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为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经典画库系列选用了齐白石大师的国画山水精品画作近五十幅。展示齐白石的山水精品力作的同时,反映了齐白石在创作山水画方面所独具的个人艺术风格,该书的出版将对应广大的国画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起到重大借鉴作用。
近几年来,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是坚强领导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扬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对此给予了由衷的赞叹。建设更加富裕 、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是时代赋予扬州人的崭新使命。文化扬州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建设扬州文化大市,我们愿意,也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是有益的尝试,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和追求。自2005年年初集中出版《扬州名园》等系列图书以后,由于选题视角较好,又是一次性整体推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令我们倍感欣慰。得到读者的鼓励,我们筹划将扬州的“名”字系列图书加以丰富扩充。因为既要考虑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扬州优有文化的根本宗旨,又要兼顾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名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与
画面近坡高树数株,树叶多以墨笔点出,勾有少量松枝,看似寥寥几笔,但每棵树又相互区别,笔墨变化微妙,精彩至极。中间水面平静而开阔,石滩相间层层向远处推进,远山安排在画面的*,笔触相对放松,以渲染为主,附以极少量的皴、擦。整个画面取法倪云林作品中典型的构图模式,并发展其模式和技法,意境荒寒空寂却又从笔墨的晕染上透着几分润泽。其书法师法米芾和董其昌,画面上自题“溪亭独眺。时乙卯桂月写于待雁楼,查士标”。钤白文方印“士标之印”,朱文方印“二瞻”,迎首钤朱文长方印“梅壑”。
此图以重峦叠冈、沙汀烟树横亘画面,气势辽阔苍茫。间有细小的人物、舟桥、茅舍、牛羊出没隐现,一派山明水秀的江南风光。草木山石用点簇皴,干笔、湿笔、破笔浓淡相参,概括简练,树木浓重厚实,有葱郁繁茂之感, 山石用雨点皴法,极尽变幻莫测之奇。 如沈括所说“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与《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同为传世名迹,都属于董源后期变体之作。 本卷无作者款印。明董其昌根据《宣和画谱》的记载定名为《夏山图》。有“长”、“黄琳美之”、“袁枢”、“徐渭仁”、“黄芳私印”、“庞元济书画印”、“汪令闻氏秘藏”等三十六印。明董其昌三跋,清徐渭仁、戴熙、潘遵祁等跋。曾经南宋贾似道,元史崇文,明黄琳、袁枢、董其昌,清齐梅麓、徐渭仁、黄芳、沈书镛,近人庞元济等收藏,流传有绪。《古今画鉴》《清
《芥子园画谱》介绍中国画基本法较为系统,便于初学者参考。 白话文对照,技法更易懂,图片放大修复,清晰更完善。
这幅画反映了弘仁山水画中典型的面貌:其一,构图奇纵稳定,层峦陡壑,空旷幽深,主峰奇兀高耸。其二,几乎所有山石都用方形几何体组成,疏密有致,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其三,石多树少,山下坡上或水旁画上几株大松树,或于山头上倒悬一松,或于峭壁悬瀑旁伸出一些虬枝。在笔墨处理上,其几何体的山石多用线空勾,没有大片的墨,没有粗倔跃动的线,除了少量坡脚及夹石外,山石上几乎没有繁复的皴笔和过多的点染。
此图为蓝瑛晚年作品,设色瑰丽,雄奇苍劲,风格较为明显。画面上崇山峻岭,回旋曲折,怪石嶙峋,气象峥嵘;层林尽染,五彩斑斓。茅舍掩映于青山绿水之中,一老翁策杖徐行,俨然世外桃源景象。山石以破笔点苔,侧锋皴擦,树叶以勾点出叶,枝丫屈曲,苍老劲健。 左上角书款:“法黄鹤山樵画于城曲茅堂,蓝瑛。”钤“蓝瑛之印”、“田叔”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