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物源有机酸及其地下生态效应》以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凋落物溶出的有机酸为切入点,系统研究了各树种凋落物溶出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优势低分子有机酸对暗棕壤中磷、铁、铝等元素及重金属复合污染型暗棕壤中铅、锌、镉、砷等元素有效性的影响;外源低分子有机酸和凋落物浸提液对苗木生理生态过程、吸收运输养分元素及林下暗棕壤中多种养分有效性的影响,并对凋落物溶出的低分子有机酸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区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土壤学和生态学依据,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生产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林木根系的力学性质是根系固土研究的基础,也是近年来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林木根系基本力学性质》基于弹塑性力学、水土保持学、数学、化学等原理和方法,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相结合、试验测定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调查分析油松、华北落叶松、白桦、蒙古栎和榆树的根系形态,构建了这五个树种根系形态的分布模型;通过对林木根系的拉伸实验,揭示了根系的抗拉力、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抗拉特性与根系直径、标距和加载速度等方面的联系;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数据的潜在意义,归纳出林木单根抗拉力学特性的综合模型;通过对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揭示根系抗拉特性的内因,建立根系主要化学成分与抗拉特性间的关系。 《林木根系基本力学性质》可作为科研院所林
萱草花似百合叶如兰,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有着“中国传统十大吉祥植物”的美誉,自古便广受人们喜爱。西晋夏侯湛赞美萱草“体柔性刚,蕙洁兰芳”“烛若丹霞”“哗若芙蓉”;三国曹植描述萱草“既晔且贞”“绿叶丹华”;南朝(梁)徐逸在《萱草花赋》中称赞萱草“华而不艳,雅而不质”,有“何众芳之能匹”的高沽清俊的品格。 现代的萱草品种与原生种相比,生物学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花的颜色由原来单一的橙黄色、黄色,发展到目前除了纯白、纯黑和纯蓝色外的所有色系;不同颜色的花心、花环、花边出现后,使花的色彩更加丰富;从花径上来看,从2cm的小花品种到12cm的大花品种,再到20cm以上的特大花品种已不再罕见。花型上,在常规的圆形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蜘蛛型、异型等新的花型。甚至出现了再次开花、多次开花及持续开花的品种。
邵卓平的这本《植物材料(木、竹)断裂力学》系统地阐述了植物材料(木、竹)的断裂破坏行为和强韧性机理,内容涉及木材构造的力学特征及应力应变关系、木材顺纹理断裂、木材横纹理断裂、木材裂尖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和开裂方向预测、木材损伤断裂过程的声发射特性分析与Felicity效应、竹结构的力学特征与组分力学性质、竹材的层间断裂性质以及竹材横向断裂的物理模型与能量吸收机制。 《植物材料(木、竹)断裂力学》可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