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对我国五千年来森林生态历史变迁、森林生态保护利用思想、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述了历史上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而导致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水灾、旱灾和沙漠化等生态灾难愈演愈烈的情形;评述了古代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农为本”为代表的生态思想;总结了古代森林保持水土、人居生态建设、公益林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并提出了现代林业建设的经验和生态文明观。 本书可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等方面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关心国家森林和生态建设的读者参考。
本书系统描写了湖南黑茶的历史、加工、饮用文化及其神秘价值,是茶人们了解黑茶、品饮黑茶、投资黑茶的参考书。
本书系统描写了湖南黑茶的历史、加工、饮用文化及其神秘价值,是茶人们了解黑茶、品饮黑茶、投资黑茶的参考书。
2007年,专题组在补充调查西南地区野生果树的基础上,对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重要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重点调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南部)、内蒙古自治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野生果树。 2008年,对我国华中、华南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的主要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调查,地点包括湖北、安徽、河南、广东省的部分地区以及藏东南林芝地区。 2009年,专题组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笃斯越橘(Vaccinium vliginosum)和越橘(Va ccinumvitis- idaea)以及平榛(Corylu sheterophylla)、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等进行了重点调查。同时,对主要栽培果树的野生种或野生近缘种进行了补充调查。 在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国产野生果树进行了系统编目;结合实地调查和既往资料,提出了《中国野生果树保护物种(建议名单)》;开展了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下,“第二届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环境保护与教育”将于2007年6月12日~15日在中国江西庐山举行。本届研讨会由庐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共同承办,旨在促进世界地质公园的合作和研究,促进各国家、各地区地质公园的联系,使全球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作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严格按照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要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普及,进行认真的建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旅游、知识旅游、环境旅游、生态旅游的爱好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推动国际合作,在全球地质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6年5月15日~18日,在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大力支持下,“届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
上原严是森林疗养领域日本首屈一指的专家,以他为召集人并且从各个层面都深入浅出的论述了多功能森林健康的活用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属于国际一流水平的著作。从应用价值层面来看,从心理疗法与森林的相关性、森林场地的保健价值、森林治愈与药用树种的相关性等方面本书均有涉猎。对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乃至整个国民健康层面均有比较大的指导意义
上原严是森林疗养领域日本首屈一指的专家,以他为召集人并且从各个层面都深入浅出的论述了多功能森林健康的活用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属于国际一流水平的著作。从应用价值层面来看,从心理疗法与森林的相关性、森林场地的保健价值、森林治愈与药用树种的相关性等方面本书均有涉猎。对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乃至整个国民健康层面均有比较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