、林业、环境、生物、生态工程、海洋等相关学科的学生、科技工作者,以及相关的管理与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厦门地区常用园林植物图录》分两部分,总论包括厦门的自然概况与园林植物特色,常用园林植物的主要类型与应用,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各论收录了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竹类、棕榈植物、水生植物和多肉植物共八类植物 357 种,对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形态特征、产地分布、生长习性和园林用途作了描述。 本书可以作为园林绿化工作者的参考资料,也是广大市民和园林爱好者的科普读物。
徐正浩、周国宁、顾哲丰、戚航英、沈国军等著的这本《浙大校园树木》介绍了浙江大学校园内的445种树木。内容包括中文名、学名、中文异名、英文名、分类地位、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景观应用及原色图谱。本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
《森林教育指南》修订版中,将原有不适用于中国,如“立法”、“狩猎”等章节,因为中德两国的法律法规完全不一样,存在国情的实际差异,目前的中文版本只部分适用于中国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森林教育指南》进行修订,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有必要修订的内容涉及到植物学、林学、动物学以及气候、土壤、水资源、经济社会条件、教育总体情况以及许多其他主题,并增加20个以上实际开展森林体验教育活动方案,指导贵州(中国南方)森林体验教育实践活动。
《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长期从事木材解剖及超微构造研究和木材识别鉴定工作的专家编撰完成。全书共包括拉丁美洲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主要商品材特性和用途、拉丁美洲主要商品材的用途分类三大部分内容,记载了拉丁美洲主要商品材树种208种(隶44科153属)。对每个树种均记载了木材名称(中文名、拉丁名、商品材名和地方名),树木及分布,木材构造(宏观及微观特征),木材性质(密度、干缩、力学强度、干燥、耐腐及加工性能),木材用途等内容。每种木材均附有三张显微构造照片(横切面、弦切面及径切面)及部分实体木材标本的彩色照片,可供广大木材贸易、加工、生产,科研和教学人员查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