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在西方艺术学的体系框架中,是找不到它的位置的。这一点,只要翻一翻目下出版的艺术学的教材和著作,即可明白。这些著作,大多不设书法一章,或者对书法避而不谈。书法在现在艺术教育和学科设置中的尴尬处境,显然和近百年来中国学界全面“向西看”有关。那么,我们究竟是要把中国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注脚,时时处处以西方的框架和模式来套自己,并试图在西方艺术精神的屋檐下,为中国艺术找到一席容身之地,企图以此来找回失落已久的文化尊严;还是真正地进入到自己的文化之中,去深深地体味她、感受她,试图去把握到自己文化传统的脉搏?这是今天很多人文研究者正在重新考虑的问题。 书法是艺术,也是文化。本书将书法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了梳理,又对和书法有若干联系的姊妹艺术,以及另外
《美国书写课——英文书法》是一套美国原版引进的英文书写教材。本套书是由美国Zaner-Bloser公司开发的真正美国原汁原味的书写教材,是一个历时百年的经典英文书法品牌。美国70%以上的人都在使用这个字体书写。《美国书写课——英文书法》编写循序渐进,书中系统介绍了两种欧美书法字体:手写体和草体,可以让使用者从零基础的字母书写开始练习,直到连笔书法的熟练运用。一套书就可以搞定真正的英文书法。而其的4S练习体系,让使用者告别机械模仿,学习到英文书写的真谛。ZB行草是欧美目前的连笔字体,本册流畅的行草卷,主要是以行草字体为主要学习对象,难度高于大学卷,从单词入门分步详细讲解,并按梯度设计描红与临摹,奠定书写基础。除此之外,本书还特别添加了商务信函、日记、便签、报告等问题撰写练习,练字的同时,还能掌握日常应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临写指南系列:颜真卿多宝塔碑临写指南》是颜真卿44岁所书,属颜书碑刻中较小的字,也是其最早传世之作和楷书的代表作品。全碑字体整密匀稳,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法度严谨。笔法以方折为主,劲挺秀丽但又不失丰厚圆健。点画精到圆整,起、行、转、收交代分明,一撇一捺静中有动,清而不拘,字形端正秀丽,外形饱满,整篇结构章法严密,借让均匀,气势开张。虽然此碑还称不上是颜真卿成熟期的代表作,与其后期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等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篇,也是颜真卿楷书成功的步。因其书法讲求法度,特点鲜明,极易初学,故后世学颜者多从此碑人手,登其堂奥。
《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清代因避清圣祖玄烨之讳而改称穴张黑女墓志移。刻于北魏普泰元年(五三一)十月,正书,二十行,满行二十字。原石久佚不存。清道光年间何绍基于山东发现此碑装裱本而闻世,此拓本共十二页,每页四行,满行八字,因海内孤本,故极为珍贵,今藏上海博物馆。《张玄墓志》书法精美,刻工亦佳。用笔讲究中锋、侧锋的运用,注意藏锋、露锋的变化,体现含蓄而不外露的笔意;结体呈横势,单字结构宽绰,有隶书结体的扁方之意;章法布局整齐,字距稍大,行距稍小,但最后几行中出现错落的形态,貌似行书章法,又为整篇添了几分光彩及灵动之气。何绍基评之曰:『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道厚精古,未有可比肩穴黑女锣者。』
元氏墓志为北魏时期的皇家墓志,形成于北魏汉化的关键时期。由于墓主人的地位显赫,使得元氏墓志书、刻俱精,代表了北魏时期的书法水平,可与南朝书法相媲美。 元氏墓志书法特色鲜明,与同一时期的造像记、摩崖等有较大区别,其点画圆润,结构精整,用笔方圆兼施,风格俊美秀逸。相对于之后的隋唐楷书,则又显得风姿绰约,多了一些生动,少了一些拘束。清代学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亦推崇北碑,认为:“北碑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唐人书无定势,而出之矜持,故形刻板。”此语用于评价元氏墓志亦是定评。
来先生别开生面的篆刻公认为现代篆刻的奠基人。本书对来氏篆刻历程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以期使篆刻者可以从欣赏中汲取营养,并且能成为收藏鉴赏的宝贵资料。也适合篆刻爱好者和初学者学习、参考。
董其昌(一五五五-六三六),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上海松江)人。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故后人亦称董文敏。少年时即负盛名,家中富有,好书画,精鉴赏,富收藏。画家、书法家兼美术评论家。书画理论见解精湛,竭力推崇和提倡『文人画 的『士气』。他的书法崇尚天真平淡,用笔讲究『虚和』,章法以疏为则,善用淡墨,追求一种淡雅虚静的意境。著有《容台集》、 《容台别集》、 《画室随笔》、 《画旨》、 苎凶眼》等。 《萨藏经后序》,纸本,现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是董其昌六十四岁时所写。此作结构严谨,用笔精妙。董其昌在后记中云: 『以《圣教序》笔意书此。』观全作不失此言。用笔清润精劲,含筋裹骨,表里莹润,疏淡耐看,风格独具而无一点尘俗之气。 《邠
三国两晋南北朝碑刻摩崖卷选取了大量故宫珍藏拓本和民间收藏的缪荃荪艺风堂等旧藏,并有相当一部份请谷川雅夫先生选自日本清原实门所藏的善拓本并拍摄付印。为了反映拓本流传情况,均同时编入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文博单位版本以备对照。因此,如《张猛龙碑》、《爨龙颜碑》、《好大王碑》等经典所选拓本质量和印刷质量比上世纪所出《中国美术全集》等同类丛书有所提高。
丛书坚持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以印学史框架为学术支撑,以历代玺印篆刻遗存及印学文献为基础,荟萃印学史专家、古文字学专家、篆刻创作家的综合视野,紧贴篆刻研习规律,遴选最能够体现各个时代、各种形制和各个名家流派风格的典型作品,呈现中国玺印篆刻艺术精华。 丛书分三辑,辑玺印史系列,第二辑名家流派篆刻系列,第三辑专题印系列,三辑总计约五十卷。每卷由三部分组成,部分本卷概述,第二部分印蜕及释文,第三部分相关史料文献,其中第二部分编排以从易到难的临习鉴赏进阶安排,兼顾类型特征和审美倾向。 此次批推出玺印史系列七种,后续品种近期推出。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册页精选》发表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我国古代画家黄荃(五代)、徐崇嗣(北宋)、钱选(南宋·元)、戴进(明)、仇英(明)的册页精品。作品以工笔花鸟和人物画为主。这些作品首次以画册的形式公开发表,对美术爱好者、专业美术工作者、美术院校和老年师生有较高的鉴赏价值。
我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自商周实用玺印到明清流派篆刻。洋洋几千年! 如今,篆刻业已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从而与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鼎足而立,为世所重。 本书在梳理篆刻历史时,把各个时期的重点“横断面”加以链接,如玺印之特点与风格、玺印与社会生活、篆刻艺术流派与代表印人等。 以应本书“点击”之意图。最后一章专论篆刻之艺术美,涉及当今社会对篆刻艺术的认识,意欲治器又及道,得意而忘形。
《古印章探微》撷取战国官印八十一方,基本出于罗福颐先生主编的《古玺汇编》,间或采自新出的印谱。它们大多是书法篆刻专业的学生及古玺爱好者经常临摹的对象。目前,对于战国时期的文字,学术界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分类法,即将其分为齐、燕、三晋、楚、秦五大系。《古印章探微》就是按照这个类别逐次编排。对所选的每一方官印,力求从文字、历史与构图的角度进行分析。
《硬笔书法名家精品系列》,是本社特邀全国部分著名硬笔书法家精心书写的一套适合于青少年学生及广大书法爱好者练习钢笔书法的丛书。丛书作者均是当今硬笔书法界的知名人士,均有多本专著全国。在这套丛书中,他们以各自最为擅长的书体书写成可临、可摹、可描红的多功能字帖,为广大学生和初学者提供了一条快捷入门的捷径。 每个人的情趣爱好不同,对不同风格的字帖审美观念也有所不同。如果你一见某本帖上的字体就爱不释手,兴趣大增,说明你的情趣爱好与本书作者有暗合之处,不妨选学此帖。本套丛书在风格上可谓百花齐放,有的笔力强劲,结构险峻;有的用笔平稳,结体规范;有的醇古淡雅,质朴雄浑;有的用笔流畅,生动活泼。不管你喜欢何种子体或何种风格,但愿你都能在这一套丛书中找到称心如意的字帖。 使用这套字帖怎样才能
《中国历代名碑名帖放大本系列:赵孟頫妙严寺记》未署书写年月,但据他所署的职衔,可推测此卷当书于至大二年(公元二二○九年)七月以后,或次年九月以前。据杨载《赵文敏公行状》记:『至大己的酉(二年)七月,升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劲农事。未上。仁宗皇帝在东宫,遣使者召。』可知这个职衔虽被任命,却未上任,此时正在湖州家中,至次年九月,他才应召赴大都(今北京)。因知此卷是他五十六或五十七岁时的作品,正是他中期稍晚时的作品,字的结体方阔,笔画开张舒展,点画精妙,使转灵活,于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书法艺术水平很高,也是学习『赵体』书法的良好范本。
《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王友谊》是“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之《王友谊卷》。王友谊研究金文大篆造诣较深,佳作频出。他在继承清代人金文大篆书法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古文字书法的表现力。他的金文大篆书法已脱清儒那样拘泥于古文字的来源和“六书”造字法,取法以秦系文字为主体,杂糅秦《诏版》的体式,兼取六国文字,如中山的瘦长体、楚晚期的草篆,颇有“万物皆备于我”的气概,凸现了极具个性的创造力,表现了活泼浪漫的时代气息。此系列作品集的出版,能使我们真切共识影响当代中国书法发展的诸多因素,以及如何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去开拓书法艺术的未来。
历代刻帖自宋以下品目繁多,转相翻摹,纷杂纠缠,不可究诘。欲定一帖甲乙先后,寻根究源,翻检考索,往往穷年而无所得。故历代从事帖学者,概而浅者易得,详而尽者难求。今作者辑一查考法帖之著,择其常见而尤著者为之。斟酌再三,始得丛帖十二,单帖十八,并附历代伪刻单帖,及丛帖简目,名之曰《帖学举要》。列入者必详述之,未敢以虚浮之词塞责。
一、本字典是专为书法家、书法研究者、书法爱好者编辑的一部中国书法艺术工具书,收入历代书家墨迹及碑版法帖中的隶书字体。 二、本字典采用的部首与《康熙字典》的部首基本相同。为帮助读者了解和使用查字的方法,本书列出了每个字的部首。 三、在检字表及正文中,所注释的文字采用繁简对照的方法,方便读者参考使用。 四、本字典共收入210个部首,部序基本按笔画数目多少排列。检字时,在一个部首里出现的字,其他部首就不再出现。 五、为方便读者检索,本字典列有《部首目录》及《检字表》。 六、由于本书为书法工具书,力求占代书法的原貌,本书所选用的例字,尽可能撷以墨迹,适当采用碑版法帖中的字形,对个别不的字稍作修补,还其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