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布斯》杂志评估,2007年洛克菲勒的个人资产是3053亿美元,排名世界*。而比尔?盖茨的资产是530亿美元,名列世界第13位。 洛克菲勒还是全球*伟大的慈善家和现代慈善业*的组织者。他从小就受到基督教浸礼会教义的影响和熏陶,养成了节俭、勤奋、诚实的优良品德,使他彻底摈弃了骄傲与纵欲之心,无私地将辛勤赚得的财富惠泽于同胞和全人类,这个世界也因他的无私与慷慨而变得越发美好。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通过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真实地揭示了洛克菲勒是如何创造财富神话的。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可窥见这位商业巨擘创造财富的谋略与秘密。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完整全译本)》是约翰·D.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家书。洛克菲勒白手起家,成为历史上超级富有的人绝对不是偶然,而他对于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在磨难中发展自己等,所思所想,句句精辟。 本书的动人之处在于洛克菲勒不仅仅在教导儿子如何赚钱,更重要的是,他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活,怎样活得有尊严且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朋友可以影响我们的人生,好朋友能温暖我们的心灵,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激励和鞭策;坏朋友却使我们的生活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正确的交友之道是青少年时期必须要掌握的。 本书精选的各界名人关于交友之道的精彩文章,篇篇都是切身体悟,句句都是良语箴言,内容包括何为真正的友谊;朋友都有那几种,如何辨别和结交真正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以及与朋友相处之乐等。阅读名人的交友故事,体会友情的温暖与感动,让我们收获生命中最真挚的朋友。
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第一家工业托拉斯企业的创建者。他出身贫寒,却充满了雄心壮志。他儿时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世界上富有的人。22岁的洛克菲勒进入石油业,并于1870年创建我们的石油提炼公司。经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他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并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从约翰D洛克菲勒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10亿富翁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3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那么,是什么维系着洛克菲勒家族长久的兴旺? 这与他们从小对子女的教育如何做人做事,以及他们的家族崇尚节俭并热衷创造财
《意林·少年名人馆5:李白一代文豪天上谪仙》讲述洒脱的诗人——李白的传奇人生。他是才气冲天、万古传名的一代诗仙。跟李白学他的豁达大度与乐观向上。 《意林·少年名人馆6:拿破仑荒野雄狮传奇英豪》讲述传奇的战神——拿破仑的精彩人生。他是人类历史上*传奇色彩的奇迹创造者。跟拿破仑学毫不畏惧的勇气和气吞山河的气魄。 本丛书还包括: 《意林·少年名人馆7 孜孜不倦自然之子》 《意林·少年名人馆8 一代枭雄旷世人杰》
《血性的斗士——闻一多》一书记录了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向读者展示了一位在近现代中西文化大交汇大碰撞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位大家形象。他的爱国主义的赤子之心和骨子里的血性激励了一代代青年,他的优良品质和拼搏精神永远值得学习。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培育出了7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还有众多的企业家和各界名人。本书浓缩了哈佛三百多年来教给学子的人生哲理和成功智慧,在分析哈佛名人成功历程的同时,剖析哈佛大学和哈佛精神给普通人带来的教益。让你不进哈佛,也能聆听哈佛教授讲述的人生哲理,帮你塑造非凡的自我。
约翰.D.洛克菲勒是世界上位亿万富翁、美国最的企业王朝的创建人。他从一个每周只拿5美元的簿记员成长为世界巨富,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但是至今,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已经传承到了第六代,且依然如曰中天、独“富”天下。洛克菲勒家族被称为“世界财富标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究其原因,洛克菲勒的成功源于他对人生独特的感悟和智慧,而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人们都继承了这些智慧。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收录的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是洛克菲勒一生的思想精华,饱含了一位父亲对儿子那浓浓的爱以及殷切的希望,真实、完整地记录了洛克菲勒在其98年
本书以 未来 为主线,划分为三个主题。迎接未来 给青年学生的信:这一部分收录的是我自2000年以来写给青年学生的七封公开信。以公开信的方式与广大青年学生交流思想,向他们介绍学习和成长的经验。创造未来 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与文化: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可以说是写给中国企业的 公开信 。在这些文章中剖析了微软、Google等著名跨国企业的成功之道,探寻了网络时代中IT产业和现代企业所要面临的诸多根本性问题,并针对科技创新、人才战略以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等话题介绍了他的想法和建议。憧憬未来 未来一代的教育和成长: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均与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及青少年的成长相关。其中不但包括写给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人或高校管理者,探讨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公开信,也包括我向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人以及广大学生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