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
    •   ( 950 条评论 )
    • 白先勇 著 /2016-03-01/ 商务印书馆
    • 《牡丹情缘 白先勇的昆曲之旅》一书全面收录白先勇先生关于昆曲的随笔,以及与昆曲相关的精彩访问与对谈。自2004年起,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巡演,至2012年共演出200场,成为这一阶段著名的文化现象,有力推动了昆曲在中国社会以及欧美的传播。在这一期间,白先勇形成并表述了其独有的昆曲理念,不仅在众多访谈中披露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过程、深入的文化,还提出了 昆曲新美学 的概念。本书作为白先勇先生推广昆曲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全面展现了与昆曲的因缘与感想、收获与得失,以及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的心路历程

    • ¥61.4 ¥128 折扣:4.8折
    • 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
    •   ( 472 条评论 )
    • 徐高生 /2014-10-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由黄梅戏权威专家选编,从六十部优秀黄梅戏剧目中精选出100段经典唱段汇辑成册,分为 传统曲目 和 现代曲目 两大版块,是黄梅戏曲爱好者的大全宝典、戏剧票友的收藏珍版,又是专业人士教材,兼有实用性、欣赏性和保留价值。

    • ¥23 ¥48 折扣:4.8折
    • 粉墨欢娱:宁波戏曲简史(宁波文化丛书第三辑)
    •   ( 26 条评论 )
    • 友燕玲 著 /2021-08-01/ 宁波出版社
    • 本书以通俗有趣又不乏专业性的语言讲述宁波戏曲的前世今生。 绪论 概述宁波地方戏曲之于宁波地域文化的意义。后分为四个部分: 戏史记忆 从戏曲发展的角度展示宁波戏曲的历史面貌; 戏种概述 畅谈越剧、甬剧、姚剧、宁海平调四个现存剧种之古往今来; 戏目杂谈 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剧目,用讲故事的方式叙写; 码头 戏事 回顾了一些戏曲名家和旧闻轶事,讲述宁波城这个 戏码头 里的故事。本书既有对宁波戏曲历史发展的宏观叙说,又有对戏种戏目戏事的微观解读,反映了宁波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 ¥34.6 ¥72 折扣:4.8折
    • 河北戏曲名剧选译
    •   ( 27 条评论 )
    • 李正栓 /2020-09-01/ 河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河北地方戏曲中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四个剧种的代表作作为研究对象,这四个剧种分别是河北梆子、评剧、保定老调和石家庄丝弦,代表作品分别是《宝莲灯》《胡风汉月》《潘杨讼》和《空印盒》。这些作品或歌颂民族团结,宣传友好和谐,或宣扬孝道,赞美爱情,或扬善惩恶,报国尽忠,或扫黑除恶、安国兴邦,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教育功能,对现代国家治理仍有启迪。

    • ¥24.4 ¥50.9 折扣:4.8折
    • 品味越剧
    •   ( 66 条评论 )
    • 陶瑞兴李红卫汪玉立 /2022-08-19/ 新华出版社
    • 越剧已经成为中国戏曲的第二大剧种。越剧为何能在嵊州农村诞生?又为何能在短短的百年间发展为全国性的大剧种?这是许多越剧界人士及爱好者都想知道的答案。本书从读者较为关切的话题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其中的缘由。细细品读本书,读者能从书中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还可以了解越剧的发展历史、嵊州的人文地理及山水风貌。本书文笔简练,语言优美,图文并茂。书稿后以二维码多媒体形式,向读者呈现越剧的精美唱段。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传承越剧和宣传嵊州的精彩读物

    • ¥17.3 ¥36 折扣:4.8折
    • 昆曲大观·名家访谈:杭州 温州 郴州
    •   ( 122 条评论 )
    • 杨守松 /2017-05-17/ 作家出版社
    • 《昆曲大观 名家访谈:杭州 温州 郴州》为杭州、温州、郴州三地昆曲名家访谈录,采访对象涵盖汪世瑜、沈世华 、龚世葵、张世铮 、王奉梅、雷子文等二十多位昆曲名家、曲家、学者, 其中大部分是70岁以上的昆曲艺术家,大体按照生旦净末丑的顺序排列,采访内容涉及访谈者从艺经历、对昆曲的感想、昆曲的前尘往事,该书口述历史,如同昆曲活化石。

    • ¥32.2 ¥67 折扣:4.8折
    • 黄梅戏唱词的韵律语法研究
    •   ( 50 条评论 )
    • 张莹 著 /2020-04-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语言与韵律的关系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本书选择黄梅戏中的代表性剧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黄梅戏唱词的语言。既有对某一时期黄梅戏唱词的共时描写,又涉及黄梅戏唱词的历时变化;既有对黄梅戏唱词的单独考察,又涉及五大剧种之间的比较,揭示了韵律对黄梅戏唱词语言的影响,并对唱词创作提出了建议。本书既可以给语言学和戏曲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也适合所有对语言学和戏曲语言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27.8 ¥58 折扣:4.8折
    • 川剧文化
    •   ( 9 条评论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营山县委员会 编著 /2021-03-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川剧又称川戏,是用四川话演唱的地方戏曲,主要流行于四川、重庆全境以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影响大的地方剧种。 川剧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而后两汉的角抵百戏,为早期的川剧奠定了基础。唐代有 蜀戏冠天下 的说法。明末清初,随着 湖广填四川 的移民浪潮,川剧经历了一个声腔流入到融合的过程,到辛亥革命前后,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及四川本土的灯戏在同台演出中融为一体,形成 五腔共和 的现代川剧,一直延续至今。川剧唱腔曲牌丰富、唱念做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精彩,特别是 变脸 喷火 更是独树一帜,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川剧文化》共收录文稿40篇、图片100余幅。按内容大致分成五大版块:其一,主要记载清末以来营山县的川剧玩友、票友、戏班、剧社、剧团、戏楼等情

    • ¥32.6 ¥68 折扣:4.8折
    • 徽音传天下——安徽民歌研究与歌曲编配艺术
    •   ( 22 条评论 )
    • 田雅丽 张中灿 /2021-05-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安徽民歌资源丰厚、形态多元、曲调多样。巢湖、当涂等五个地方民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繁昌、无为等十多个地方民歌进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是根据传承人演唱的民歌进行记谱整理,并加以创编的歌曲集。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作曲技法,将古老的民间曲调用西方乐器加以呈现,使之焕发新的光彩,具有创新意义。

    • ¥21.6 ¥45 折扣:4.8折
    • 婺源徽剧剧录(婺源徽剧研究)
    •   ( 23 条评论 )
    • 钟传志, 郭晓莺 /2019-07-01/ 江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殷代故事戏,周代故事戏,秦代故事戏,汉代故事戏,三国故事戏,两晋及南北朝故事戏,隋唐故事戏,五代故事戏,宋代故事戏,元代故事戏,明代故事戏,清代故事戏,朝代不明故事戏,剧目探析《介山记》,剧目探析《浣纱记》,剧目探析《六国封相》,剧目探析《鲁大夫秋胡戏妻》,剧目探析《汉宫秋》,剧目探析《琵琶记》,剧目探析《击鼓骂曹》,剧目探析《义勇辞金》,剧目探析《古城记》,剧目探析《美人计》,剧目探析《草庐记》,剧目探析《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剧目探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目探析《麒麟阁》,剧目探析《沙桥饯别》,剧目探析《粉妆楼》,剧目探析【《太白醉写》,剧目探析《长生殿》,剧目探析一名《满床笏》,剧目探析《牧羊宝卷》,剧目探析《二度梅》,剧目探析《紫钗记》,剧目探析《红

    • ¥25 ¥52 折扣:4.8折
    • 豫剧经典唱段100首 赵抱衡 安徽文艺出版社【放心购买】
    •   ( 1 条评论 )
    • 赵抱衡 编著 /2008-01-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本书精选了豫剧广为流传的100首唱段,按照剧目进行了编排。其中既有经典的传统剧目《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西门外放罢了催阵炮》,新编历史剧目《黛玉葬花》《小郎门外连声请》,也有现代剧目《朝阳沟好地方》《清凌凌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等,均为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唱段。为了便于专家研究和读者欣赏,各唱段均有相关的演创人员及背景介绍、剧情讲解等,并随书配有光盘,增强视听效果。 本书由专家进行编撰,曲目精当,曲谱规范,适合豫剧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使用。

    • ¥70.18 ¥150.36 折扣:4.7折
    • 20世纪浙江戏剧史
    •   ( 29 条评论 )
    • 聂付生 著 /2014-05-01/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聂付生编著的《20世纪浙江戏剧史》介绍了:自 19世纪末始,曾经闪耀浙江剧坛的传奇退出舞台,成为浙江人永远的记忆,而以摊簧和乱弹为代表的浙江地方戏逐渐走上舞台的中心。其中又以新崛起的越剧为著。相较于以剧本为中心的历史,这时期的浙江地方戏却选择了一条对其发展多少是一种制约的重表演、轻剧本的发展路径。早改变这一发展路径的是扎根上海的越剧人。20世纪40年代初期,姚水娟、袁雪芬有意识地引文人加盟,着手越剧的大胆改革,并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其他如绍剧、婺剧、瓯剧、台州乱弹、甬剧、姚剧、湖剧、睦剧、杭剧等仍旧在坚持演提纲戏之路上蹒跚而行,这一状况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才告一段落。

    • ¥23.5 ¥49 折扣:4.8折
    • 粤剧板腔 苏惠良 黄锦洲 潘邦榛 羊城晚报出版社【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苏惠良 黄锦洲 潘邦榛 著 /2014-01-01/ 羊城晚报出版社
    • 粤剧艺术丰富多彩,唱、做、念、打以唱为先,唱腔音乐是粤剧艺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普及和传承粤剧艺术,就必须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粤剧唱腔音乐方面的知识。多年来,我们三位编者不断从事粤剧粤曲方面的艺术实践,也努力编写过一些有关的教材和普及戏曲的文章。我们深深感到,全面地系统地分析、探求和介绍粤剧唱腔音乐的艺术规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种值得认真去做的工作。粤剧的基本音乐结构一为板腔体,二为曲牌体,我们的这本书,就专门谈粤剧的板腔,尝试以通俗易懂的方法,简明系统地介绍粤剧各类板腔在句格、平仄、板路、落音、起序、过门、拉腔、锣鼓以及相互转接和不同唱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举出唱例,列出简谱,力求深入浅出,具有的实用价值,以供粤剧界人士和广大业余粤剧粤曲爱好者学习运用,对于初学

    • ¥228.47 ¥466.94 折扣:4.9折
广告
闁哄倹澹嗛悰銉╁矗閿濆棗鈪电€殿喒鍋撻柡鍐█濞堟壆鍠婂鍫殯闁哄嫬閰i妴澶愭閿燂拷,闁圭ǹ顢唗rl闁告梻濮电亸婵喢归鍫熸殯闁瑰灚鎸哥槐鎴犫偓浣冨亹濞茬ǹ螣閳ュ磭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