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煦是晚清的藏书家,以书画古籍收藏著称于世,《别下斋书画录/艺文丛刊》是蒋氏书画、绘画的收藏总结,凡书画作品的题签、内文、钤印、鉴藏、题跋均一一著录,详细说明,是清代重要的书画著录文献,集中反映了清代书画收藏的情况,是研究艺术史和书画收藏鉴定的重要参考文献。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草堂之灵 出版社 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 者 杨钧著 出版时间 20191101 I S B N 9787553810522 定价 6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中国美术史》时间跨度之大、涉及造型艺术之多、所包含的图片数目都是罕见的。从中国原始社会,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横跨上下五千年;从打制石器,陶器,青铜器到瓷器、玉器、漆器、书法、绘画、雕刻、造像……包罗万象;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图片,总数超过400张,其中涉及出土文物、馆藏书画、器物、造像风景等各个方面,并配有新增的文字解说。 作者以时间发展为纵线,采用分类讲述的方法,将相关内容逐一展开,图文并茂,一目了然,总结梳理每个时代相关方面的美术发展进程。生动展现出一幅横跨千年的中国美术发展史。
内容简介 《新中国艺术经典——革命历史美术精品》中所甄选出的75件经典作品,展现了从五四运动到抗美援朝时期的重要革命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和美术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每件作品均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们在还原真实历史情节的基础上,赋予历史以鲜活的生命,将精神的感召形象化、具体化,使其有温度、可触摸。本书通过讲述每件作品所反映事件的历史背景、作者简介和作品赏析,使读者可以从直观可感的画面深入到历史事件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掌握历史史实,感受精神内涵。
希腊艺术对西方艺术与文化的发展影响至深,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将希腊艺术称为完美艺术的典范。从古罗马精英阶层对希腊文物的渴求,到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艺术传统的再发掘,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古希腊的关注从未止息。本书精选来自优选各大博物馆的近200件古希腊文物,时间跨度上至史前时期,下到希腊化时期,涵盖社会与家庭、艺术与个人装饰、政治与战争、葬礼与仪式等不同主题,展现了20万年来希腊世界的文化发展与变迁。
《中国戏曲常识》收录了齐如山先生关于中国戏曲研究方面的诸多经典著作,首先从戏曲的小常识入手,随后分别对戏剧中的身段、脸谱、行头盔头,戏班的规矩、信仰,剧本的语言、涵义、艺术性等方面论述。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并配有大量精美的戏曲与脸谱插图,力求让读者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基本常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蒋光煦是晚清的藏书家,以书画古籍收藏著称于世,《别下斋书画录/艺文丛刊》是蒋氏书画、绘画的收藏总结,凡书画作品的题签、内文、钤印、鉴藏、题跋均一一著录,详细说明,是清代重要的书画著录文献,集中反映了清代书画收藏的情况,是研究艺术史和书画收藏鉴定的重要参考文献。
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在台伯河入海口附近创建罗马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陷落。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古罗马不仅仅是一座城邦、一个帝国,还代表了一种理念,一种对现代西方世界影响至深的文明。本书精选来自优选各大博物馆的200件珍贵文物,从生活器皿到祭祀用品,从艺术的表达到战争的工具,以多个维度呈现古罗马社会文化图景,讲述了古罗马千年文明史。这些物品代表的就是罗马的故事。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中国传统色 色彩通识100讲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 者 郭浩著 出版时间 20210401 I S B N 9787521728835 定价 9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200
潘天寿《 绘画史》介绍上 远古,下 清末民初的 绘画史,将 文化、哲学、个性、风俗融入其中,正式提出 画与西方画并立为人类艺术双峰的观点,是 本具有国际视野的 美术史 著。 全书分为古代史、上世史、中世史、 世史 编,介绍24朝、1600余位画家及 作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各画派源流、 点等, 括但不限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宫廷画、文人画、佛画、界画、墨戏画等,介绍了美术 南北宗论 吴浙之争 的重大争议,并对西域、古印度、西洋 画等外来画派对本土画的影响进行了系统介绍。 本书初版于1924年,原稿因淞沪战火焚毁,经作者撰写修订,于1936年重新出版,被列入 大学丛书 。书中观点受到 括汉学家高居翰教授在内的诸多 的推崇。有人说,如何在世 视野下不失本位意识地观照 绘画的演进发展,迄今为止,潘天寿仍然是在这个方向上走得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