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英国合约法及大量判例、实务为基础,系统阐述损失赔偿的大原则、损失的类别、损失计算的重要局限、避免超额赔偿的方法、“违约/毁约一天为准”规则、索赔损失的诉讼时效等,对各种主要商事活动所带来的损失赔偿与救济的独特问题也设有专章讨论,如适用于货物买卖、船舶买卖、股票买卖等普通的市场规制计算方法,投资中的损失赔偿,衍生品合约下的损失赔偿等。 本书既是研究国际商事法律中损失赔偿与救济法律制度的百科全书,也是国际商事活动中涉及损失赔偿与救济的实战指导手册。
本书以辞书的形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对女性的婚姻、家庭、教育、劳动、继承、财产权利以及妇女权益保障程序等法律知识进行了详细解说,为女性维权提供法律咨询。编者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突出本书的实用性,在整理相应典型案例对女性维权法律要点进行说明的同时,收录相关的法律法规供读者查阅。从而为读者使用本书提供的便利。
买卖合同是企业经营与日常生活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一类合同,不论是企业采购原材料、销售制成品,还是个人购置房产、超市购物,每一笔交易的成交与完成,都是一份买卖合同在缔结与履行。同时按照法律规定,普通债权转让、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公司股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等权利转让合同,以及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等其他各类有偿合同,均应参照适用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因此,在民商法研究和审判实践中,买卖合同有着合同法的“小总则”之美誉。 《买卖合同纠纷裁判规则与案例适用(增订版)》包括“常用法规解读”和“典型案例与裁判规范”两个主要部分。 常用法规解读 买卖合同纠纷中最常用的法规系全国人大制定的《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买卖合同解释》,本书对该两部法规逐条予以解读,并提
当今都市正处于社会转型中,宏观的社会转型将在邻里空间中留下自身的烙印,深入研究邻里空间的变迁将可窥见大都市的变迁。黄荣贵所著的《从参与到维权--业主行动的变迁与行动策略》以上海为案例,以业主行动为主线而展开,以社区治理、政治参与等理论为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业主行动逻辑的延续与转变。著作指出,随着住房市场化、中产阶层的兴起与壮大、业主权利意识的增强,业主行动的逻辑已经从被动的参与转为积极的维权行动。业主维权行动受到基层社区治理结构、政治机会结构、动员手段以及互联网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分析框架下,本著作将通过深入的经验分析揭示业主维权行动的动力和机制。
当今都市正处于社会转型中,宏观的社会转型将在邻里空间中留下自身的烙印,深入研究邻里空间的变迁将可窥见大都市的变迁。黄荣贵所著的《从参与到维权--业主行动的变迁与行动策略》以上海为案例,以业主行动为主线而展开,以社区治理、政治参与等理论为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业主行动逻辑的延续与转变。著作指出,随着住房市场化、中产阶层的兴起与壮大、业主权利意识的增强,业主行动的逻辑已经从被动的参与转为积极的维权行动。业主维权行动受到基层社区治理结构、政治机会结构、动员手段以及互联网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分析框架下,本著作将通过深入的经验分析揭示业主维权行动的动力和机制。
法律的纪律性、滞后性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性、进步性不断上演着"针尖"碰""的"话剧"。从社会发展以及公众需求角度来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大加速了信息传播。如何平衡人、传播者、社会公共等主体之间的诉求,如何协调保护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构建合理的确权与授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成为迫在眉睫又不可回避的问题。 面对互联网环境下的难题,《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保护体系的重构》将通过研究互联网技术进步与保护之间的张力,来厘清互联网与制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着眼于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的状况下,构建合理有效的确权、授权模式与利益分配机制,进而实现权利人保护、互联网创新发展、社会繁荣进步的有机统一。
本书以法权分析为研究问题的理论模型,用于解决宪法视野中个人信息应该如何得到保护这一现实问题。围绕这一核心命题分解为三个支问题,即个人信息保护与宪法的关系,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基础以及我国个人信息宪法保护的途径选择。以信息自决权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权利基础,但是,信息自决权是一项我国宪法未明确列举的基本权利。作为一项未列举基本权利的证成逻辑分三步走,即形式上的证明、实质上的证明以及经验上佐证。基于我国实际,我国个人信息宪法保护的途径有两条可供选择:一是,宪法审查的途径,必须但难行的选择;二是,立法保护的途径,必要又可行的选择。
《德国民法典》第1版于2004年、第2版于2006年、第3版于2010年出版后,获读者普遍好评和广泛认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德国民法典的*动态,译注者依据德国民法典的*版本重新进行了翻译、修订。第4版对比了德国民法典的德文原版与多个英、法、日文译本,力求使译文更为准确;吸纳了读者的批评意见,并参考截至2014年7月的德语文献对全书的注解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使译文和注解的质量又上一个新台阶。本书是拥有中、德两国法学博士学位的陈卫佐教授历时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无论在严谨态度和翻译技巧,还是在学术功底和专业水平上,均堪称最值得信赖的德国民法典*译本和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民法著作。