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决定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离开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即将辞去耶鲁教职之际,他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来讨论这些问题。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周之内,它的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次(后来的累计阅读量超过了100万次)。很明显,这篇文章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
《共识:中国在改革中前行》以2001年作为时间切入点,以改革共识为主线,深刻剖析了人世10年来中国气势磅礴而又艰难重重的发展之路,全面细致地追踪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激烈交锋与社会共识;同时,《共识:中国在改革中前行》也对关于中国社会未来的共识进行了理智的判断和热切的期许。
《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内容简介:农业革命把人类从游牧部落变成城市居民,并为诸如希腊和罗马等大城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带来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现代机械化经济。接下来……移动革命将改变商业运作的方式,它将改变整个工业以及它们所推动的经济。在《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中,迈克尔?塞勒以一位历史学家的深刻,一位技术专家的精准,以及一位首席执行官的务实,展现了一个未来移动世界的全景画面。他认为,移动计算技术是带来更广泛信息革命的临界点技术。信息革命开始于15世纪的印刷术,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脑科技的出现,信息革命才开始加速影响社会。移动计算技术即将成为信息革命推动社会剧变的催化剂。《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指出,移动计算技术带来的变革如此巨大和广泛,即使我
三万亿是中国新经济和世界新经济的大事,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大事。本书深度解析这件大事和这件大事背后的全球新经济,透视人类商业历史发展的变迁,描绘其繁荣丰富的商业生态,展现数字背后的经济社会价值,揭示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为新经济的发展鼓与呼,让中国的新商业文明辉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