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收集了钱颖一在1995年到2017年6月期间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的78篇文章,可以看作是他在2003年出版的《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的续集。 本书把对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的分析建立在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和近期新成果的基础之上,由“改革与发展”、“制度与转轨”、“学理与中国”三编共10章组成。作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参照基准和分析工具,剖析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给出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回答,提出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依循着本书的内容,读者可以回顾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近39年前行的轨迹,体会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崛起的贡献,领悟现代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推动。
某人在说服自我的同时,也在向别人“说教”。没人敢肯定经济学家或永远正确。作者更不敢断言自己所犯的错误低于经济学家的平均错误。这本题为《说服自我》的杂文集,收录了作者自1992年岁末至1996年4年多的50多篇短文。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散见于十几种报刊之中。只是有的已记不清发表在何种刊物上,或何时发表的。所以,这些的文章后统统记上了写的日期。
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年)是20世纪推崇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经济学史上的地位与亚当·斯密、马歇尔、凯成斯等宗师同列。 熊彼特的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遗产,他首先提出“创新”学说,不但是知识经济的先驱者,其思想更是21世纪的主流思潮,到今天仍默默地支配着人心。 过去大家对于熊彼特的生平及其经历所知有限,近年来,讨论熊彼特的著作日益增加。本书是熊彼特的门生,同时也是中国台湾重量级的经济学者施建生教授,遍览熊彼特的著作以及相关资料,深入浅出地叙说熊彼特的一生及其思想,并详细解析其生平所有的重要著作。想了解熊彼特其人其事及他所提出的重要经济理论,本书将是您的选择。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是由环境经济学领域公认的专家们撰写的,它是第1本关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书籍,对于研究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和指导价值。它教学性地整理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 罗伯特·艾尔斯、查尔斯·佩林思和阿纳斯塔西奥斯·谢佩佩迪斯等,这些国际学者的名字如雷贯耳,作为他们的精心力作,《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将非常有助于那些希望学习新方法的研究者、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中试图改变研究侧重点的研究者,以及那些打算熟练运用这些方法的研究者。
总结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特点可知,不仅其研究起步早、长期的坚持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至今拥有一大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而且还具有较早地远离前苏联的意识形态影响、浓厚的东方色彩以及独特的研究视角等特点。因此,笔者认为,了解研究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丰富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史》选取“学派史”作为研究课题,是因为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很主要的特点即是学派研究的特色鲜明,由此出发是希望从另一个视角对日本的相关研究的成因、特点予以梳理和考察,使我国学界对于日本的研究有更多的了解。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运用经济学、地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实证来对城市群经济整合相关理论、基础条件、目标定位、机制构成、模式选择及策略等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旨在为我国城市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城市群经济发展形势下,也是丰富与完善我国现有的城市群研究,共同完善城市群研究体系。
《夹层资本理论与实务》是对夹层资本产品设计进行论述的开山之作,在对夹层资本产品的产生、发展、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夹层资本的产品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对夹层资本的风险控制、运营管理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结合多家企业开展夹层资本融资的业务案例分析,对夹层资本进行了全方位的解剖,为后续夹层资本的设计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