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套书专门为国画初学者量身定做,内容涉及花鸟、山水画技法。套书着重单个题材的演示,从局部到整体,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讲解与示范,便于读者掌握中国画基础的笔墨与造型技巧。书中附有大量的资料性图片,并配有国画基本理论常识,更有助于读者提高绘画水平。
老年人阅历丰富、理解能力较强,但精力、体力和记忆力等相对较弱,且多为晚年才开始学习书画,书画基础较差,所以所著的书既要有的理论水平,也要有简明易学的技法。本丛书针对老年读者的需求,按题材分册,便于同一题材深入学习,技法尽可能概括全面,同时师范作品相对印刷较大,便于老年学者观摩学习。本册为山石分册。
本书共分16章,包括树法、石法、山法、云法、泉法等山水画必要基本技法内容;同时,又增添了积墨山水、浅绛山水、青绿山水、作品欣赏等章节。每一章中,注重把握技法,突出要点,有示范步骤和作品临摹,同时增添了不同内容的欣赏作品。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能较快掌握山水画各种技法,达到能临摹和创作作品的目的。
袁江的山水大多作大幅,气势雄伟,境界峻异幽奇,迥异于文人山水的平淡天真,一任自然。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敬,在布局上惨淡经营,多突兀奇特之镜;线条多及曲笔,顿挫转侧,笔力粗壮,变化多端;其皴法多做点子皴和钉头逡,略近范宽,但最为突出的还是从江南园林中假山石变化而出的骷髅皴,或曰鬼面皴,卷曲玲珑,机变百出,但气势非凡,绝无盆景感,十分有用于画面幽深奇异境界的深造。袁江的设色法也极具个性,与一般的青绿山水不同,他作画极少有覆盖力很强的矿物质颜色如石青、石绿等,多彩用花青、藤黄等植物性颜色,再加上淡墨,通过各种颜色比重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相,所以其设色虽较浓重,但因植物性颜色的透明,并不掩盖原来的皴法,仍体现出强烈的笔墨意趣。袁江作画多落穷款,且笔墨粗壮,刻画精严,气象幽
《大匠之门》入选了多位画家在水墨花鸟、重彩花鸟、线描罗汉以及超象艺术、书法艺术等方面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各具特色的艺术风采。《大匠之门》以的开本出版这些作品,印刷精美,便于专业和业余美术工作者及在校大学生临摹研习。 这本《韩东光乡情山水精品》(作者贾德江)是其中一册。
本书是“国画名师指导”系列中的一本,由画家与教育学者姜寿民编写。全书共3章,包含了山石、水、云、树、点景及创作与欣赏等绘画教学内容。书中汇集了写意山水画的范本,并以详细的图例和文字对其中的技法和技巧进行了讲解。《国画名师指导·写意山水——姜寿民写意山水画技法》还附赠DVD教学光盘,包含了典型案例的教学录像、典型素材和范例效果欣赏文件。《国画名师指导·写意山水——姜寿民写意山水画技法》图例丰富,讲解细致,步骤清晰,对于正在准备提高国画写意山水绘画修养和技法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教程和临摹范本。
构图亦称章法、布局,是山水画创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决定一张山水画的好与坏的先决条件。就如同一座建筑物,其骨架不合理,外表装饰与装修再华丽、再讲究,它也不会坚固实用的。其次,构图必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也就是构图要与画面的内容相谐调。山水画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在形式上有宾主、呼应、远近、虚实、疏密、聚散、开合、藏露、均衡、黑白、大小等关系。对立是变化的,统一是均衡的,我们应把这些对立的关系统一均衡在画面之中,才能完成一幅好的构图。构图,需要我们在万象绘纭、变化万千的复杂事物中找到头绪,理出脉络,分清主次,使画面主题鲜明,内容突出,有节奏感和和谐的自然美感。因而,我们应面向自然,面向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搜尽”是广收博取,“打草稿”是认真选择,经过提炼取舍,才能
韩立朝所著的《在场的现实(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山水画写生研究)》通过对20世纪20至40年代、50至60年代两个重要时期的社会语境、价值取向、具体实践等方面的梳理,共时性与历时性两个层面和写生过程的主体、客体、本体三个维度的考察,以及临摹、写生、创作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代表性画家的个案分析,着重探寻写生的本质意义,发掘写生在特定时代语境下的变异以及对山水画形态的塑造,并对此时期山水画写生作出了初步的价值判断。本书注重历史资料的钩沉和理论归纳,从写生本质和语境影响的辨析、艺术与社会关系的阐述中得出结论。
《中国画技法:四季山水画法》中收录的山水画作品约占总数的51%,其中表现雪景的作品数量占10%。历代以四季为题的山水作品中,有些是在作者写生、体悟自然实景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有些则不是根据实景描绘的,但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和作者的心境、所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初学者在学习古人绘画时要多读画,细心观察,同时深入生活、认真钻研、刻苦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脱离古A人技法的窠臼,让法为我用,使绘画具有新时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