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水茶》是介绍武夷山风景和茶的作品集,共收图十二幅,武夷精华已尽在此。既体现其历史文献价值,同时也是为了更多人了解武夷山这一风景名胜、历史名城和武夷名茶。而于茶事方面,计有“御茶园故址”、“梯式茶园”及“名丛大红袍”三幅,合山水茶于一集,足为名山名茶寿。读者手此一篇,于赏鉴艺术作品之外,画里山水,当足供卧游;纸上名丛,将为香生齿颊欤。
《中国绘画名品》为上海书画出版社继《中国书法名品》后的又一以中国美术史中经典作品为主体的系列丛书,本丛书选取了自魏晋至清末的经典绘画作品,以单幅作品、同画家的作品、同主题的作品、同题材的作品等为个体,预计出版100本。每本均由整幅拉页及分段赏析两部分组成,在分段赏析部分通过文字导读,将绘画中所呈现的情节、技法及绘画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历史、文化涵意展现给读者。在行文上分为整图拉页、综述、作者介绍、辑封、作品简述、分段解析、递藏八个部分。本稿为《中国绘画名品》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此图为青绿山水长卷,设色鲜明,绘画艺术高超,为难得一见的北宋青绿山水巨制。又因为王希孟专享的存世作品,所以更加难得。
无
阳太阳,1909年生,广西桂林人,晚号山翁,又名阳雪坞。1929年考入上海美专西画系,与杨秋人、蔡若虹等同时受业于刘海粟、王济远、潘思同等。1931年改名阳太阳转学到上海艺术西画研究科,受业于王济远、陈抱一、陈之佛、关良、倪贻德等,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美术编辑。 1935年秋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日本大学艺术研究科学习。抗战爆发后回国,一边从事美术教育,一边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后曾任广州艺专教授。1949年赴香港参加解放军活动。 1950年参加接收广东省艺专、广州市艺专工作,筹建华南文学院并任该院教授。1951年回桂林任广西艺专校长。1953年广西艺专撤销,赴武汉任中南美专副校长兼绘画系主任。1954年参加全国首届水彩画展,同年《漓江木排》、《武昌造船厂的建设》入选全国美展。 1957年与傅抱石、王临乙组成中国美术家代表
《溪山清远图》,纸本,墨色,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一幅山水长卷,其独特的绘画风格能够与北宋王希孟的青绿山水相媲美。 画家夏圭以其熟悉的上虚下实的构图形式来布置景物,所描绘的山坡、巨石、江岸、树木、桥梁等都集中在画面下部,画面景界显得开阔,给人一种登高俯视的感觉。画面上半部,或以清淡的笔墨表现远山,或留出大片空白表示江水、烟云。并巧妙地以人、寺院、舟桥等来连接近景的坡石与远景的山。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相比,夏圭突出对近景的描绘,这是两者之间的不同。 而在笔墨的用法上,虽然夏圭与马远并称为“马夏”,但实则夏圭的水墨技法掌握得比马远为精到。整幅画画面用笔刚劲、沉稳,山坡用一笔长线画过,线条简洁疏松,因为运用了多的水分,所以具墨汁淋漓的效果,其皴法因其
李文秀是深圳市福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李文秀师从画家苏葆桢先生,擅画葡萄、梅兰竹菊、牡丹等,尤所画葡萄与众不同。2001年以“杰出人才”身份旅居美国后回归,并于2001年、2004年、2006年在美国举办个人画展。 本书介绍了工具颜色准备、果实基本画法、叶子画法、一组叶子画法顺序、藤的画法等内容。
《尽精刻微:白伯骅人物画精选》内容多为作者新创的作品,其中金陵十二钗为所作,每个人物神情细刻入微,表现出各个人物的内在气质,此书收录其新作四十余幅。
本书从最基本的技法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山水画中树林、山石、云水以及建筑物的画法,适用于初学和深入掌握山水画技法。图版清晰明了,文字讲解详实,能够激发学习者兴趣,步步深入,取得佳绩。 本书从最基本的运笔、用墨、赋色入手,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带领研习者进入中国山水画的奥秘。是初学者、提高者、晋级者最实用的中国画教材。
美术出版社精心打造的当代工笔画界一线实力派中青年名家技法画册。本套丛书定位专业,面向专业的读者、画者和广大的工笔画爱好者。丛书靠前辑上市后,好评如潮。本书为画境丛书第2辑典雅系列中的一本,主要内容为当代工笔人物画大家何家英历年工笔代表作及近期新力作的集中展示,包括其独具品位的绘画过程,随后是多幅完整作品,每幅作品附上3-4个高清的局部,以便读者研习其工笔画的精微之处。
本书收集素材500余幅,着重草虫的特写,分为“实物篇”和“绘画篇”。“实物篇”为草虫类照片,尽量选取生动有情趣的草虫,给你提供能够入画的有价值的参考,更清晰的结构和细节;“绘画篇”收集中国历代花鸟画家草虫小品中的精品及草虫的特写,看看他们笔下的草虫是怎样表现的。
这是一套系统介绍张仃艺术成就的画册集,精装大16开170页,由香港凤凰卫视总策划、美术评论家王鲁湘作序。本系列书收集了张仃在各个时期创作的漫画、装饰绘画、设计、水墨山水、速写等共计1600余件,其中《它山文存》卷,收集了张仃写于各个时期的美术文章97篇,可以看出一个美术教育家对中国“大美术”的长期思考。本卷为焦墨山水长卷。
何家英,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家津帖,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中国当代名家作品选粹:何家英》选入何先生工笔人物画作品五十余幅,供广大美术爱好者和学习者欣赏借鉴。
我们继承传统,学习传统,一是文献资料,二是传统的绘画作品。作品更直接,更明了。传统的作品很多,而且未必都可学。所以,选择其中经典作品,加以研究,最为方便,也是捷径之一。学古代,学经典,就从《历代经典绘画解析:明代花鸟》开始吧。
《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林容生》为山水画作品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作者在画坛拥有较大的知名度,画面的色彩和构成具有较强时代气息。
《武夷山水茶》是介绍武夷山风景和茶的作品集,共收图十二幅,武夷精华已尽在此。既体现其历史文献价值,同时也是为了更多人了解武夷山这一风景名胜、历史名城和武夷名茶。而于茶事方面,计有“御茶园故址”、“梯式茶园”及“名丛大红袍”三幅,合山水茶于一集,足为名山名茶寿。读者手此一篇,于赏鉴艺术作品之外,画里山水,当足供卧游;纸上名丛,将为香生齿颊欤。
《画苑集珍》收集了中国近现代数十位画家书画作品二百多幅,集海派、北派之精华。其中包括黄胄、张大千、齐白石、吴昌硕、程十发、王雪涛等名家大家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画,可谓对20世纪百年画坛的鸟瞰式巡礼。
这里选用的作品大致分两部分,一部分主要是写生,另一部分则是小品。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学习人物画必要的基本甸。前者,是学习运用笔墨的方法去表现人、塑造人,去表现生活中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性别,不同的社会属性,不同的性格特征等。笔墨的表现,主要是为了如何更好地描写对象,形象的表达在这里是位的。对于艺术形象的审美和笔墨的审美共生,前者要大于后者。在另一部分小品样式的画作里,情况就有些不同。在这样的作品里,作者往往更多着意笔墨的观赏性,内容则不太予以深究,笔墨精妙则是这类绘画的要义。因此,作为学习传统、提高笔墨能力的有效途径的小品画,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人物画家的必修课。然而,事物总有两方面,小品画常常构图比较简单,人物也比较肤浅,场景不复杂,因而,所需要的笔墨构架也比较单纯,所要的只
《黄山神韵》用摄影的方式写出来与同道们共同探讨研究,俯看云海、山路弯弯、曲转河溪、山间片片水田的景象,让人惊叹大自然之伟大、神奇和美妙,“黄山天下奇”也就更具奇趣。学画山水者不来黄山体验、写生,就无法领略山川的丰姿神韵,因为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树都自然生成,非常入画,其奇松、怪石、云海、飞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有独特性的天然绘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