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吴昌硕临石鼓文》这本帖,我们可以学到一整套鲜活的技巧法则,但更可以体察到:其实学习古典,在掌握了基本技术规范之后,不妨放开来看看自己究竟能对古典作出何等样的阐释与发挥。没入门的初学者当然还未能想到这些,也没有能力做;但有能力的书法家,却应该从吴昌硕身上汲取这样一种启示:即使是临摹,有没有创造力与想象力,也完全可以决定一个书法艺术家的成败得失的。
《峄山刻石》为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及参加书法专业高考生之必需。全书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相关碑帖简述、碑帖图片、原文与注释、相关碑帖历代论说选。就目前来说,是已出版碑帖中较为全面的丛帖。既适合教师参考讲解,也适合学生自学。对学生理解碑帖原义,加深对碑帖的理解,提高书写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内容简介 元代书法,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以复古为创新的时代,元代诸家以唐人楷法为基础,极力规模二晋,形成了一代风气。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以其雄才大略,广交有才识的汉人,从各方面荐拔人才,并力图恢复旧有的体制而略加更张,尽管他在文化与思想上比较开放,但在军政、财权和殿试录用人才等方面却对汉人严加限制,于是有识之士不能在仕途上谋取功利,乃转趋于文艺,在书法领域中赵孟颊就是一个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中国历代篆刻精选必临系列》共分为十一册,按照时间及人物风格进行分类。分为先秦、秦-西汉、东汉-南北朝、元明时期四册;清代以后按照篆刻名家的风格以及师承关系进行分类划册,分为《丁敬·蒋仁卷》、《陈鸿寿·赵之琛卷》、《邓石如·吴让之卷》等七册。编排上采用正印、反印对照的形式排版,便于读者对照反印临摹,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适用于篆刻初学者临摹学习。
内容简介 《中国碑帖经典》之一,选著名而宜作入门范本的历代碑帖影印出版,并附该帖特点和临习方法介绍。
书号:9787556416998 书名:中国好字帖 边读边写古典精粹 古诗词里的夏天 正楷 定价:16 版别: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鹏涛 出版年月:2017.07 装帧:简装
暂无内容简介。。。。。。
《唐代稀见墓志书法精选》丛书,系选自千唐志斋博物馆收藏之墓志精品。这些墓志深藏展室,罕为书法爱好者所知。荣宝斋出版社今特从千余种墓志中选出部分精品,影印出版,以飨读者。 《朱武姜墓志》,全称为《唐故右金吾胄曹参军沈君夫人朱氏墓志铭并序》,现藏洛阳千唐志斋,盖佚,正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共四百一二字。铭文画有正方形格子,每格镌刻一字,无撰文、书丹人的姓名。 此志文应是大唐神龙二年撰写并刻成。志文分为三段,第一段追记了朱武姜的姓氏以及先祖、丈夫的姓氏和任职情况,这是当时的墓志行文习惯和规范。第二段叙述了朱武姜在先夫丧亡之后,她“孀居守节、妇典母范”的伟大品质。第三段为颂词。根据此墓志铭文“既而天实爽仁,夫氏丧背,履筑孀之艰,存鞠养之节,触教成训,抚事增规,妇典母范,
本编系将篆书形体相近、易混易讹之字编集成五方诀,以便习篆者析其异同,探其原由,避其讹误。随时代之发展,今日之楷隶与古老之篆籀变化较大,以今之楷法书昔之篆文,因不知其源而讹,往往被世人所诟,帮此编至为重要。本编因篇幅较大,故而改为上、中、下三部分。 本书以上三编虽系各自成篇,但彼此联系紧密,有前呼后应循序渐进之特点。 本书改编所依原影印本中作者及印行年代末载,据推该书系据清人沙青岩所辑《说文大字典》中的《说文篆法皕韵歌诀》等所影印。现书名亦所新拟定的。 本书改编时除将原传统之雕版改为现代电子版外,还对全书进行了校订,为《说文解字部首》中五百四十字加注了汉语拼音读音,对歌诀之释文加注了与之相应的简化字,还将注文改为简化字并加现代标点。为便利篆刻者,增加实用性,改编时又对之篆书
1899年,自新疆古楼兰遗址发现晋简之后,我国简牍文字、帛书文字先后大量出土。百余年来,简牍文字多达数万件、帛书文字亦十分可观。简帛文字的大量出土,不仅为研究春秋战国、秦汉乃至魏晋时期的天文、地理、军事、法律、哲学、医学以及经济等方面提供了古老而鲜活的史料。而且,简帛文字中,篆、隶、楷、行、草五体皆备,为中国汉字文化研究,书法的学习、创作与继承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宝贵的资料。 今天,喜欢并学习简帛书的书法爱好者越来越多,以简帛书进行书法篆刻创作的作者也日益增多。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方便作者查阅图片资料进行书法篆刻创作,樊中岳先生在多年的书法篆刻创作和文字学研究的实践中,编辑了这本字典。 本字典包含字头2860余个,图片2万余件。图片下方标有出土处,有“※”者为樊中岳先生摹写件。我们
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陶庵梦忆》)。我相信,光顾《印石例话》的都是和我有同样癖好的人,都是我的朋友。我现在编这样一本小册子,就好像把大家请到家里来,把印石陈列出来,我先讲讲每一方印石的特点和优劣,接下来就要请大家指教了。
本辑我们组织了以印材研究为中心的一个学术专辑。篆刻以花乳石为印材,是文彭、何震们在当时的选择但不是必须的规定——事实上,在当时和其后,以犀角、象牙、玉、晶、竹、木、陶、瓷乃至金、铜冶铸之为印者并不乏其人。只不过相比之下刻石印的文人社会身份较高,故关注而已。基于此,我们广泛收集了古贤的特殊印材创作,合为一辑,借以见出当代印坛在“印文化”某个侧面的“殊相”。 西泠印社与中国文联、中国书协联合举办的“百年西冷·中国印”大型海选活动正在全国与海外如火如茶地进行,这是西泠印社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大举措,是西泠印社举社上下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每一个社员,都应该积极参与,发挥主人翁精神,共同为西泠印社在新百年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ISBN编号:9787556400942 书名:高中生必背古诗文 作者:无 定价:16.00元 书名:高中生必背古诗文 是否是套装:否 出版社名称:湖北教育出版社
本字典是在日本东京堂一九八三年出版的《近代篆刻字典》基础上编辑整理而成。 本字典收集中国明清以来主要篆刻家及被称为“三堂印谱”之《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飞鸿堂印谱》中之印影。 本字典共涉篆刻家三百四十余人,收录首字三千三百余字,所收印影约四万五千枚,字后皆注明作者。 本字典印文之序,大致按篆刻家年代之序排列。检字表及索引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本字典所收印影,均按原大剪贴。 书末附《印小人传》,由潘国彦同志编。
内容提要 褚遂良(596—658或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善书著称,经魏徵举荐而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太宗临终时,褚遂良受诏辅政。高宗即位,褚遂良任吏部尚书,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褚遂良一生耿直忠烈,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而频遭贬谪,在外放中含恨而逝。他的书法近取初唐,远绍东晋,得王羲之书法三昧。唐太宗曾命他鉴别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真伪,竟无一误断。其书熔“二王”(羲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于一炉,形成遒劲妍美、空灵飘逸、奇妙多姿的书法风格,作为『广大教化主』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中岳嵩高灵庙碑》,简称《嵩高灵庙碑》,北魏文成帝太安二年(456)刊立。传为道士寇谦之撰文,无书人名姓,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经指碑字为寇谦之所书,不知所本。欧阳辅《集古求真》以康说失据,非是。按,寇谦之系北魏上谷(一说昌平)人,生卒不详,父官前秦东莱太守。史称谦之有道术,太武帝重之,始光中召诣阙下,终以尸解飞仙。检此碑字形,颇多俗写,似非出自学养有成的谦之手笔,存疑待考。 碑字楷书,多见隶势子遗,其书体特征与风格美感可以和同时期的写经墨迹相印证,应该是北魏初年楷书的通行式样。碑阳字二十三行,行五十字,残泐较甚,存五百八十余字。碑阴字七列,上二列字较大,二十二行,下五列十六行,字较小,碑侧有武周天授三年题记,碑额阳文篆书四行八字。传世最早者为明初拓本,次为明末清初[剖]字完好拓本
墨点字帖 通用规范汉字7000字-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