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疗养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篇》以林学、心理、旅游、医疗、服务、文化等多个领域为知识基础,服务于森林疗养的基础理论、基地建设、课程编制、实施方法等领域,从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的角度,为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教材将从森林疗养元素、森林疗养与人体健康、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森林疗养师能力要求、森林疗养途径及有效实施方法等方面全面论述森林疗养的基本理论、实施方法和重要意义。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森林疗养基本原理,了解森林疗养的相关硬件及软件建设。森林疗养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交叉学科,其涉及的林学、心理、文化、旅游、医疗、设计、服务等多个领域,均为热点行业,且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和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森林疗养已成为主流。通过本教材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森林疗养实践中综合应用
本次修改以原内部培训教材为基础,充分吸收近几年研究成果和评估实践的新技术、新动态,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的指导和支持。 本书主要包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相关的理论和基础知识,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林木资产、林地资产、森林景观资产和整体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及相关的法规,评估案例等。本书主要作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教材,也可供关心和支持森林资源资产管理的人们使用,还可作为有关大专院校教学和学生自学的参考书。 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和发展完善。
《森林资源信息更新研究与实现》是笔者李春干、罗鹏、蒋丽秀、代华兵近年来关于森林资源信息更新研究、开发与大规模推广实践的系统总结,在综述中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有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完备性和准确性,探讨了它们在森林资源信息更新中的应用途径,详细介绍了基于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森林资源信息更新总体方案、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森林变化信息采集、森林变化信息地面补充调查方法、基于固定复测样地的林分林木生长率模型研制方法和森林资源信息多业务协同更新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可为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数据库更新提供方法学参考。 《森林资源信息更新研究与实现》适合从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管理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书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见园林观赏树木300余种(含变种、变型品种)。书中骡子植物采用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采用恩格勒系统进行编排,详尽地介绍了各种观赏树木的学名、科属、识别要点、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方式。全书共有1000余张彩色高清晰照片,每种植物都配有植物整株图片及树干、枝、叶、花、果等局部特写图片,力求全方位展现植物的形态特征。全书图文对照,描述详尽,可作为园林从业人员、园林园艺专业的学生以及植物爱好者进行植物识别的工具书。
刘琪璟主编的《中国立木材积表(精)》收录了全国各地区编制的一元、二元立木材积表及材积式约2000个,是迄今为止收录数量最多、包括树种最全的立木材积表。本书可供林业生产经营、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稽查执法、林业科研教学等使用。
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项目组编著的《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中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借鉴了《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等靠前上的近期新研究成果,结合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开展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与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构建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并以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和生态定位站网络长期观测数据为基础,核算了我国林地林木的资产价值和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这项研究的基础数据、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是科学严谨的,对于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充分发挥市场在森林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全社会科学认识森林资源的功能与价值,更加自觉地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该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北方滨海盐碱地的特点、土壤改良技术、适生植物、养护管理技术等,共收录400余张图片。其中书中收录的耐盐植物主要为耐盐性较强的北方植物,倡导耐盐植物的开发利用,以期降低盐碱地绿化建设成本,实现城乡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依托的项目均取得多项成果,研究方法科学数据详实可靠,实施的绿化工程示范性强,其成果不仅对当前我国盐碱地绿化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为破解盐碱地治理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人参(PanaxginsengC.A.Mey)为五加科(Ara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黄参、地精、神草,被视为百草。主要产区为吉林省抚松、通化、靖宇、长白、集安、敦化、安图、珲春、汪清等县市,占中国境内的长白山脉的45,是长白山系的主体。目前,河北、山西、云南、四川等省,凡引种较易成功的,多为阔叶或针阔叶混交林的山区和半山区,土壤为有机质丰富的腐殖土,年降雨量为600~1000mm。现主要为栽培的园参,以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入药,其对日光、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本书结合外人参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人参种植过程中典型注意事项、常见病虫草,尤其对农田栽参、林间栽参、老参地再利用进行重点解释。
赵国明主编的《天津山区野生植物图鉴(精)》共收集植物106科344属545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裸子植物3科6属6种,被子植物98科333属534种。在科的排列上,蕨类植物按照秦仁昌系统(1978年),裸子植物按照郑万钧系统(1978年),被子植物按照思格勒系统(1936年)。在内容上,本书对每一物种的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等的形态特征及生境等做了简要介绍。物种名称主要参照《中国植物志》进行核对,物种按科的顺序排序,同一科中的不同属、同一属中的不同种均按字母升序排列。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林地占85%以上,总人口8万人。神农架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我国专享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这本《华中屋脊——湖北神农架地质公园》(作者李江风、唐嘉耀、喻继军、廖明尧、王大兴等)介绍了该地。
本书重点介绍了45个福建省选育并通过国家、省级审(认、鉴)定的茶树品种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逆性(耐寒性、耐旱性、对当地常见病虫害的抗性)以及其他特征特性,每品种还配以新梢、植株和生产茶园、成熟叶片、花朵等图片,对茶树品种鉴别、品种选择应用等具有较高的实际指导意义,可用于指导相关茶叶种植户与公司的实际生产工作、也可用作相关科研院所的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