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回顾了传统的会计预测理论,介绍了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普及环境下的会计预测理论与方法,特别是灰色预测理论、ARIMA预测原理等在会计预测中的新进展、主要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并将新旧理论同时应用于价格、销售、成本、利润、现金流量等财务报表项目的预测,同时对预测的度给予测量。
《质量竞争力研究与应用》在梳理质量竞争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企业、行业、地区和国家等不同层面分析了质量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讨论了质量竞争力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方法,建立了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权重体系。进而,提出了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测算模型,并分别以行业层次和地区层次的基础数据为依据,测算、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各地区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及其发展趋势。最后,对我国制造业的整体质量竞争力指数进行了系统分析。《质量竞争力研究与应用》可供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质量宏观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中学习质量管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或课外阅读资料。
本书主要以国内外实证研究论文为基础,以实证研究模型和方法为研究重点。从theAccountingReview,《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国内外杂志精选约500篇实证论文,分成理论基础、财务会计、公司财务、审计、管理会计和行为会计六章。附录为事件研究法介绍。本书力图揭示各类研究领域经典的、的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模型与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总结和述评,并对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趋势作初步的思考。
本书主要思想是“立足战略,关注八个前沿问题研究”。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削减成本.而是立足于整体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成本管理的思维、成本控制的范畴、成本管理的要求等进行深入探索。本书研究主要方法是“案例分析与理论探索相结合”。在成本管理研究中,案例研究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本书通过对作为个案企业的某一事件或某一方面的研究,力图从理论上和逻辑上对企业所发生的事实予以深入剖析,从而提出加强成本管理的新思路。
本书以富二代阿诚,一个毕业生进入其家族企业并在各个岗位当见习经理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为背景,用小说的形式介绍了经理人不可不知的基本财会知识,包括会计报表、会计记账方法、会计术语、会计收入与利润、本量利分析、财务预算等内容。故事有趣,知识有益,《写给老板读的会计书》,你值得拥有。本书适合投资者、管理者、创业者、企业家、证券从业人员、需要学习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人员。
《课堂提问的艺术》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八册,书中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向我们呈现了课堂提问的艺术,从教师如何提问和提问如何影响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将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课堂提问的艺术》是一本十分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好书。
本书为MBA管理会计专业用书。全书系统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管理会计的实践案例。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中丰富的商务案例让读者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还原为具体的实例。本书中所引用的案例来自于各行各业——服务业、制造业、零售业、非赢利组织等,对于未来的管理者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掌握管理会计知识的教材。
《会计科目设置与应用大全书》以《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基础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通用科目”,按照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科目的顺序详细介绍83个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应用,具体内容包括各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明细科目设置、主要业务处理,以及与该会计科目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案例等;下篇为“行业应用”,详细介绍商业企业、建筑企业、金融企业、外贸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各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以及该行业会计核算中特定会计科目的设置和特定业务的会计处理等。《会计科目设置与应用大全书》可作为广大财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精进业务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作为各高校、会计培训班的辅导书。
本书立足于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实际,广泛参考国际、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新准则的规定,系统梳理了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各业务环节的会计核算、流程和政策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适用的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信息披露及财务报告等具体操作实务进行了规范,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会计人员学习、理解和落实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制度,也可以作为其他从事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企业学习、应用新会计准则的参考资料。
每个企业都有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而不同行业的企业又有各自的特殊性。会计准则的出台,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本书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出发点,对新的的41项具体准则,从逻辑图解、会计准则、解释与应用指南和关键案例详解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本书是一本综合各类文件和重难点解读的专业图书,是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学习准则、运用准则的案头工具。本书既适合实务工作者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决日常工作难题,也为会计理论工作者和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了体系参考。
本书的内容包括总序、序、引言、1949至1966年会计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1966至1978年会计理论的停滞发展阶段、1979至1989年会计理论的全面发展阶段、1990至1997年会计理论的深入发展阶段、1949年至1997年会计学理论著作及会计学论文统计、社会主义会计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949至1997年西方会计理论的引入和研究、参考文献、后记。
本书分别从基于理论内涵的横向分析、基于历史变迁的纵向分析以及基于所得税会计的具体分析三个角度,综合采用理论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研究和经验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这两种理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检验和分析了我国是否具备会计准则制定理念转向资产负债观的环境,进而给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念选择的政策性建议。纵观全文,该书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内容丰富、全面,研究方法恰当,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文笔流畅。本书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研究:1.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理论内涵的比较研究;2.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历史变迁的研究分析;3.基于所得税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在具体会计准则中差异的比较研究;4.我国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制定理念转向资产负债观的态度的研究;5.我国会计准则转
本书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全面涵盖了法务会计学科所涉及的各个相关领域的内容。本书不像其他同类型书籍那样主要讨论审计与财务报表问题,而是将焦点集中在大量发生的民事或刑事会计舞弊及其相关活动上.从虚假的商业估价和雇主舞弊到信息安全和反恐。2.针对非会计专业人士的需要.提供了会计信息系统和审计学的基础性的知识内容。3.全面覆盖了与会计相关的刑事司法系统的内容,包括法证科学、有组织犯罪、诉讼支持和专家证人。
本书主要思想是“立足战略,关注八个前沿问题研究”。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削减成本.而是立足于整体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成本管理的思维、成本控制的范畴、成本管理的要求等进行深入探索。本书研究主要方法是“案例分析与理论探索相结合”。在成本管理研究中,案例研究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本书通过对作为个案企业的某一事件或某一方面的研究,力图从理论上和逻辑上对企业所发生的事实予以深入剖析,从而提出加强成本管理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