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画的用笔》、《临摹范宽(溪山行旅图)的体会》两篇,是作者过去写的文章,作者认为可以补充这本书的内容。其中关于用笔,是用了很多的时间出来的,是作者自己比较满意的一篇。另外三篇“临摹提要”,是1998年应北京故宫博物院之邀写的,其中对临摹的方法、步骤等写得比较详细。《关于山水写生课教学的几点思考》是作者对山水写生这门课程几十年来的利弊得失,从宏观上的一些看法。以上几篇文章,包含了作者的教学想法和思路,也是作者讲课的重要内容,也可以称做“教案”吧,因此一并编入了本书。 山水画的临摹和写生如同山水画的两个翅膀,要飞得高,必须两个翅膀都要硬,这就是作者对未来的画家们想要说的。
当代中国画坛呈现空前的多样性,画家为寻求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使用出了浑身的解数,各显身手。从传统中深挖;从舶来品中掠取视觉;从自己的生活与经历中反复提炼;从大自然中吸取精华,画不惊人誓不休。多样性的探索开拓了中国画坛的视野,成功或失败都是新的尝试。任何一位画家都需要借鉴,需要吸取经验与教训,而现代社会的信息又多得几乎要挤破地球,对信息持与量的选择和过滤就非常重要。本书用图录的形式结辑成册,在现代印刷技术的帮助下,容量扩展了数保而物超所值。这种新的尝试,希望您能喜欢。
画者,本于天地之灵气,结于人心之妙想。画家立于天地之间,万象在旁。神思融趣,忽然划然,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所闻所感;绝叫一声,纵横万状,以成精品。吾国绘画渊源有自,自晋顾恺之,千数百年来,流派林立,代不乏贤;洎乎南北,哲匠间出,风格迥异,自成风范;浩浩长江,巍巍昆仑,不足以道其高远。后人欲知其详窥其妙,亦难矣。予生不能为画,而纵观古今名家之作,与其一时不得不然之变,始知法后能知无法。前辈有言,此道中尽可寄兴,其然欤?展读历代名迹,更觉其法如镜花水月,宛然有之,不可把捉;而其无法,如长天清水,茫宕无际。吾社襄今古,选历代名家之尤者,道其生平事迹、画论理念、技法特色、前传后承,使览者窥一斑而见全豹,知一画师而晓一代之画,读数十名画家之集,而知吾国数千年绘画文明之概况。盖因年代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