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 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关于工会的相关规定为基础,内容包括工会的定义、工会的性质和职责、工会活动的准则等。本书采用知识点形式,内容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层次清晰,涵盖工会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焦点与难题。同时,本书还附录与工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篇章结构为框架,通过诙谐的语言、幽默的案例、生动的故事,以角色 小强、花花、大亮、珊珊、大鹏 等为人物出场主线,描绘出他们别具一格的 人生经历 ,串连起法条知识精髓,轻松易读,极具代入感和趣味性,是生活中随身携带的法律锦囊。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大到结婚买房,小到网上购物。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知法却不懂法”,不知该如何保护自己。法律早就成了现代社会的通行证,但当我们真的身处这些纠纷时,还是会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对此,“南方 ”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教授,历时一年,共同打磨课程。他们不仅会分享在面对网络暴力、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泄露等日常问题时要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会说透法律人在面对类似问题时的底层思考模式,助你像法律人一样,用 宏大的视野,直面 复杂的世界。
《法律通识》是中国政法大学李红勃教授撰写的法律通识读物。全书通过法学导论、法律的基础原理、法律体系等视角,以18堂法学启蒙课,系统介绍法律相关的基础知识体系,建构法律学习的底层逻辑。每个章节融合经典判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鲜活的生活事件相互结合,展现法律的现实意义。通过法理、情理深入分析,引发思考与感动,不仅让读者了解法律知识,也能对法治精神 加认同。 李红勃教授致力于法理学研究,并经过常年的法治专栏写作训练,能够将专业知识进行通俗化讲解。本书不仅适于法律人士, 适用于普通人学习法律常识的入门需求。
本书以1927—1937 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农地地权立法为主题,全面考察了立法的背景和应然目标、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的过程与渊源、立法的主要内容、立法的施行状况,综合对比了该立法与 败退 后的土地改革、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总结了该立法的特点、缺陷及借鉴意义。作者在本书中力图以翔实的资料还原历史真实,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独到见解的观点,得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和启示,从而对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和中国现实土地问题的解决具有参考价值。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红红火火、日新月异,电信网络诈骗也呈高发态势,犯罪手法层出不穷,犯罪后果触目惊心,社会影响甚为恶劣,给社会稳定和群众财产甚至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甚至引发部分群众严重不满情绪。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公安机关的工作重点,同时更是难点。电信网络诈骗与传统犯罪不同,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新型犯罪,因其诈骗手法多、蔓延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受骗群众多,对公安机关传统侦查理念、侦查模式和破案机制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传统的方法已无法适应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需要。同时,电信网络诈骗大多是智能型犯罪,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犯罪手段隐蔽性、技术性强,往往取证难、抓捕难、追赃难、打击难。另外,鉴于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此类犯罪的专门规定,导致对此类犯罪
《审计人员常用刑事法律知识读本》内容涵盖刑法、刑事诉讼法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财经领域和审计实践中常见的罪名,反映了刑事法制建设的成果。为便于审计人员学习理解,《审计人员常用刑事法律知识读本》还在有关罪名之后,列出了审计提示和相关案例。《审计人员常用刑事法律知识读本》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可供广大审计人员参考阅读。
《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裁判要旨汇览:劳动·社保卷》收录了司法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各审判庭、最高人民检察院各业务厅以及各省高级人民院发布的具有参考作用的案例等。《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裁判要旨汇览:劳动·社保卷》系统梳理在海量的案例当中,有的判决在当时是具有前瞻性的,随着立法司法的发展,被新颁布的法律、司法解释所吸纳,则在“适用法律”栏目相应罗列了正式的法律依据;有的判决在当时是具有创新性的,但随着时代变化与后来的法律、司法解释相龃龉,则予以剔除。总之,经过深入爬梳,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卷汇编,以确保高效、准确。《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裁判要旨汇览:劳动·社保卷》案例主标题是案例中心点的高度凝缩,直接揭示焦点、难点
《河上公章句评注》分上下两篇,上篇着重对河上公其人其书和思想的研究,下篇是对辞书的注解校释和评析。对研究河上公的《道德经》的思想很有启发作用。《河上公章句》是现存成书较早的,影响较大的《老子道德经》注本,相传为河上公或河上丈人新撰。
《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浚》共分两部分。部分是“正义之剑篇”,内容与东京审判密切相关。首先是父亲在法庭上的十次发言选录。1948年岁尾东京审判结束后,父亲和他的秘书高文彬先生曾海运两大箱庭审记录及有关文件回国述职,一箱送当时的南京政府,一箱赠东吴法学院,可惜由于历史原因,早已流失。2006年和2007年我和妻子蒋馥两度访问美国,从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发现,那里存有全部庭审记录的印刷品、缩微胶卷以及千余张照片和百余卷纪录电影胶卷。限于人力物力,我复制了其中的部分资料。包括父亲在法庭上的讲话和辩词选录,从1946年5月14日的开场讲话,到1948年4月16日代表国际检察处宣读对战犯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的最终诉词,涉及日本战犯阴谋策划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伪
《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规则与实践》是一都全面研究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理论与实务的专著。作者将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划分为四个主要的形态,即:引渡、狭义的刑事司法协助、刑事诉讼移管以及相互承认和执行刑事判决;在广泛搜集和深入分析国际法文献和各国相关立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二十年来对外缔约和国内立法的情况,对上述四种国际合作形态的基本规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规则与实践》作者参加过四十余项中外双边司法协助条约、引渡条约、被判刑人移管条约和多边国际公约的谈判及有关文本的准备工作,并且亲自参与办理了大量重大刑事案件的囡际合作事务。既注重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又注熏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努力集学术性与实践性于一体。《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规则与实践》第五编汇集了六个典型案例,生
这是从法律视角解读《西游记》的本书。在书中,你会看到:天庭化身为在玉帝威权统治下的利维坦;玉帝“人治”下的“六宗罪”;天庭里那些被放纵了的犯罪;观音菩萨对“犯罪人”的人性改造;孙悟空的诉状;猪八戒的法律生活;铁扇公主那些被损害权益;奎木狼在恶法下的挣扎;红孩儿:典型的青少年犯罪样本;《神仙世界与法律规则:法律人读》的特点是作者用诙谐风趣、轻松幽默的语言,把深刻的“法治”理念放在鲜活的,且每个人都耳熟能洋的《西游记》故事中去讲解。让您在重温故事的同时,领略“法治”的真谛。
公民的守法理由问题是西方法哲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在西方文明史的各个时期,尤其是近代以来,这一问题始终备受关注。围绕公民的守法理由问题,不同的法哲学流派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学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学说主要有社会契约论、功利主义论、暴力威慑论和法律正当论等。法律正当论将公民的守法理由归结为法律的正当性(合法性)。这种观点得到了有关实证研究资料的证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泰勒(Tom.Tyler)在芝加哥地区进行了一项关于“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的研究,该项研究特别强调了法律的合法性对公民是否守法有着独立的影响。本书是2006年普林斯顿-牛津出版的新版。
2017年,天然气行业继续蓬勃发展,体制机制面临巨大变革,作为一个受政策法律影响很大的行业,从国家层面到各级地方政府,从"三桶油"等上游企业、省网公司到城镇燃气企业,对于天然气行业的政策法律变化尤为重视。"天然气与法律"公众号在2017年涌现出一批高点击率、高实务性、高品质的文章。《天然气行业法律实务2》从行业观察、投资并购、特许经营、合规监管、体制改革等领域进行归类汇总,对我国现行天然气法律制度进行一个阶段性的研究和思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