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图书《中国树木志》,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树木学家郑万钧教授主编,全国60余个科研院校数百位专家参加编写的。该书全面系统地研究总结了我国树木资源、分类、栽培及利用的成果,是我国树木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著作,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的显著特点。它的编辑出版,标志着我国树木学研究进入该领域的世界先进行列,是我国树木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该书记载了中国原产的和引种栽培的树种179科近8000种(含亚种、变种、变型、栽培种)。全书分四卷出版,第一卷于1983年出版,第二卷于1985年出版,第三卷于1997年出版,第四卷于2004年出版。 《中国树木志》主要记载了树种的中文名称(包括俗名)、拉丁学名(包括异名)、形态特征、产地及生境、林学特性、用途,以及中国主要树种区划。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对我国五千年来森林生态历史变迁、森林生态保护利用思想、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述了历史上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而导致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水灾、旱灾和沙漠化等生态灾难愈演愈烈的情形;评述了古代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农为本”为代表的生态思想;总结了古代森林保持水土、人居生态建设、公益林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并提出了现代林业建设的经验和生态文明观。 本书可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等方面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关心国家森林和生态建设的读者参考。
《长江中下游滩地杨树栽培与利用》一书是上述课题对该部分研究的系统总结。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滩地概况的调查,滩地立地条件的划分和滩地利用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滩地综合治理的一整套实施方案;根据滩地杨树的引种和栽培试验,筛选出了适宜滩地栽培的杨树品种及无性系;通过对滩地杨树的生理生态研究,得出了在淹水条件下杨树主栽品系的生理特性;通过对滩地杨树生长规律研究,系统分析了杨树的生产力,并对不可立地、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生长量进行了预测;为了保证滩地杨树造林的质量,还系统总结了杨树苗木的繁育技术;通过对滩地立地质量的评价和划分,提出了滩地杨树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经营管理方法;通过对滩地杨树主要经营模式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和钉螺的影响,并对这些主要模式的效
《国际环境译丛:森林动态发育学》从机理上描绘了森林的成长和由于人为与自然的干扰森林所发生的变化,综合了生理学、生态学和造林学方面的如识并比较了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强调了所有森林都在持续发生变化,并指出北美和其他地区的森林都在以相似的模式发生着变化。
《德汉林业词汇》是一部综合性的德汉林业、森林工业和林产工业科技词书。共收词约五万条,包括二十多个学科,如树木学、林木遗传育种、造林、森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生态、测树、森林病理、森林昆虫、森林防火、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园林与森林游憩、森林鸟兽与狩猎、木材采运、木材学、制材、木材干燥、木材防腐、木材加工、人造板和木制品工艺、人造板饰面工艺、木工机械、林业机械、林产化工和林副特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